时潮浮沉处,唯“家”可归心

2019-09-10 03:52姜东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回家

姜东君

摘要:《回家》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新创滇剧,剧中通过展示男女主人公苏天睿和福生的故事,围绕"家"的发展,以小家见大“家”,包罗万象。该剧所展现的这不平凡的四十年,让观众感受到家庭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将对情节线索,人物形象,主旨立意等角度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回家;滇剧

一、交织起伏的线索

《回家》展现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岁月里,苏天睿一家与福生各自人生际遇的流转。家与国的命运在这部戏里相互交织。

该剧主线由福生和天睿两人在舅妈介绍下相亲认识,闪婚搬家,撕毁结婚证,毕业离婚,离婚不离家照顾二老,拆厂重逢,创业成功,废墟中两人表白心声这样几个大的事件构成。

戏一开场,胡妍玲为了霸占房产,想把天睿一家撵出大杂院,于是带着她去和福生相亲,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有没有房子。剧情接下来的发展,两人的分分合合也总与房子有关。天睿认为有了房子才有家,一路打拼,苏家的房子从大杂院的合住到最后变成了大别墅,越换越大。为了让天美能够出国留学,卖了最初福生25平的小房子。始终在外奔波漂泊的天睿,看到天睿回家探望后离开的福生,越来越大的房子里住的人越来越少。这既是为了生计的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一种有着象征意味的强烈对比,房子再大也改变不了人情味越来越淡薄的社会现实。

剧中的另外一条线索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写出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间人物群像的缩影。天睿为了一家人摆脱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而选择和当时有稳定工作与住房的福生结婚。婚后她得以继续读书,并在结束学业后做出有前瞻性的选择,去深圳打拼。几十年后,福生所在的二机厂面临下岗。这一次,来收购厂房的是下海多年的苏经理。这一时代背景的选择,两人身份境遇的互置,使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大时代变革裹挟着个人命运的变迁,不知有多少人感同身受,看来唏嘘不已。

二机厂被拆迁收购的那一幕,对于曾在国企单位中生活长大的90后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出生在它最辉煌的年代,能在厂矿单位谋一份差事几乎是当时所有年轻人的梦想。我们见证过它的繁盛,也亲历了它的衰落,直至最终飞鸟各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仿佛从没存在过。国企改革这件事改变了整个大时代与身处其中的几代人的命运轨迹。

总而言之,这两条线索巧妙的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象征的手法,将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迁融于一体,揭示了个人精神世界的改变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立体饱满的人物

《回家》中的每个人物都各具特色。苏家父母的深明大义,舅妈一家得意时的趾高气扬与落魄时的低声下气,陈监理的小人得志等等。而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是鲜明立体的。

由于历史原因,天睿一家受父亲影响的缘故,很长时间与舅妈一家共同生活。长期的寄人篱下使天睿敏感而要强。这种性格决定了在面对机遇时她果断与决绝。在那个前所未有的年代,天睿目光如炬,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做出了与大多数人截然相反的举动。这促使她的事业成功,也成为了她情感上的短板。对于和福生的感情,她后知后觉。对于为她掏心掏肺的丈夫的付出,她并没有给出公平的回应。她是职场上叱咤风云杀伐决断的女强人,也是家庭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缺席者。

她的果敢促使她在知道福生有房并对自己有意思之后不假思索的就决定嫁给她,也促使她在发现改革的商机后立即投身于浪潮之中。但同样是这样的决绝,已成为和福生的感情中伤害了对方的利刃。

幼年时的福生是个身患残疾的孤儿,长期的家庭生活缺失与受歧视,并没有让他变得乖戾古怪反而形成了乐观坚强的奉献型性格。他渴望一个家庭,与天睿一家相遇后,无论婚姻关系是否存在,他都承担着实际上是顶梁柱的责任。那些为了心上人不计得失的付出,甚至到了痴愚的地步。国企辉煌时候,他勤勤恳恳为家人谋求好的生活。国企改革的时候,他去维权,下岗后又自强不息的另寻出路。福生身上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他脚踏实地,矜矜业业,起点低却不自卑,有能力也没忘本。对公对私,他的人品与作为,都是可圈可点的。

另外两个承包了剧中笑点的人物,表哥向宏和陈监理。两个人物虽同为丑角,行当相同,但被两个演員演绎出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向宏风光时的趾高气昂和泼皮无赖相让观众看着觉得可气,却又盼着他再出场。苏家搬进大别墅,落魄的向宏母子再一次带着天睿和福生离婚的消息又一次上场,这里人物的低声下气和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做到了似生非生,似丑非丑,丑中有生,生中有丑,兼有小生的儒雅和老生的稳健。

至于陈监理一角,戏份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出场对于剧情发展的转折有着重要的作用,国企改制,福生下岗,和天睿阔别经年再次重逢,两人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两人之间的情感也将被抽丝剥茧的展现出来。原本是显得沉重的一场戏,因为操着一口“麻普”的陈监理上场,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却仿佛以乐衬哀,更令人心生悲壮之感。

而剧中的其他的角色的演绎,也充分的体现了"没有小角色"的观点。演员们各尽其才,在外形,动作和行当等方面都下了功夫,为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做了扎实的准备和铺垫。

三、立意深刻的主旨

关于家乡与回家,每个人的定义各不相同。《回家》中选取的事件有代表性,包含的元素与涉及的人群多,写出了众生百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解决住房问题,天睿跟福生领了结婚证。又为了谋取更大的发展,她选择和福生分散。福生用半辈子的付出赢得了苏家人一致的认可,却没能赢得一心为名忙为利忙兜兜转转大半生的天睿的眷顾,苏家父母大义凛然的一顿责骂与愤然离去没能让天睿明白过来,却在最后福生遇险时,天睿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的感受。戏如人生,可能就像那件福生穿了好几十年的毛衣,中间波折无数,但一开头就都有了定数。

回家的路万里之遥,千条万条。到了戏曲的结尾,天睿才真正知道,贪慕虚荣都是假,有情相守才是家。福生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答,天睿也明白了筚路蓝缕的几十年是为了啥。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大国小家的变化,浓缩在这一户普通家庭的故事里,用方寸舞台,戏曲的方式在两个半小时的功夫里展现出来。感动之余,深入人心。

人生不易,有了安稳的家,才有最安稳的归宿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回家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回家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