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15:01李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提高能力激发兴趣

李芳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引导他们习得科学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一、农村小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环境原因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接触英语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间非常少。此外,高年级学生比较害羞,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也羞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阅读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二)词汇量少

词汇量的多少对阅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只接受教师在课堂传授的英语词汇,词汇量存储不够,从而直接影响了英语阅读能力。另外,他们在阅读语篇时,遇到新的词汇往往存在惧怕心理,或直接放弃不阅读,或选择跳过,只根据自己的猜测完成课后习题。完成习题后,并没有想过进一步扩充词汇量。

(三)课外阅读材料有限

农村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英语材料主要是英语课本,由于其他课外读物较少,现今的网络、电子游戏等又挤占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是无法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的,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缺少家长的辅导

农村学生的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对英语学习也不够重视,无法指导孩子学习英语。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教师要求他们在家做的英语课本上的听读训练,长辈们也不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二、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有兴趣的东西愿意学,且学得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读前激活学生阅读背景知识

教师首先应明确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切入阅读主题,将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等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使之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有意义的学习。例如,笔者在教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 时,在进入语篇学习前,让学生以Free talk的形式谈论What do they usually do at Chinese New Year 学生的思维立即被激活,有話说,想说,愿意说。在说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的学生因为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尝试运用新的词汇,即使发音不到位,他们一个个也兴趣盎然、自信满满地描述自己的新年活动:

S1:I usually buy some new clothes.

S2: I usually eat dumplings.

S3: I usually watch a lion dance.

S4: I usually get red packets.

S5: I usually watch fireworks.

S6: I usually light firecrackers.

在学生的描述中,同学们初步感知了语篇中的新词汇,watch a lion dance, get red packets, watch fireworks等。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游戏、插图、动画等多种感官刺激,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愿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笔者在教授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 进入语篇学习时,采用如下方法教授:

T: Today I will introduce a new friend to you. She is Anna. She is Su Hai’s e-friend. She lives in Hong Kong. Can you guess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

S1: Maybe she’s going to eat tangyuan.

S2: She’s going to watch a lion dance.

S3: She’s going to buy new clothes.

S4: She’s going to...

(板书学生猜测的答案,watch a lion dance, eat tangyuan, buy new clothes...)

Watch and tick.

T: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s Day Let’s watch and tick. Tick out the right answers.

首先,学生谈论完自己的新年计划后,猜测Anna的新年计划,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猜测一起看动画,核实Anna正确的新年计划。学生在猜测后,迫不及待地想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带着愿望主动阅读,积极寻找答案。

3.有效设计阅读任务,使学生成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角,可以使阅读活动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例如,笔者在教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Story time)时,设计阅读任务如下:四人一小组,自主阅读语篇,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设计阅读任务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课时教授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上述表格清晰地呈现了语篇的脈络,学生在合作学习前提下自主阅读语篇,降低了活动难度,能有效完成任务,顺利进行主动的、探索式的阅读体验。

(二)阅读策略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可以增强阅读理解的实效。由于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欠缺,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低下,阅读实效较差。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教师应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训练。

1.加强方法指导

(1)提高阅读的速度,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

快速阅读时要求学生们学会找准语篇中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语篇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运用猜词策略

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不可能认识所有的词汇,在遇到新单词时,可以尝试运用猜词的策略。学生可根据词形猜测大意,或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阅读完全文以后,学生课后可利用工具书查找单词大意,检测自己猜测得是否准确,并注意及时积累。

(3)尝试运用思维导图

在阅读完语篇后,尝试画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理解语篇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解语篇脉络,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坚持阅读习惯养成

帮助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且监督他们坚持下去。比如,每天坚持阅读英语小短文,坚持每天学习两个新单词,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等。教师要起到督促的作用,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看他们是否按时完成了相应的计划,对他们的阅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开展课后阅读,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1.开展手抄报比赛

从平时的阅读材料中挑选出不同的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结合阅读材料,办一份手抄报,既可以独立完成,还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张贴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积极参与,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开展讲故事、演讲、演短剧等活动

将阅读教学融入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如根据阅读材料中的插图看图讲故事;根据阅读主题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喜欢的故事改编成短剧演一演等。笔者积极尝试将阅读与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需求。

3.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适时推荐给学生阅读

小学生手中的英语阅读读物和音像资料相对较少,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难度适宜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或自行阅读,或集中阅读。笔者在课余时间推荐学生阅读绘本《跟上兔子》,学生兴趣较浓,很多学生自己还尝试画了一些思维导图,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无论是阅读课堂教学还是课后阅读,教师都必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坚信: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并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玉华.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0(12).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提高能力激发兴趣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