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

2019-09-10 07:22何维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效果

何维凤

摘要:初中阶段是人生教育中的黄金时段,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使之成为合格的新时代公民,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试图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任务,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有效教学 目标 效果

教育是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未来的头等大事,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中学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黄金时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的关键阶段。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新时期各种思想的激荡,很多学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没有顺势而为,依旧存在着注重应试的倾向,这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任务和教育目标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或者低效教学,是增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笔者在总结和回顾自己多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做了如下探究。

一、认真研读课标,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之“三高”教学,即使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之“高效率”、教学成果能够使学生获得较多益处之“高效益”、师生能够在教学中实现思维和情感互动之“高效应”。知识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将生活现象融入知识教学中,则能做到情理交融,让学生更自觉、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急速发展的青春期,也是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黄金时期。当前社会生活复杂多变,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设置,正是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明辨是非,遵紀守法。同时也让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进入青少年的思想境界中,让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点亮人生,丰富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总体上综合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法规、国家基本国情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整合情感、态度、行动能力、知识学习与认知发展,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道德与法治》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构建编写的,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的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整合了社会道德、人类心理、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基本情况等因素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教材内容和案例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内容展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并且教材已经转化为本学科的教学参考资料。由此可知,对于道德与法治这种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教学思维方式的课程,授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牢记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核心思想、课程主旨等,才能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并能够自如地运用现实中的案例、事件实例,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二、创立探究情境,提高学习效益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创造出与知识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前,需要事先思考并设定某种教学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而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去思考和认知,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判断是非,指导实践。例如在部编版七上教材《师生交往》一课中,有一个“怎样正确地对待教师的批评与表扬”的问题,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三个情境:(1)语文课上老师表扬我最近表现不错,作业做得比以前认真多了……(2)考试时,我的笔没有墨了,我向同学借笔时被老师看见,老师批评我作弊……(3)数学课上我发现老师的解题方法不是最简单的,我有更简单的办法……通过这三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尊重与理解老师” “有了问题主动与老师沟通”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引导学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品的即兴创作和表演,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对老师的尊重不只表现在口头喊“老师好”,更表现在与老师相处的一点一滴中。

在情境教学互动环节中,即使有的学生的回答或表现与预设的目标相反,授课教师也不要立即打断或否定,而应该顺势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慢慢分析并沟通,最后达成此教学知识点上的共识。这是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中“效益性”的最成功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应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被逐渐引入课堂。信息技术进入中学教学后,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例如:数学老师可利用PPT和动画更加直观地展示函数图像或立体几何图形;生物教师可利用教学动画更加生动地展现植物由种子生根到发芽再到成长,最后死亡的全过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充满无穷奥秘的宇宙星体运动轨迹和规律;等等。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应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掘政治教育资源,及时将能够与所教知识点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召开“两会”时的新闻报道、图片等展现给学生。同时,收集媒体对人大代表的走访材料,以及“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如何听取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并向学生讲解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国人大如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让学生感知我国的政治体制、时代发展主题与策略等。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视频信息提问,如“我国的人大代表产生方式如何?人大代表反映谁的意见?全国政协委员如何产生?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之间的关系如何”等,引领学生去拓展思考, 并通过这些补充的时事政治材料扩展学生知识,充分地丰富并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收到最好的教学效应。

四、引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阶段是教育学生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关键时期,培养健康的思想品德素质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同时也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日常实践,通过体验和感知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现实社会生活与自身成长的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传统的“说教式”课堂打造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互动式”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健康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提升,值得各位同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效果
灵动耳环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