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与应对措施

2019-09-10 06:07周涵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应对措施

摘要:畜牧养殖业的繁荣给人们提供大量畜牧产品,显著改善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下降,甚至已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因此,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中,应用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兼顾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坚持的根本理念和原则。该文深入探讨分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建设绿色养殖业,实现养殖生态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5;X7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45

0 引言

畜牧养殖是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畜牧养殖的高速发展和繁荣,能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对精准扶贫,建设小康社会,有效改善贫困人群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畜牧养殖的繁荣发展,还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格局与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畜牧产品,高度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进而对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养殖企业数量日益增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向着现代化畜牧养殖方向不断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畜牧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于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找到有效的解方法,促进畜牧养殖产业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污染土壤

目前虽然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得到高速发展,而且养殖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正向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但是对于畜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却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导致大量废弃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直接堆放在土地上,进而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虽然土壤可以分解一部分废弃物,但是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被土壤吸收,永远保存在土壤中,无法分析或释放。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给土地造成永久损伤,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破坏[1]。

1.2 破坏水源

畜牧养殖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最主要的一点表现在水源方面。通过对畜牧养殖的统计和分析,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通常会造成水源大量蒸发。特别是在冬夏两季,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冬季降水量较少,进一步恶化了水源蒸发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本地区空气中的水份含量大幅度降低。而水份含量的降低则会导致局部性小气候变得更加干燥,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舒适性降低,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饲料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长。而大量使用饲料通常会对水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和破坏,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畜牧养殖需要种植大量的牧草,为了灌溉牧草,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甚至使地表径流直接发生改变,地下水资源大量降低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用水安全。

1.3 污染空气

畜牧养殖在发展中,还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是因为畜牧养殖的不断扩大,导致各种废气的排放量大幅度增长,进而影响了空气的清洁度,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此外,大量的动物粪便会排出有毒有害气体,畜牧养殖发达的地区,通常会受到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直接造成地区性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

2 对策

2.1 合理选择畜牧养殖场地

畜牧养殖场地的选择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畜牧养殖场地中,必须要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坚持科学合理原则,进而有效降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不良影响。同时对于养殖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促进养殖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在不断加强畜牧养殖产业建设的中,也要兼顾生态环境发展,进而有效实现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2]。

2.2 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设置完善的配套设施

在发展牲畜养殖产业中,良好的养殖环境不仅对畜牧健康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更对生态环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建设良好的养殖环境,以促进畜牧养殖的规范化发展。同时,要站在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建设良好的养殖环境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是实现畜牧养殖能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

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废弃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措施,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无害处理,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次,必须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再结合实际的养殖场条件,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机制,运用现代化废弃污染物处理设施和技术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培养专业卫生工作人员,构建科学的卫生消毒体系,确保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后,动物粪便是影响生态环境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畜牧养殖中,必须要对动物粪便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实现对动物粪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另一方面也可为节约资源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建设生态养殖业,促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在发展畜牧养殖中,必须大力宣传和应用绿色生态理念[3]。特别要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畜牧养殖工作,切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绿色生态养殖措施,促进畜牧养殖的规范化及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真正建设现代化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产业,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3 结束语

畜牧养殖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发展不仅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影响,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畜牧养殖发展建设中,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应用绿色生态理念为指导,实施科学合理、环保卫生的建设措施,建设绿色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畜牧养殖产业。

参考文献

[1]吾木提·那合曼.牧区生態养殖与饲草料供给技术探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0):48.

[2]李勇.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兽医导刊,2016(4):2.

[3]郭秀丽.生态政策驱动下的农户生态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作者简介:周涵(1991-),女,天津静海人,本科,助理兽医师。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应对措施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动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