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研究

2019-09-10 07:22高小亮
体育风尚 2019年1期
关键词:陵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高小亮

摘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分析法,对海南省陵水黎族地区各乡镇进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对当前陵水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前陵水黎族地区体育健身保障制度不完善,各乡镇欠缺相应的体育组织建设,体育健身专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公共设施数量匹配不足等,为此,提出完善体育健身规范保障机制,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培养体育健身专业指导员及加大行政资金投入等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全省综合实力,促进海南黎族地区全民健身運动的发展,提高黎族人们身体素质,提供夯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陵水;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自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国发[2016]37号发文以来,海南省人民政府为做好我省全民健身工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准则,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完善各市县乡镇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审时度势加快构建海南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陵水黎族自治县在此大背景之下积极响应号召,抓住机遇、把握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然而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城镇一体化等问题出现,如何完善公共健身基础设施,构建多元化的特色黎族健身服务体系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建设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之关键[3]。

为此,通过研究陵水黎族自治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解决突出制约发展的问题,突出黎族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黎族地区未来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建立海南特色化,多元化经济特区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黎族地区体育活动等书籍和论文期刊,查阅当地政府全民健身相关文件材料,了解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政策现状。

2.实地考察法

实地下乡调研陵水黎族地区,了解到当前各乡镇的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乡镇文化室体育公共服务性、体育知识信息化、体育指导等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

3.调查法

1)访谈法

对陵水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条例等,对县政府、乡镇政府科员、群众进行访谈,获知全民健身计划在陵水黎族地区的实施效果及提出的建议。

2)问卷调查法

对陵水黎族地区8个乡镇的政府科员、教师、村民等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98%。

4.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所得的数据用三线表、条形图、折线图结合相关要点进行分析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陵水黎族地区全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1.陵水黎族地区体育组织建设情况

体育组织作为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支撑,它是健身活动得以合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有相应体育组织的乡镇,开展健身活动的次数较多。体育的活动分别主要集中在春节、传统黎苗族三月三、三八妇女节和国庆节(详见图1),除此之外,几乎再没有其他健身系列活动。通过陵水黎族自治县各乡镇体育基础体系的分析,总体而言,认为当前该县存在体育组织机制不健全,缺乏组织开展健身活动组织规范。

2.陵水黎族地区文化室体育公共服务情况

通过图2显示,大多数乡民对乡镇文化室提供的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为一般,原因一方面是文化室体育健身功能缺失,不少村委会已将文化室当成办公室或者读书室,在体育知识宣传,组织体育活动方面少之又少。二是乡民忙于耕作,文化室常处闲置状态,使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的开展有心无力。

3.陵水黎族地区体育活动项目开展分析

根据2015—2017年度陵水黎族自治县健身活动数量数据,近三年该县开展健身系列活动108次,其中篮球比赛21次、排球比赛6次、拔河比赛14次、广场舞比赛29次、其他趣味类比赛38次。总体上说,陵水黎族自治县健身活动呈现两种态势:一是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种类逐年增加,乡民健身锻炼意识逐渐提高。二是2017年年健身活动总次数同前两年相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与2016年同比,年总健身活动次数上升0.7%。(见表1)

由图3可知,县城参与体育锻炼人员20岁到30岁之间达到50%,乡镇高达到70%,31岁至45岁之间县城参与体育锻炼人员为30%,乡镇为25%,45岁以上县城参与体育锻炼人员为20%,乡镇为5%。这表明,在县城中20至30岁属大都属于年轻工作者,在一定工作压力之下,参与体育活动较少于乡镇;而31岁至45岁在潜意识中会选择不定期的体育锻炼,较乡镇多5%;县城45岁以上参与体育锻炼人员更是比乡镇多15%,其与31-45岁之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大同小异。目前依据年龄段分配相应种类、功能的健身基础设施的乡镇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5.陵水黎族地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由表2可知,有30%的群众认为体育健身锻炼活动需要专门体育指导进行指导,20%的群众认为不需要,50%的群众认为无所谓。根据走访调查,陵水黎族自治县各乡镇在开展健身活动中无专门体育指导人员,在县城大型运动会中,会依据情况聘用私人教练。体育组织机制不健全,部门间缺乏互通,群众健身意识不高是体育指导配备严重不足基本原因。

(二)陵水黎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1.陵水黎族地区公共健身场地情况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0.64m²,与国家标准人均1.08m²还有相当差距。健身场地作为体育锻炼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高低[4]。由表3可知,8个乡镇体育健身场地分配不均,健身場地更是需大于供。健身场地居多的种类主要为大众热门运动,如篮球;而排球场与乒乓球场数量次于篮球场。文罗镇和本号镇表现最为明显;该两个乡镇篮球场数量分别为14、16个,本号镇排球场为11个,由此可见,体育健身场地的建造一方面主要以乡民喜闻乐见运动为依据,另一方面是行政资金投入比例少,行政资金投入体育健身设施的多少,是体现行政单位对体育健身的态度,这也是当前各乡镇健身场地种类单一、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

2.陵水黎族地区公共健身器材情况

根据表4可知,各乡镇基础公共健身器材数量分布呈现两种态势,一是每种体育健身器材分配几乎平均。配套齐全的体育健身公共器材多是适合多类人群且日常使用率高,易操作,腰背按摩器和左右摇摆机的使用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导致这两种器材缺少的原因一是当地中老年人健身意识不高或老龄化不严重,二是当地乡镇政府经费投入不够或市场供不应求。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健身政策落实不够,相关制度亟待完善。且无健全的健身保障制度,使健身活动开展次数少,欠缺规范。

2.体育组织建设不完善,内部机制存在不足。政府部门对体育健身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引发工作缺位。

3.乡镇文化室体育公共服务功能亟须健全。乡民体育健身意识较淡薄,村委会组织动员不够,使乡镇文化室基层体育公共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

4.体育健身专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体育健身指导只限于大型运动会聘用的专门教练,体育健身指导员普及化亟待提升。

5.体育健身经费投入不够,使健身公共设施数量匹配不足。普遍呈现单一性,缺乏特色性,无针对性种类和功能性设施,降低群众健身锻炼效益。

(二)建议

1.积极贯彻健身政策,完善相关条例保障制度。

2.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

3.有效提高乡镇文化室体育公共服务。

4.加强体育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健身产业资金来源。

5.构建多元化黎族元素主题健身公共设施。

参考文献:

[1] 房殿生,王公法,肖水平.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黎族体育文化的研究[D].哈尔滨育学院学报,2011.

[2] 邱建国,任保国,杜春龙,任玉勇.山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鲁东体育大学学院,2014.

[3] 刘志成.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体育教学部,2015.

[4]王学萍.黎族藏书[M].海南出版社,2009.

[5]海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2016年.

猜你喜欢
陵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海南陵水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陵水共青团组织青年学习红色书法文化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海南陵水:用丰厚文化家底为旅游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