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彭向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体育培养

彭向校

【摘要】初中体育课强调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来。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起,培养运动习惯、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特长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体育;培养;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体育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初中体育在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持续兴趣,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前提下,才能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现状分析

中学体育教学以技术和机能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这是一个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这个课程强调学习的行动性,即是使学生独立学习,看他们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作用,这仍然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现代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受传统教学观念、原始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聆听的灌输模式,使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对新大纲的内容不满意。目前,许多学校在体育课堂以及课余锻炼中,由于运动器材的缺乏,体育场馆的欠缺,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不能得到满足。此外,现有的体育场馆缺乏维护和保养,运动器材磨损,不及时补充体育器材,直接影响学生积极的學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对体育的认识仍然是体育教师为主体,学生被迫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成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内部学习动机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体育的自主学习过程表现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热衷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够体验到体育乐趣,并逐渐形成和确立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在组织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是以提问启发思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法;二是自主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自主学习能力,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不同的想法,留下悬念和学习去探索。在设计时,学生的动机和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来激发学生的现有技能;学生在重复练习、自行学习、自行训练、讨论等一系列自我活动中,把握关键点,集中注意力,从而突出重点,更进一步突破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师生各自提出问题,然后在学生的实践中和教师的引导下,达到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点头微笑和鼓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肯定和鼓励。当他们出错时,老师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们,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找到原因,并提示补救措施。我们要及时发挥优势,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会主动预览新课程,会积极地寻求老师提问。在课堂上,每一次积极的动作演示,都要调动大家动起来并动脑,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三、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特长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通过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利用学校现有条件,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探索、实践、表演的空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允许学生分组讨论,敢于提问,敢于说话,敢于做,从而促进学习。

课堂教学将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引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体育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理念、参考方法和发现规则,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这体现在教学一定的技术上,不仅教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潜移默化学习到更多体育项目。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单独技术教授。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并通过点拨促进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多边反馈信息。例如,在教授“篮球过人技巧”时,老师会问运球突破防守队员的运球方法有哪些?有答案的学生可以进行各种运球尝试(体前变向、背后变向、转身变向、胯下变向)。通过此种方式,把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感受到课堂的主角就是自己,积极地参与,激发和培养了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总之,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获得知识和方法,学生才会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并形成“终身体育”的公关意识。基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探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佑清.关于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16(10):56-60.

[2]杜光友.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体育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我们的“体育梦”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