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

2019-09-10 07:22石羚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苔花袁枚教育

石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虽生长于潮湿的角落,但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读来令人感动,也引人思考立德树人的道理。

现实中,总是不乏不甘平庸、努力生长的“苔花”。“带母上大学”的残疾学生魏祥,战胜贫困圆梦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仪,走出大山的春蕾女童合唱团……那些奋斗着的青春身影,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也应看到,青春如果只能依靠“自来”,无人喝彩、无人关爱,则意味着承受更多的无奈、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其实,袁枚还写过另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石头上种不出玫瑰花,沙漠里长不出棕榈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呼唤绽放,就应深植教育的沃土;鼓励奋斗,就应铺设笔直的跑道。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梦想,教育则是通向梦想的阶梯。只有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处角落,才会有更多“苔花”向阳盛开。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把人比作树木,认为不必勉强让树木长得一样高,但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忘记守住教育的底线,让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学上”,也应当着力拓展教育的边界,让每个孩子“上好学”。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力求公平,孩子们才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教育的蓝天下,也不应有“好生”“差生”的区隔与偏见。长期以来,唯考试、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影响较广。“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像流水线那样搞批量生产是行不通的,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的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一些人眼中的“笨学生”,也许有健壮的体格、灵巧的妙手或艺术的头脑,这些隐藏的成长密码,正等待着被教育激活。因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无论是困境儿童还是“差生”个体,他们所面临的困扰和烦恼,映照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也时刻提醒我们维护教育公平的尊严。而这,需要全社会携手同行,不断地集聚众智、凝聚众力。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做大教育的“蛋糕”;注重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均衡分配,有效填平“教育洼地”;多措并举,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用制度夯基垒台、兜住底线……一心一意办教育、真抓实干促改革,才能为“苔花”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给予人的深刻影响,往往是绵延一生的。我们期待着,教育的阳光洒满大地,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各显其能,如同星星点点的“苔花”,怒放作花香四溢的春天。

(摘自《人民日报》)

技法借鉴

一、起笔引热点,“也”字启下文。作者很讲究文章结构“起承转合”的艺术。起笔先引用一首袁枚诗《苔》,认同很多人对苔藓品格的赞美——“没有自暴自弃”“顽强绽放”“令人感动”。《苔》还能引起我们其他思考吗?作者巧妙地用“也”字一转,引导读者进行多元思维:对“顽强绽放”的赞美着眼于苔藓自身的美,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苔》在社会层面的“引人思考”之处还有哪些呢?读者等待下文打开新思维的闸门。

二、“也”字出新论,引诗明观点。第2自然段进入“承”。“承”的部分先运用例证法证明当代“‘不甘平庸、努力生长’者众”这一论断,凸显行文的辩证全面和当代气息;接着副词“也”引导读者“应看到”的另一立面——当代社会和教育环境应该为“苔花”(所有学生)创造科学、良好的客观条件。袁枚的“另一首咏苔五绝”中的“何物是斜阳”之问,不是透露出“苔花”对“白日”的渴望和从未见到“斜阳”的些许无奈么?“玫瑰花”“棕榈树”之喻,则形象阐述了“教育沃土”“笔直跑道”这些客观条件对于“苔花”生命绽放的重要性。至此,文章运用引证法和喻证法对中心论点“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进行了初步论述,但论证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论述扣重点,落笔“教”与“苔”。由赞“苔花”自身品格转为评说“教育应有使命”这一新观点后,文章用三个自然段展开论证,论证的重点分别是:必须创设能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社会“公共产品”;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激活每个学生隐藏着的成长密码,促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的尊严,需要全社会携手同行,“真抓实干促改革”。在論述过程中,作者联系当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短板”“区隔与偏见”,针对性强,给读者以当代感;作者运用引证法(引陶行知语)、喻证法(以流水线、蛋糕等设喻)等论证方法进行剖析明理,增强了说服力;文题中的“阳光”“苔花”在论述中多次出现(“只有教育的阳光……才会有更多‘苔花’向阳盛开”“才能为‘苔花’带来……”),让由小诗《苔》引发的新观点启迪读者的深层思考。

四、结尾引名句,简言强题旨。文章结尾言简意赅,作者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呼应开篇袁枚的《苔》,但其指向却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质地纯美的大理石,须借助工匠的高超技艺才能成为艺术品;具有潜质的普通百姓子女(“苔藓”),须依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洒满大地”的阳光),才能“健康成长、各显其能”,成才是主观特性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至此,题旨得以强化,比喻句“星星点点的‘苔花’,怒放作花香四溢的春天”更是中心论点的诗意表达。

在认同常规思维的同时,针对时代热点另辟视角,“言人所未曾言”,为百姓“鼓与呼”,体现多元思维的新颖、辩证和深刻,这就是这篇时评给我们的启示。

猜你喜欢
苔花袁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这也是一朵苔花
我变成了苔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如苔花之绚烂
一百顶高帽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袁枚也曾被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