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马拉松发展分析

2019-09-10 07:22梅志帮
体育风尚 2019年1期
关键词:冰城哈尔滨马拉松

梅志帮

摘要: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本文以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的发展现状、盛行原因、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马拉松在哈尔滨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哈尔滨;冰城;马拉松;发展

马拉松是世界上普及度极高的体育项目,全程距离42.195公里。通常分全程、半程和10公里马拉松。马拉松作为我国喜闻乐见的大众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热潮下,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马拉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项目。

一、马拉松发展现状研究

(一)全国马拉松开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马拉松走进了我国民众的生活,成为众多爱跑人士的一种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社交为一体生活方式。国内各地城市纷纷举办大型“国际马拉松”赛事,以此吸引更多的跑马爱好者前来参赛、旅游。马拉松日渐成为引燃运动激情,赋予大众活力,丰富生活内涵,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催化剂。2017年全国共举办1102场马拉松赛,较2016年增长774场,较2015年增长968场,预计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将近2000场,马拉松呈现繁荣发展景象。

(二)哈尔滨市马拉松发展现状研究

马拉松赛在哈尔滨开展相对较晚,2016年第一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举办即按照中国田协A类赛事标准运营,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多名跑者参加了全程、半程及迷你马拉松不同级别比赛,并被评为铜牌赛事。2017年第二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参赛人数再次达突破三万人。其中,哈尔滨本地运动员占参赛总数的37.6%,省内运动员占参赛总数的48.2%,省外运动员和国际选手共占参赛总数51.8%,参赛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越级成为金牌赛事。2018年第三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于6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启动报名,截至次日9时,将近35000人缴费报名,较以往不同的是马拉松在往届马拉松项目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了亲子马拉松(3km)。当下,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具备成熟的运作模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二、冰城马拉松盛行的原因

(一)赛事氛围浓重的营造

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作为黑龙江乃至周边最高级别的马拉松赛事,具有浓重的赛事氛围。比赛前三天,志愿者在哈尔滨火车站和太平国际机场提供引导服务,机场提供免费巴车迎接外来参赛运动员。赛前一天和赛事当天,参赛者和志愿者凭号码布免费乘坐市内地铁和公交。比赛当天,赛道上有拉拉队、乐器表演,江面上有划船表演,空中有直升机航拍,每个比赛项目终点都有各种娱乐节目,马术、爵士乐、手风琴、非洲鼓、俄罗斯舞、太极拳和大合唱等项目的表演让赛事氛围得到升华。另外,哈马作為公认的"吃货赛道”,除了各种各样的常见补给,哈尔滨红肠、大列巴、紫皮糖、秋林格瓦斯、马迭尔冰棍等地方特色也让赛道充满浓重的哈市风味,营造了浓重的赛事氛围。

(二)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

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以及沉重的社会压力使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国民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人们逐渐意识到各种疾病和慢性病对健康的严重威胁,开始通过体育来预防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使全民健身生活化,着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马拉松入门比较简单,不受赛道和装备的约束,只要一双跑鞋就可以驰骋于都市繁华街道或乡间泥泞小路。作为一种理想的体育健身项目,可以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其他品牌的商业推广

马拉松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其他品牌在商业推广过程中推动力。中国乔丹连续三度作为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的顶级赞助商,通过推广马拉松文化,助力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作为业内赛事营销的成功典范,为哈马全面提供了比赛服、完赛服、领奖服、裁判服、官员服装和志愿者服装等体育装备。通用别克自2013年开始赞助跑步行业,携手各大城市举办马拉松专业赛事和趣味跑步赛事。连续三年成为哈马官方合作伙伴,为比赛提供开道车、比赛计时车、中途补给站和拉拉队等多方面的支持,为赛事正常运行提供了充分保障。赛事冠名商、官方合作伙伴、友好合作伙伴及指定图片服务商等全面发力,对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的宣传和成功举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的举办,成立了赛事组委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领导担任组委会主任,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组委会副主任。不仅如此,还成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组委会办事机构,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哈尔滨市体育局、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相关文件,邀请驻哈的省直事业单位、市直机关、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组队参加迷你马拉松项目,大力动员各个领域的爱跑人士参与到哈马中来。全面启动宣传工作,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与CCTV-5体育频道合作,2小时40分钟全程现场直播,为了更好地宣传哈尔滨,由央视解说员和黑龙江电视台解说员对赛事进行直播解说,多家主流媒体对赛事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哈尔滨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动用大量警力、医护人员及其他各界人员为赛事做保障,确保赛事取得圆满成功,真正把马拉松办成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三、冰城马拉松现存问题

(一)赛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在赛事期间设置近600个厕所,但部分跑者在跑马过程中仍存在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一方面反映部分跑者的文明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赛事服务上的缺陷,这也是马拉松比赛的通病。除此之外,参赛队员在比赛进程中,将补给所用的纸杯和饮料瓶等随手丢弃在赛道,这些饮料瓶等垃圾并不能及时回收处理,赛道安全和卫生得不到有效保障。占据了赛道给后面的跑者造成了很大麻烦,影响比赛心态,甚至造成意外伤害。参赛队员集中存放衣物的时候缺少有效组织,跑友不能有序存放,插队问题明显。

(二)报名人数增多,中签率下降

马拉松对参赛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考验,跑马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对参赛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参赛资格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赛事采取网上缴费报名并进行抽签的方式,参加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的选手需具备相关参赛经历或训练经历。由于赛事火爆和名额设置存在一定差距,对很多想要参加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却而未能中签的跑者来说,会对赛事主办方心存不满。因此,应合理增加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直通名额,给真正想要参加哈马的跑者创造机会。

(三)城市局部承载能力增大

随着马拉松的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跑马爱好者会齐聚哈尔滨。为了便于比赛,外来参赛者往往会选择距离比赛起点较近的酒店入住,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的起点在繁华的中央大街交叉口,这给中央大街周边酒店和餐饮等生活设施带来一定考验。由于外来参赛者较多,加上繁华地段的房价偏高,附近的酒店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部分参赛者也会选择稍远一些的酒店,这无疑会增加哈尔滨交通运输压力,造成交通拥堵。此外,马拉松属于高风险运动,无论是赛前、赛中或赛后,参赛队员不乏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医疗服务压力。

四、冰城马拉松发展建议

(一)在高校普及马拉松运动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地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这也对高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等赛事在其他地区高校开展火热,哈尔滨高校应迎合此契机,加快体育教育改革,将马拉松列入体育选项课,大力开展校园马拉松,营造良好运动氛围,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为了增进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推进全民健身纵向发展,为冰城马拉松注入生机和力量,建议哈尔滨高校普及马拉松运动。

(二)加大田径场馆建设和开放力度

哈尔滨作为中国最东北省会城市,冬季漫長寒冷。每年10月下旬开始下雪,直到来年4月份冰雪开始融化,整个城市接近半年被积雪覆盖,给马拉松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根据现阶段哈尔滨的实际情况,距离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完善室内场馆的建设。逐步建设人民大众身边的中小型体育场馆,推进城市15分钟健身圈进程。学校体育场作为居民日常跑步活动的理想去处,由于安全等多种因素,学校的体育场地一直难以对社会开放,无疑会给很多爱跑人士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政府应督促体育场馆加大开放力度,降低收费标准,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场地。

(三)因地制宜

哈尔滨作为生态避暑胜地,成为很多游客消暑度假的首选之地。8月对全国诸多城市来说是一个炎热的月份,而哈尔滨作为中国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会城市,应充分利用其8月天气凉爽的天气优势举办马拉松赛事,弥补全国8月份马拉松举办的空白,发挥冰城独特气候优势,展示冰城独特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马拉松爱好者来哈尔滨体验马拉松赛事,感受冰城文化。充分利用松花江水域资源,开展马拉松泳。充分利用漫长的寒冷天气和丰富的冰雪资源,积极开展冰雪马拉松和超级马拉松,营造多元的马拉松文化。在马拉松中融入冰雪元素,突出体验性和参与性,让参与者在享受马拉松乐趣的同时,体验冰雪旅游的特别之处,切实响应习总书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

(四)完善马拉松比赛项目设置

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作为哈尔滨新兴的体育赛事,比赛项目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2018年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在原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亲子跑项目,得到了众多跑友的认可。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哈尔滨马拉松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增设“15km小马跑”“10km马拉松”“6km情侣跑”等项目,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中来。

参考文献:

[1]孙文勇.马拉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分析[J].竞技体育,2016,12 (15).

[2]韦霞.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1 (1).

[3]田野.全民健身指南[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33-37.

猜你喜欢
冰城哈尔滨马拉松
中国·哈尔滨第38届国际冰雪节暨第23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冰城“方舱”开建!
如何开一家蜜雪冰城店?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静听花开
一只驴耳探军情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