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思想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8:53周艳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地理整体性课堂教学

周艳

摘 要:“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性,立足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以其作为理论依据,科学务实、扎实推进,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整体性”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探讨了“整体性”思想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整体性思想;课堂教学;学科特性

近年来,教育理论不断完善,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随之不断拓宽,然而,无论选择哪一种路径,都需要把握住学科特点,并以此为落脚点,构建起科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即以地理学的“整体性”思想为切入点,科学务实、扎实推进,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内核,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二是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三是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渗透。在整体性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加大与三个维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对整体性思想的课堂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体现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思想

整体性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地理环境的相互制约,这种制约通常由两个维度加以展开,即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与地理环境相互制约,影响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把握好两个关键,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地理环境的自组织和他组织,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导入新课后,笔者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①我国南方和北方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②我国南方和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③北极冰川融化;④华中地区的酸雨。

问题1:上述四组图片中,哪一组是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哪一组属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2:将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视作一个整体,气候在其中占据着哪些重要作用?

问题3:如何区分地理环境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在问题情境下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最后归纳总结:图①和图②属于地理环境的自组织,图③和图④是地理环境的他组织。地理环境的自组织有赖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发展与演变,而他组织则来自影响自然环境要素的外力,主要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如此,通过运用课件引入生活实例,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地理环境的自组织和他组织,从而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思想,实现了整体性思想的渗透。

二、体现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思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取决于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等,它们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了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因此,整体性思想的构成要素之一,即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着重渗透这一思想,创设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如在教学“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课时,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用课件展示全球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中地球的整体形态;其次设问:从地图的整体性角度来看,地球是一颗被海水环绕的“水球”。我们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亚洲、欧洲、非洲等板块,那么,地球上的海水,又由哪些部分构成呢?带着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引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三个探究小课题:①七大洲的形成要素;②四大洋的形成要素;③七大洲与四大洋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此,通过围绕三个小课题展开探究,使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从单个要素到整体的系统性观点,提高了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体现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渗透思想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构成其中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各自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的气温差距极大,而受此影响,区域内的水文特征表现为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植被稀疏,土壤贫瘠,而这即是地理环境的相互渗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更要突出相互渗透思想,让学生由点到面,树立起“整体性”意识,从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时,笔者引导学生着重从三个层面展开探究:其一是梳理冬季时我国由南至北不同區域的气温变化;其二是从河流、山川、植被等不同视角,来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气温分布之间的联系;其三是根据气温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来划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

如此,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仅仅从冬季气温分布的角度展开学习,更通过探究冬季气温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来感知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渗透,了解在地理环境中气温的存在并非独立的,而是与其它地理要素相互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的整体性思想主要包含了“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三个维度反映出了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学科特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将整体性架设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以整体性为指导思想,科学务实、扎实推进,有序的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创设具有学科特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峰,王向东.基于地理学“整体性”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8):101-106.

[2]耿立敏.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姜黎.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整体性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