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的质量与监督

2019-09-10 05:52钟湘銮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钟湘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高架(快速)路、大跨径桥梁、长距离隧道等为代表的市政工程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市政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技术难度不断加大,且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社会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代表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任务愈加繁重。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建筑行业的基本性的质量要求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了追求更高的工程质量,人民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除了基础性的质量要求,针对凸显市政工程的个性化方面也产生了很多要求。在这样高要求的情况下,市政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全暴露了出来,问题的产生使得市政工程的质量受到了质疑。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市政工程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提升市政工程质量。

1市政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业主企业急功近利

鉴于市政工程经费来源的特殊性质,工程项目带来的风险落在政府的肩上,导致业主盲目地想方设法地赶超任务进度,加快施工速度。施工规划的赶超务必导致施工方不遵守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甚至业主可能认为质量问题都应该在监管单位的肩上,和自己无关,从而忽视了工程质量,致使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失控,导致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1.2缺乏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

市政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而对大多数施工企业来说,它们缺乏一些培训能力,企业领导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视不够,因此培训只能流于形式。例如,一些企业对新进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形式的安保培训,就直接让他们进行工程作业,且由于成本的进一步控制,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缺乏相关的安保知识,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会面临安全风险,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无法及时反应和把握逃避的时机,导致重大的安全事件的发生。

1.3未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

市政工程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建筑过程的施工规范,而且还取决于多种因素。目前,仍存在着许多违规行为,影响到市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公开、透明的违法违规行为,甚至一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出现欺诈、围标、暗箱操作等现象。市政工程招投标过程是否规范及专业,这将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及整体的工程质量,综合这些问题在一起会让整个工程蒙上一层层隐患。

2市政施工中的质量与监督的有效措施

2.1厘清性质、明确定位

基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市政工程管理体制,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分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及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厘清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专业建设工程的权属关系,按照“谁投资、谁关心,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市场主体责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公理基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础。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只有明确权责、有效履职尽责,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同时,深入研究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明确“质量监督”的性质是行政监督还是公益服务、需归入哪项类别,以确保依法推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2.2创新执法监督手段

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平台和有关信息工具,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政府督促”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切实改变固有的、不适宜的监督方式方法,建立“新常态”下的质量安全监督新模式,不断提高监督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达到促进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的监管目的,并逐步实现动态监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为重点,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采取记分行政处理和信用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监管,定期分析本地质量发展趋势,针对关键点制定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及时形成阶段性的质量情况分析报告,做到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超前防范和加大政府对本地工程质量状况的掌控力。同时,还应拓展多样的执法监督手段,通过网上公示、短信通报参建各方领导等方式,加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增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监控力和影响力。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先后出台多部法规文件保障市政工程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市政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仍没有完整的体系,很多规定分散在各个文件中,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这使得现行的市政工程建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等相关法律法规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应充分认识现行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对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客观影响,研究制定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办法与措施。这就需要在法规制度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以便统一管理。同时完善新型投融资模式下的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其能有法可依。

2.4保障施工质量,完善监督机制手段

管理人员要基于规定要求施工作业,保障施工质量,加强对工作质量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效果,拓展施工规模。在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企业中存在的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为市政工程施工复杂,需要各个部门以及团队的协调工作,在实践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综合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手段,合理配置人员,提升管理质量,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率,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制定规范的制度与法规,保障施工全面开展。

2.5加强对建筑材料入场的监督工作

施工材料是市政工程的基础。因此加强施工建筑材料的把控也是对于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工程效果的有效保证。加强对建筑材料入场的监督工作,首先要对入场的材料实行抽检。对于进入市政工地的每一批材料都有进行随机抽检。并由监督管理人员对于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市政工程工地。其次,坏件率较高的施工材料应安排人员对于材料进行全面的监测,如果出现不符合市政质量安全的零件坏件率的情况,与供货商及时沟通,更换施工材料。再次,在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应采取公平竞价的策略。市政工程的耗材量巨大,供货商的投标应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市政工程质量保证为本,不因一己私利而选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同时对供应商的信誉也要有一定的高要求。

结束语

对于改进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工作,以找准自身职能定位为主线,在性质定位、法律法规、监督手段、处罚力度、检测抽测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监督服务职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不断改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是必然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其人员应及时掌握新情况、了解新问题、找到新途径,主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为保障市政工程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润英.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32):185-186.

[2] 方树荣.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7,(09):66-67.

[3] 杨永乾.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22.

[4] 李宗耀,罗贤彦,许贞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及改进措施[J].工程質量,2016,(S1):63-65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