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及其要点分析

2019-09-10 05:52吴显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排水工程要点分析造价控制

吴显军

摘要:市政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于社会公益项目。在市政工程建设周期内,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还能够动态控制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以下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及其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

中国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市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工程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大、涉及范在围广的特点。这也是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因素多、过程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时必须严格高效的对建设各个阶段进行动态控制,结合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要素的合理控制,强化决策、设计、投招标、施工、结算等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和监督审查,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铺垫坚实的基础。

1开展工程造价管控的实际意义

所谓工程造价,是指一个特定工程项目,从投资规划、建设施工到竣工交付整个过程所产生的费用的总和。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周期长且投资数额高等特征,其对区域开发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人力资源、机械设备与资金等的投资深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建筑工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是针对工程区域划定、建设周期、整体规模、投资金额、材料设备投入深度等进行预估,并设定预估参数。在整个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项目设计也占据着重要地位。项目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实用性,而实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施工建设是整个造价控制的核心阶段,材料采购、机械设备购置与施工团队组建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损耗。为此,项目负责人应当积极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机械设备能耗,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意识低下

市政给排水工程资金往往由政府部门或地方融资直接提供,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特意控制造价的意识较弱,建设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差。一般是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才能够发现造价过高但此时想要重新调整已为时已晚造成经济利益损失。

2.2对合同的管理不足

市政工程建设属于建筑工程范畴。随着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强,建设市场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多数建筑企业共同竞争资源较少的施工项目,会出现建筑施工企业方为了得到施工项目降低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竞争机会的情况。通常招标方会提供严谨合理的招标合同,然而在竞标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关系,多数企业并未对合同明细进行对照、分析和确认。以致于在后续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资金、期限以及工作方面的误差,导致市政工程造价不受控制,为双方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损失,也使施工期限被延长,耽误工程的进度。

2.3重视度较低

资料显示市政给排水建设前期需要投资总成本的7%以下的费用,但这部分费用会对工程项目造价产生>70%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城市给排水项目前期对于决策与设计重视度并不高,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规划不统一,对于项目的定位不准确,可行性研究脱离实际,故时常造成项目翻来覆去的开挖,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在实际单项建设过程中,会因为设计不周全而频繁出现设计变更导致造价上升。

3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要点

3.1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素质

成本控制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市政工成本核算、审查、管理的水平。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素质,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业务技能素质,这一素质,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成本核算知识,并且对于工程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在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中,都能熟练操作,业务流程顺畅。其二,成本控制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具有的遵守职业操守、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责的工作精神,以及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奉献工作的态度。对成本控制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够减少工作的失误,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為市政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最优质的人才队伍。

3.2设计阶段

深入进行前期现场勘察及可行性研究工作,多渠道联系平行部门,争取做到项目红线内的市政给排水内容一次设计完成,质量缺陷期限内不再重复开挖。设计管材的选型充分考虑地方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采用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产品。

3.3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即将图纸、原料、设备等建设成为实体的过程,即工程项目价值的实施阶段。所以市政给排水工程实施阶段的控制要点为:①加强现场审查: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变化,应依据实际情况(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及时核实。②加强设计变更审查:施工时如果需要出现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因为设计变更越早造成的损失越小,如果存在会对造价产生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必须先算账后变更。③加强各施工环节管理: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避免纠纷与索赔问题的发生。

3.4建设工程造价系统

针对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企业造价管控中的问题,应当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参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完善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为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企业造价管理信息化,应当强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依据社会经济情况,强化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加大管理力度。笔者所在的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建设了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工程技术、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物资设备等部门的综合造价管控体系,强化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展全流程管理,在线监控造价控制指标下达、执行、监督,制定全流程考核制度,以此保障各个部门资源的有效应用,最大限度消除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授权信息系统相关节点,用信息系统程序控制市政工程建设企业造价,规范管理者行为,以此保障造价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提升市政工程造价的精准性。

3.5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成本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高效、便捷、信息量巨大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成本管理之中,能够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首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成本控制提供专业的管理软件,使资金管理变得快速、有效。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解放了人力,降低了人力成本,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加精准,使工作的失误率大大减低。再次,信息技术有专业的分析功能,借助这一工具,能随时反映项目的动态成本,并可以设置预警值,能促使项目成本的在可控范围。

3.6积极开展工程招标

就实践情况而言,市政工程项目要保障计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必须要强化工程招标。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招标方应当明确当前招标中的问题,全面推行国标工程量清单,公布招标范围、拟签订的合同范本、招标流程,建设公平、公正的招标平台。不仅如此,建议建设方应大力采用EPC限额招标模式,将设计与施工紧密联合起来,使得中标建筑企业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保障市政工程造价的规范性,合理承担市政工程中的风险,缩减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全面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保障市政工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举措,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建筑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切实强化工程造价管控,高效应用各类多元化的控制措施,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为市政工程的推进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刘伟荣.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及其要点分析[J].工程建設与设计,2018(22):209-210.

[2] 郑素贤.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8(02):331-333.

[3] 陈婕慧.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审核[J].江西建材,2018(04):220+223.

[4] 陈晓平.刍议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贸实践,2017(24):65.

[5] 陈璘.论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28-229

(作者单位:深圳市华晟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排水工程要点分析造价控制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GB 50288—2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深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