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8号选育报告

2019-09-10 07:22牟丽明程小虎史丽萍王建兵严明春朱润花姚兰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春小麦选育新品种

牟丽明 程小虎 史丽萍 王建兵 严明春 朱润花 姚兰

摘要:定西48号是以自育品系7021为母本、临8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710.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4.01%。定西48号生育期101 d,幼苗习性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6.2 cm,穗长8 cm,穗长方形,籽粒饱满、红色,硬质,籽粒千粒重49.9 g,容重715.1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湿面筋309 g/kg,沉降值33.0 mL,赖氨酸4.0 g/kg。適宜在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旱地种植。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8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11-000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9.11.001

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Spring Wheat Cultivar Dingxi 48

MOU Liming, CHENG Xiaohu, SHI Liping, WANG Jianbing, YAN Mingchun, ZHU Runhua, YAO Lan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Abstract:Dingxi 48 is bred by sexual hybridization with self-breeding line 7021 as female parent and Lin 8 as male parent. In 2016 — 2017, the average yield of 2 a 10 points (sites) was 2 710.70 kg/hm2 and 14.01% higher than that of Xihan 2 in Winter Wheat Regional Test in Dryland of Gansu Province. The growth period of Dingxi 48 is 101 days. The seedlings had erect habit, dark green leaves, plant height is 96.2 cm, panicle length is 8 cm, rectangular panicle, red and hard grains, full grains, 1 000-grain weight is 49.9 g and bulk weight is 715.1 g/L. The content of grain crude protein(dry base) is 147 g/kg, wet gluten is 309 g/kg, sedimentation value is 33.0 mL, lysine is 4.0 g/kg.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semi-arid areas of central Gansu with an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350~400 mm and an elevation of 1 700~2 300 m.

Key words:Spring wheat;New cultivar;Dingxi 48;Breeding

甘肃中部旱区自然环境严酷,年均降水在400 mm左右,年均气温7.3 ℃,旱寒同驻,病虫害时有发生。春小麦品种更新速度慢、育种效率低,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1 - 5 ]。加速培育抗旱、抗病、优质和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及研究新型绿色抗旱栽培技术并进行集成示范推广,是甘肃中部地区乃至全省旱地小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需求。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8号于201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麦2019001)。

1   选育经过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2000年以自育品系7021为母本、临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将F1点播观察,组合编号为Z0142。2002 — 2006年种植F2~F6,各代均按照育种目标用系谱法选择优良单株。2007年种植3个株系,选择出优良株系Z0142-6。2008 — 2009年种植F8~F9,各代均按照育种目标用系谱法进行持续优中选优,2009年稳定。2010年参加产量鉴定试验,2011 — 2012年参加品鉴试验,2013 — 2014年参加品比试验,2015年参加新品种(系)生产对比示范试验。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2010 — 2018年在参加试验的同时进行多年多点生产对比试验和原种繁育及示范。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在2011 — 2012年的品种(系)鉴定试验中,定西48号2 a平均折合产量2 1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40号平均减产10.04%,居5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7位。

2.2   品比试验

在2013 — 2014年的品比试验中,定西48号2 a平均折合产量2 071.8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40号平均增产32.17%,居12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其中2013年折合产量1 86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40号增产65.33%,居12个参试种(系)第1位;2014年折合产量2 283.8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40号增产13.62%,居12个参试种(系)第8位。 2.3   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2016 — 2017年参加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点、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种组试验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试验点、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点进行的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定西48号2 a 10点(次)全部增产,平均折合产量2 710.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4.01%。产量方差分析、适应性分析表明,定西48号是一个兼丰产和稳产性为一体、广适性好的优良品种。其中2016年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点折合产量2 059.95 kg/hm2,在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折合产量   1 825.05 kg/hm2,在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种组试验点折合产量1 774.50 kg/hm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试验点折合产量4 926.90 kg/hm2,在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点折合产量4 553.40 kg/hm2。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 3 027.96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5.04%,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2017年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点折合产量975.60 kg/hm2,在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折合产量   2 454.00 kg/hm2,在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种组试验点折合产量1 629.00 kg/hm2,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试验点折合产量4 206.00 kg/hm2,在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点折合产量2 477.90 kg/hm2。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2 348.5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2.61%,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

2.4   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

2018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中,定西48号5个试点(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点、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種组试验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试验点、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点)折合产量786.75~3 201.0 kg/hm2,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5.96%~76.10%;平均折合产量   2 199.3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4.87%,居4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定西48号生育期101 d,幼苗习性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6.2 cm,穗长8 cm,穗长方形,结实小穗13个,穗粒数27.2粒,籽粒红色,硬质,籽粒饱满,千粒重49.9 g,容重715.1g/L。

3.2   抗逆性

2017、2018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定西48号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表现免疫。田间表现株型紧凑、叶片斜长、茎秆弹性好,抗青干、抗倒伏、抗旱性较好,适应性好,成熟落黄较好。

3.3   品质

2018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定西48号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7 g/kg、湿面筋309 g/kg、赖氨酸4.0 g/kg、沉降值33.0 mL。

4   适宜地区

适宜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旱地露地条播或覆膜穴播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定西48号对茬口的适应性较广,但应避免连作。整地要做到地边整齐、土地平整、松碎、上虚下实。播前结合整地基施优质有机肥22 500~30 000 kg/hm2、N 30.0~60.0 kg/hm2、P2O5 60.0~82.5 kg/hm2。一般以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采用人工条播、机械精量穴播或秸秆带状覆盖种植等能够保证种子均匀分布的方法播种,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播量为330万~450万粒/ hm2,保苗300万~375万株/hm2。播种后如遇降雨,为防止土壤板结,应及时耙耱。分蘖前要锄草、松土。后期为防止脱肥早衰,于灌浆期叶面喷施2.9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收获时间应尽量避免雨后或带露水,以免籽粒受潮霉变。

参考文献:

[1] 杨文雄.  中国西北春小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 杨文雄.  甘肃小麦生产技术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何中虎.  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 牟丽明.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1-3.

[5] 孟亚雄.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甘春3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11-12.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春小麦选育新品种
看禾选种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麦播种发育期、理论产量与气象要素关系
绿色农产品春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克什克腾旗旱地优质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