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主席魏柏昂:“衰退将至”言之过早

2019-09-10 00:46杨燕青周艾琳
陆家嘴 2019年3期
关键词:陆家嘴动能金融市场

杨燕青 周艾琳

贸易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巨震、经济增速放缓接踵而至,市场对2019年的经济形势预期降至冰点。

“全球经济动能仍然良好,市场总是容易在极度乐观到极度悲观之间转化,我认为市场太悲观了,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只是适度放缓,但我们并没有进入衰退。”在第十九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期间,瑞银集团(UBS)主席魏柏昂(Axel Weber)在接受《陆家嘴》采访时表示。

美联储将放慢加息节奏

《陆家嘴》:去年美联储的态度一度较为鹰派,但经历了美股的持续剧烈回调,美联储对于加息的立场有所软化,并于最近提出“耐心(patience)”的概念,如何看待未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

魏柏昂:我认为上半年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并进一步观察数据、重新評估经济情况,但不排除他们会继续加息,尤其是通胀压力开始上升。目前而言,通胀仍然受到抑制,整体低于2%的目标,因此通胀不是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理由。我预计上半年美联储会暂停加息,此后会观察薪资增速、通胀如何变化,随后美联储可能会在年中、年末继续加息。

《陆家嘴》:美联储的加息决策是有数据依赖性的(data-dependent),但菲利普斯曲线在危机后有所改变,通胀很难会出现明显上行压力。你为何认为美联储会在上半年暂停加息、下半年继续加息?是因为金融市场脆弱性还是经济增长动能?

魏柏昂:目前就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非常悲观。究竟美国是否会进入衰退,抑或是说只是间歇性疲软,我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市场认为美国衰退的风险上升,但我认为这太过悲观,目前衰退的可能性很小。美国劳动力市场最新公布的2018年12月非农就业数据亮眼,新增就业人数超出预期,但市场现在经历的间歇性疲软主要是由于信心消退和避险情绪所致,晚些时候市场可能会重拾部分动能。

不排除美联储会进一步向中性政策靠拢,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不是中性的,因此下半年可能会进一步加息,2019年可能会在中期、年末分别加息一次,但是整体会放缓节奏,但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维持强劲态势,且验证了美联储此前对经济的评估,美联储不排除会继续加息。

《陆家嘴》:你不认为衰退将要来临,但是美国的这轮扩张周期是由很强的刺激政策所推动的,有观点认为这种(顺周期的)刺激并非必要,而且会导致此后周期很快终结,这也是(全球第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观点,他认为下一次衰退可能会在2020年到来。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魏柏昂:美国在近年来的确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刺激政策的支持,例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收紧,还包括2018年推出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税制改革大幅降低了公司税收,不过财政刺激效果正在减弱,2019年货币、财政的刺激效应都会下降,但整体而言美国经济仍然很强劲。

一般而言,有两种触发点可能会引发衰退,一是金融脆弱性,但我不认为美国金融系统现在很脆弱;此外,货币政策执行上出现误判是另一个可能,即央行收紧太快,但美联储已经明确表示会耐心等候,不会破坏经济增长动能。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衰退触发因素现在并不存在。我认为现在经济数据只是稍显疲软,这轮扩张周期已经持续了九年,这是战后时期最长的扩张周期。很自然地,其动能可能已有所放缓,但并不意味着就会直接转入衰退,而更可能是区间波动,我认为现阶段衰退的概率并不大。

《陆家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才是症结所在。你认为美股的估值是否仍然太高?

魏柏昂:过去多年来,美股受到了货币政策的支持。如今的变化是,美联储去年开始缩表,欧洲央行开始减少购债规模,全球而言,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开始转变。过去央行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tailwind),但现在这种推动力变成了阻力(headwind)。量化宽松(QE)和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压低了债券收益率,这使得股票更具投资吸引力,但现在全球货币政策开始转向。不过,我认为欧洲央行在2019年还不会加息,至少不会早于今年9月。全球货币政策都还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而不是马上大幅收紧。

欧央行或等到2020年再加息

《陆家嘴》:欧洲央行可能也会和美联储一样,在2019年上半年先暂停,下半年再开始加息吗?如何看待欧元区的经济前景?

魏柏昂:2018年底,欧洲央行停止了QE购债计划,他们也表示不会在今年夏季前加息。我认为2019年欧洲央行更可能按兵不动,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根据经济数据、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来进行调整,我不认为他们会在2020年前加息。

到2020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可能会开始每次小幅加息20bp(基点),先将负利率提升到接近0的水平,因为负利率是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需要先回归正常,才能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但我认为这些要到2020年才会发生。当然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即欧洲央行要等到下一个周期才能真正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

《陆家嘴》:欧元区已经成立20周年,虽然欧元体系没有崩溃,但也未对美元构成强力竞争。如何看待欧元的未来?

魏柏昂:欧洲有很多问题是自己造成的,例如希腊债务危机、外围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近期引发争议的意大利预算问题,英国脱欧也会影响欧洲整体的表现。面对如此多问题,欧元国际化没有取得大幅进展并不令人惊讶。但是欧洲还是很重要的经济区域,欧元也是重要的国际货币,但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崛起也在挑战着欧元的国际地位。我认为欧元有很好的国际接受度,但这终究是由需求驱动,而不是政策驱动。

《陆家嘴》:你认为最终硬脱欧(No-deal Brexit)是否可能出现?

魏柏昂:我认为在最后一秒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硬脱欧对欧洲本身和英国都不利,因此最终双方还是要继续谈判,来寻求一个双方都可以接纳的解决方案,否则会出现大问题。

《陆家嘴》:如今中美和欧美之间都出现了一定的贸易摩擦,你如何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看待这三方的关系?中国是否应当和欧洲一起来积极推动WTO改革,同时也实现自身改革?

魏柏昂:我如果在半年前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提及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此前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也存在分歧,但经过了艰难的谈判,这三者已经达成协议,我认为类似协议在欧美和中美之间也可以实现。

去年12月,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达成的G20共识就显示了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意愿,这是一个好迹象,而目前中美两国也正在协商谈判,只要对话、谈判在开展,就有望达成新的协议。两国在某些领域的谈判,例如知识产权保护、新WTO标准等,其实这些改革都符合中国自身利益。毫无疑问,中国正在推进对外开放,问题只是在于速度。我认为美国不应该把中国逼得太紧,否则中国会不断向欧洲、非洲、亚太等地区转移。我认为中美之间达成新的协议符合双方利益。

《陆家嘴》:随着中国不断向更高的价值链提升,你如何看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

魏柏昂:如果美国限制中国进入相关科技领域,那么中国会在倒逼之下靠自己的实力进行研发,这在长期而言有利于中国,因为有些改革会因这种倒逼而被更快推进,中国最终也的确需要经历这些改革。

看一下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7家来自美国,3家来自亚太,其中有1家来自韩国,2家都来自中国,而欧洲1家也没有,这就可以看出欧洲其实很依赖美国和亚太地区的技术,可能欧洲才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来追赶中国和美国。比起中国,可能欧洲才是选择了更容易走的道路,享用来自于美国、亚太地区的技术成果。我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支柱技术,即使在困难时刻也能为己所用。

瑞银将加大中国业务投入

《陆家嘴》:瑞银其实也是一家平台公司,你们从去年开始倡导降本增效的发展战略,能否阐释背后的逻辑?如何规划瑞银的中国战略?

魏柏昂:金融机构永远是科技公司,数字交易等业务都是由科技驱动的。我们希望利用科技来提升效益,尤其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中,例如财富管理业务。我们也希望加速布局那些增长强劲的市场,这意味着瑞银需要在美国、亚太地区扩大业务,而中国则是亚太地区的重点。我们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拥有51%控股权的合资券商,瑞银也在亚洲拥有超过50年的经验,我们未来也会继续帮助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瑞银可以将很多经验、技术与中国分享,同时我们也将帮助中国投资者布局海外市场。

《陆家嘴》:作为一家外资机构的掌门人,你对中国监管部门有何建议?

魏柏昂:我们一直积极和中国监管层接触,目前我们在投资额度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限制,例如QFII、QDII额度的限制,如果额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就可以使得外资进一步扩大业务,满足外资的需求。对于中国政府近期把QFII的额度增加到3000亿美元,我感到高兴。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加大对中国业务投入的准备,只要我们看到额度制度能够更加灵活,且中国金融市场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海外投资者的开放程度。这一切都非常重要,就目前而言,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大的进展,但希望中国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陆家嘴》:现在有什么会令你夜不能寐?

魏柏昂:早在去年初的达沃斯论坛期间,所有人都认为2018年将会是“金发女孩”时期(Goldilock),当时人们对经济颇为乐观,但到了今年,情绪急转直下、极度悲观,但我反而认为2019年并不会那么差。虽然一些潜在的问题仍然值得担忧,例如贸易摩擦、英国脱欧、金融市场回调、地缘政治风险等,但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具备一定的动能,2019年也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么差。市场总是容易在极度乐观到极度悲观之间转化,但我认为目前市场过度悲观。固然繁荣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但这并不代表衰退行将到来,目前全球經济仍然健康,只是增长动能有所放缓。因此我们有理由降低预期,但不应该过度悲观。

猜你喜欢
陆家嘴动能金融市场
大足:做好三篇大文章 汇聚发展新动能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探寻新动能
长沙版“陆家嘴”崛起湘江西岸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