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四二三”创新课堂模式探究

2019-09-10 07:22谢爔贤罗韵郭健黎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8期
关键词:古诗文高中生传统

谢爔贤 罗韵 郭健 黎夏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在新课改实践探索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本课题组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深圳市西乡中学等高中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调研深圳市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实践,提出了“四二三”创新课堂模式的构想,并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可行。

一、相关文献回顾

福建上杭一中陈曙霞老师曾提出“533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其中,“5”代表五环节,就是指将完整的教学流程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扩展为课前(预习先学)、课首(预习检测)、课中(高效互动)、课尾(当堂巩固)、课后(拓展提升)五个环节。“33”代表“三反馈”与“三选择”,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别于课堂首、中、尾三个时间点,通过 IRS 即时反馈系统收集学情;根据三个反馈时间点所获取的学情,在对学、群学、精解三种教学方式中进行选择。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导下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课、历史课,而对于语文教学和文化自信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关于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文化自信进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仍然较少。因此,如何打造高中语文文化自信,培养特色课堂,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二、“四二三”创新课堂的背景与内涵

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青年“四个自信”,落实2017年新课标关于培养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上,旧式课型已不能帮助高中生适应新高考新变化,且不少高中生存在崇洋西化心理。文化自信如何培养,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在教科研领域尚属空白。本课题组设计打造“四二三”高中语文文化自信培养特色课堂。它的理论内涵包括:

四大载体:古诗词、文言文、传统经典、特色活动。

两道路径:常规课堂、活动课程。

三点创新:第一,教学目标创新:直接对接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第二,教学过程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小组会诊、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法。第三,课型创新:常规课堂与经典研讨课、活动课优势互补。

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定高中生“四个自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以上合称“四二三”创新课堂。

三、高中生文化自信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从整体数据来看,深圳市高中生的总体古文阅读情况比较乐观。大部分学生都能阅读古文原著至少3本,有不少学生甚至高达6本或更多。但其间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仍有大于四分之一的学生阅读量仅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当注意调动阅读意愿弱的学生的积极性,鼓励爱好古文的学生上台演讲、展示或台下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形成整体活跃、信息开放流动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量集中于0-4本这个范围,可推测学生阅读范围较窄,对古文精髓的摄取或局限于四大名著。教师应当向有兴趣和有基础的学生介绍推荐除四大名著外优秀的古文原著,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古诗文阅读成效方面。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成效显著,五成学生称借此提升了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而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从中领会到了先人的精神财富,只有极少人是单纯为了应付老师。这证明多数高中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传统诗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态与能力,并且阅读古诗文确实是提高文言文学习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现代文作品阅读量方面。从样本数据中看出,当前深圳市宝安区高中生现代文作品阅读量大多集中在两万至二十万字之间,阅读情况较为良好。但阅读量在二十万以上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由此可见,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深圳宝安区作为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教育上对中学生课内外阅读较为重视,在思想引导和文化自觉引导方面力度较强。除了教学上的重视与引导,学生的阅读量也与自身兴趣爱好有关,学生的阅读量也与自身兴趣爱好有关。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具有丰富阅读量的学生较少,这与学生的空闲时间较少有关,影响因素还在于学生有无自觉地选择进行更多课外拓展阅读,也就是所说的文化自觉,有无自觉地去增加自身的阅读量和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古诗文阅读在教学方面的表现。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深圳宝安区的高中生对于古诗阅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反映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其中,少数学生能达到优秀水平,反映出存在具备古诗理解能力的学生,可推断其对于诗词文化的热爱。但多数学生都只到良好或合格区间,可以看出很大部分学生对诗歌的把握能力不足,对古诗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只能拿到基本的分数。由此可看出,学生在对于古代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和对古诗较难的部分,即诗歌艺术和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较为欠缺。同时也可推断,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热爱程度普遍不高,多半是“唯分数论”而采取了答题技巧进行答题。

第四,学生古诗文阅读偏好。调查数据显示,在古诗文阅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古诗文背后的历史故事,占比为 63.64%,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占比为23.86%,而对意境手法的关注则少之又少,不足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古诗文中的历史故事是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古诗文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对古诗文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对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用多种方式将古诗文中的历史故事展现给学生,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但不能总停留在对古诗文的浅层阅读方面,应該引导学生关注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文本分析能力。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式更为生动。比如,选取和古诗文意境相似的背景音乐,通过配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诵,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第五,相关益智类节目对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作用。观看有关弘扬传统的节目,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意蕴身后的古诗文,用新的形式唤起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偶尔会观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益智类节目,这也证明了学生对这一种新形式的兴趣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观看相关节目的方式培养学生兴趣,但同时在观看完后应该布置相关作业或是要求学生对节目中出现的有利于学生古诗文积累的素材进行积累,实现观有所得。

第六,学生参加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64.2%的学生参加过学校举行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类似诗朗诵等),并感受到语文课增强了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有35.8%的同学没有参加过相关活动。没有参加的原因,除常见的“没兴趣”“没时间”“未举办”外,还有“学校办不好什么活动”“积累不足”等。总的来说,多数高中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对增强自身文化自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校方可以进一步在平衡高中生课内课外作息、丰富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形式与增强高中生日常文化底蕴积累上下功夫、做工作。

第七,班级对古代经典作品的讨论情况。调查数据显示,89.2%的高中生所在班级组织过对古代经典作品的讨论,10.8%的高中生所在班级未曾组织过古代经典作品的研讨。应该说,绝大多数班级组织过古代经典作品的讨论,这对于加深高中生对古典名著的认识帮助甚大,对增强高中生文化自信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组织开展相关研讨活动,同时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把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理解推向深入。

第八,语文学习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87.5%的高中生认为通过语文课学习确实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红色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语文课的学习在培养文化自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在价值观引领上发挥作用,不止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学的解读上。

四、“四二三”创新课堂实验的效果和结论

本课题组的“四二三”创新课堂实验主要在深圳市西乡中学进行。在校外导师、深圳市西乡中学王玲副校长、语文科组刘建雯、饶声琼、黄芳、卢嘉诚等老师的指导、支持和配合下,以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为方法,以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为主体展开。我们先后进行《道士塔》群文阅读、《史记》整本书阅读的实验,开展《北平的中秋》《淮阴侯列传》《陈情表》《再别康桥》《学会抒情》写作课。《评点与批注》阅读课相继采用“四二三”创新课堂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检验效果,我们进行了问卷反馈。

在问卷样本中,将近75%的高中生能够阅读至少3本古文原著,其中部分高中生阅读量高达6本及以上,这证明深圳市高中生的古文阅读的总体水平较高。调查还检验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成效,50%的学生称借此提升了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而大约55%的学生从中领会到了先人的精神财富,只有极少人是单纯为了应付老师。这证明多数高中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传统诗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态与能力,并且阅读古诗文确实是提高文言文学习素养的有效途径。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学习动机和能力,教师教学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发现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素,并协调它与语文深度学习所需要素的关系。教师不应忽视古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努力调动其积极性,鼓励学生上台使用多媒体推荐读本或台下与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交流互动。同时,向古文阅读基础扎实的学生推荐更具挑战性、更能拓宽知识面的古文原著,形成知识流动的班级学习氛围。

在古诗文阅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古诗文背后的历史故事,占比为 63.64%;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占23.86%;而对意境手法的关注则不足10%。由此可见,古诗文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是历史故事。古诗文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对古诗文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传统文化,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将古诗文中的历史故事展现给学生,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例如,我们选取和古诗文意境相似的背景音乐,通过配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诵,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又呈现诗词背后广阔的历史画卷,从课堂观察上看学生的兴趣有了显著提升。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偶尔会观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益智类节目,这也证明了学生对这一种新形式的兴趣较大。观看有关弘扬传统的节目,能够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通过在课上以相关节目做导入的方式培养学生兴趣,同时在观后布置相关作业,并要求学生对节目中出现的有利于古诗文研学的素材进行积累,实现观有所得。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有着重要联系,当今中国高中生需要的价值观应是符合国家要求、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的红色文化。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到现代文作品的学习中去,用极富感染力的方式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培养高中生爱国爱党的深厚情怀。调查数据由过去87.5%的高中生认为通过语文课学习确实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红色文化的热爱之情,到95.3%的高中生认为通过语文课学习更加增进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上述的数据反馈都证明“四二三”创新课堂实验是卓有成效的。

五、后续

在深圳市西乡中学饶声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四二三”创新课堂的教学思路,本课题组制定了分级阅读书目。

高一书目:《诗经》《论语》《孟子》《李白诗选》《杜甫诗选》《唐诗三百首》。

高二书目:《离骚》《韩非子》《古文观止》《吕氏春秋》《苏轼词选》《稼轩长短句》《宋词三百首》。

高三书目:《楚辞》《老子》《庄子》《左傳》《东周列国志》《元曲三百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国民教育的重点,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四二三”创新课堂模式总的来说是教师自我的反思与发展,而真正受益匪浅的则是广大高中学子。在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意识层面上,必须树立高度的自信,这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曙霞.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核心素养——高中语文“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48-49.

[2]温利平.智慧教室与“533”智慧课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6(07):19-22+25.

猜你喜欢
古诗文高中生传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少年力斗传统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