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浅谈

2019-09-10 07:22陈风顺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陈风顺

摘 要: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因此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针对我们临夏地区的古典诗词教学现状。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提到古诗词教学,无论哪位老师、哪首古诗词,教学模式似乎已成定式:熟读-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翻译-分析写作特色和情感-背诵并默写。面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和背诵默写的高压政策,学生难免会心力交瘁,赶鸭子上架般地去学古诗词,这不仅不利于古诗词教学的顺利进行,更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那么,针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都有哪些可行策略呢?

1、巧妙借助多种方法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

只有让学生走进古诗词,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将古诗词看作仅存在于语文课堂上的内容,更把学习古诗词当做是一项任务去完成,兴趣不高,学得不快乐。其实那些古诗词并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方块字,而是文人墨客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有所感触而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就如同我们如今随手写下的说说、朋友圈一样,只有深入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后,才能把文本放在一个整体中去发展和观照,因为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借助多种方法来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就尤为必要,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法十分奏效,它能够穿越时空的局限,使学生于不知不觉间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知人论世,降低学习难度,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除此以外,借助课件将相关写作背景呈现在大屏幕上作为拓展延伸也会节省很多时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一来,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之中。

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木兰诗》的相关图片,引发了学生的一波“回忆杀”,接着启发学生共同回忆初中老师都讲过的《木兰诗》被誉为“乐府双璧”,那么另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感很强,并且不会觉得即将学习的内容很陌生。

2、确立单一清晰且有深度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古诗词,并且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对于陌生古诗词,他们具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不必面面具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每讲一首古诗词,我们都要明确想要教会学生什么,确立一条单一、清晰、有深度的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学目标要单一。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不要贪多求全,能够把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解决就已经很好了,任何一项工作决心开始就要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其次,教学目标要清晰,并围绕这个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学会忍痛割爱,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统统舍弃,以防混淆视听,喧宾夺主;最后,教学目标要有深度。课堂是用来解决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赏析每首古诗词的文学价值的地方的,舍得放手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生能够倒背如流的作者简介就没有必要再赘述,提问一两个学生进行温习足矣。学会给学生机会,学生才会还你一个奇迹。

例如,在讲授《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时,因为了解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以对陶渊明不必再做详尽阐述,只将作者简介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大家共同回忆,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就可以了。在温习时,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之中。

3、立足课内古诗词,整合课外古诗词

在学生熟练掌握课内要求掌握的古诗词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外古诗词进行渗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为古诗词是文学史中的瑰宝,我们教材中的只是九牛一毛。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下,多读多背,对学生而言将大有裨益。第一,针对课内古诗词,可利用每天早晨的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晨读。无论是已经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在老师范读正音后都可以进行齐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后学生甚至无需刻意去背也能够自然而然地顺下来,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第二,针对课外古诗词,可跟随课内古诗词的步伐,将某一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不同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作品等等都拿来进行比较阅读,特别经典的也可要求学生背诵。提前搜集,做足功课,将课外古诗词分发到学生手中或展现在大屏幕上。不求这些课外古诗词在考试中出现,只是让学生觉得学古诗词是有意思的。

例如,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学生都被扑面而来的肃杀所震慑,很难想象这个女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才会写下这样的文字。我没有急于介绍,而是将同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提供给学生阅读,感受这首词完全不同的明丽轻快风格,以期形成鲜明对比,再向学生介绍李清照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所以她的作品也体现出这样两个阶段,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好理解了,再接觸李清照的词作时,更能够根据大致风格判断出它创作于什么阶段。

结束语:总而言之,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带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夯实基础,积淀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红梅.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J],读与写,2018(36).

[2]李逢忠.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8(10).

[3]李萍.探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4).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临夏地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论文课题编号:GS(2018)GHB3807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