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微

2019-09-10 07:22梁少梅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梁少梅

摘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发现,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运用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越学越乐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绪,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文章就如何培养小学阶段中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一)小学数学的特征

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这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初步的几何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如各班级为“帮助灾区重建”中捐衣捐物的数量,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生评价别人总是先于评价自己,不注重自我评价。教师应坚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准确、公正、肯定的评价,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可靠的参照。通过自我评价肯定自己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学数学的情感。总之,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三)培养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由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可知,他们在认识上往往偏于感性,而且一般只会对形象的、贴近生活与实际的、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并且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就应从新、从活与从近着手。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同样,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也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好学、会学、乐学。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面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应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地做题。根据心理学原理,儿童的思维水平尚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复杂的事物难以理解,因此他们只会对具体生动的图画、故事、游戏等活动发生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一)求新——运用多媒体教学引起学习兴趣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粉笔+小黑板”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使用方便。

感知的规律告诉我们,对象与背景判别越小的对象,感知就会越模糊。因此,在绘制图表、制作教具或准备实验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线条粗细、形状大小、材料性质及内容等方面有明显的判别,使知觉对象重点突出、鲜明形象,这样才易被清晰地感知。

所以,当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注意自己设计的课件能否最好地体现出授课内容。然而,有的教师花了很多心思做课件,但教学的时候却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虽然多媒体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但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课件做得太花哨,动画画面太多,吸引学生的不是教师要讲述的知识点,而是那美丽的图案和可爱的动画。因而当教师要制作课件时,要有所侧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余,还要顾及学生的感知收效和学习需求。

然而,是不是有了多媒體课件的教学工具,就可以不再使用“粉笔+小黑板”了呢?

笔者认为,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1. 教师没有必要每一节都使用多媒体,有些简单的内容,只要教师稍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的了,就不必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和物力。2. 教师如果每一节课都使用多媒体,学生就有了依赖性,当他们要再次面对相对而言较为枯燥的课本或者黑板时,他们就会缺乏学习兴趣。3. 做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把整个学期要学的内容做出来,就算有了一套课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班的学生,有些课件内容需要增减。

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的建议是,在“粉笔+小黑板”的模式下适当地加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到新事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求活——挖掘习题的灵活性和关注学生心理

一题多解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只是对于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而言。那么教师如何去吸引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的学生呢?笔者发现,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开始就有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编题。如,先给出一两个条件,让学生自己编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想条件,自己编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思维更开阔。其实,当学生会编题时,他已经学会了那种题型了,编题变成了一种检验形式,而学生更喜欢是这种由自己发挥的方式,更喜欢学习数学。此外,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作适当的指导,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更开阔的地方。

图文结合的题目也能体现出题目的开放性。比如,可以出这么的一道题:(出现图画)有四束花,每束都有六朵花,旁边还有一筐花。那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想的来编一道题,可以是一步的乘、除法,如:有四束花,每束都有六朵花,问:共有几朵花?或者是:一筐花有五十四朵,要包成每六朵一束,问:可以包多少束?也可以是多步的混合运算,如:一筐花有一百朵,要包成每六朵一束,问:可以包多少束?剩余多少朵花?或者:教室里有四束花,每束都有六朵花,旁边还一筐花有五十四朵,问:一共有多少朵花?等等。教师可以在自由编题之后,布置一个定向的编题任务,如:编出来的题目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等等。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这样不仅对学困生有帮助,更能令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发挥的满足。同时,教师就要注意学生编题时的语言要有完整性、条理性、准确性。

求活,不仅体现在题目的灵活多变上,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鼓励上,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小学生。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如果能够适当地接受正面的积极因素,那么他的人生观也将变得积极。小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发育不成熟,喜欢被人表扬,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那么,教师就不要吝啬赞美的话语,这些赞美的话语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需要提醒的是,合时宜的表扬不等于滥用表扬,教师在操作时不要让赞扬变得毫无价值。

解应用题时,教师可根据课本习题,故意隐去一些结论,让学生去解答、猜想,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在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而在情感方面,教师要时刻保持着从学生的身心出发,让学生在鼓励中不断进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三)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兴趣

教学要源自生活,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的意义所在,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现在的教材中已经有靠近生活的题目,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106页的“设计校园”话题。这是一个相当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对学校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把校园当作是对自己的家园来进行一个可行的规划。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方位方向、鸟瞰图等有一定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未来的学校有一定的憧憬。具体如何实施呢?首先,教师让学生在图画纸上画一幅他们梦想中的学校蓝图,甚至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用纸盒制作出自己的蓝图模型,通过制作模型,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分辨方位方向、理解鸟瞰图。

教师可以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平常生活中的力量,真切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上的一切资源,在购物时可以体现这个小数的价值。以元为单位,角就是小数点后的十分位。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或者在活动课上进行一次的购物实践,那么他们就会对这部分的知识了解更加深刻。笔者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这样的购物活动,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十大组,让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扎实的学生做售货员,掌握得不太扎实的学生做买家,商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一起用笔画出来的,并且根据当时的物价标出商品的价格。每个“买家”都有一个任务,比如说,A、C组的学生都有六块钱,要在商场里买到三样不同的数量最多的文具;B、D组学生也都有六块钱,但是要买三样菜而且重量最大的等等。这时教师是一个旁观者,要细心地觀察好每组学生的表现,找出优缺点,但教师不用立即提示,让学生用自己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兴趣大增,在“商场”内忙个不停,有的小组有商有量,有的则争吵不停,十几分钟过去了,学生停下来都回到原来的小组上了,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作出指导,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再做出评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纠正指导。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体味了买东西的乐趣,又能让学生认真思考关于小数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更能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所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的教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求近,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丰富。

贴近生活实际,为了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中去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设计一些这样的习题。如在教授小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时,笔者设置了一节活动课: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角”,让他们先跟随教师在纸上画上三个不同的角,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在一个角的相应位置上,再让学生随意画,然后展示画出来的角。把角延伸到课室里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教室的任意一个地方里找一个角,并站在那个角,教师随机提问:“你找到的角在哪里?”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让学生回答出:“我找的角在这里,这个是角。”边说边比画出角的模样:边、顶点、边,才能成为一个角。若学生只是指着顶点说角,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纠正了,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靠近学生,学生才会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学用结合的习题,不但使学生应用了课本知识,还解决了实际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和做作业兴趣。

贴近社会热点,能拓展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在习题中慢慢渗透。如,结合分数、小数、表格的内容,让学生做关于市场物价的练习,可以做一个社会调查,或学习衡量商品价值的活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深入生产厂家观摩。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更喜爱思考、提出问题,并且激发学习的兴趣。这种从实际出发而设计的习题,使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当一回“小能人”“小经理”,让学生形成为用而学、越学越有用、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习题,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设计习题务必求新、求活、求近,并将三者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让习题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激发器。要让学生产生初做题,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题完成,趣不尽的学习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