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艺术学校音乐专业教学现状研究

2019-09-10 10:47蔺丽娜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课程音乐专业教学模式

蔺丽娜

摘  要:笔者以山西省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为研究背景,以音乐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音乐专业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中等专业艺术教育;音乐专业;教学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音乐专业教学现状进行的研究,对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从学校实际出发,健全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第二,揭示该专业存在着课程设置匮乏以及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对问题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找到有效的改革措施;第三,将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有效结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音乐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从1975年成立之初便有音乐专业的设定,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生或低阶段初中生,音乐专业又细分为声乐、舞蹈、器乐专业。

(一)择校原因多样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择校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出于兴趣学习和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专业和文化知识的教学,为今后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对那些其他原因进校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愿意走进课堂,愿意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入校基础薄弱

入校前毫无基础的学生占到了43%,稍有基础的学生比例占到41%,而这些基础也仅仅局限于在之前学校音乐课堂上受到的教育。

(三)学习动机不同

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是出于对音乐的兴趣及爱好,69%的学生学习动机是专业表演能力,这也正符合了中等专业艺术学校的学校定位,就是发现艺术人才,夯实表演技能,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

二、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音乐专业教学课程匮乏与延展

(一)教学课程匮乏

1.专业理论课方面

专业理论课目前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开设的只有乐理课,课程学习时长为两年,之后就再没有任何音乐理论课进行衔接与补充,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学习。

2.专业实践课方面

专业实践课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目前开设的仅有视唱练耳课程和专业小课,授课时长为五年。显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

(二)教学课程延展

1.专业理论课方面

(1)和声课开设

和声课的开设是乐理课的顺延,也是音乐理论知识之间的迁移与顺畅衔接,同时也能为学生之后开设的即兴伴奏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2)中西方音乐史的开设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应在中专四年级和五年级开设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课程,一方面,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记忆力、理解力都是鼎盛时期,所以对于所学知识更容易掌握;另一方面,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四年的专业技能学习之后,演奏技术日渐成熟,曲目难度逐渐加深,结合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所学知识,可以更加贴切地表达作品风格及作者意图。

2.专业实践课方面

(1)即兴伴奏课的开设

针对音乐专业中钢琴和声乐主修的学生,学校应该在中专四年级开设即兴伴奏课。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弹奏整体水平的修养课。

(2)舞蹈剧目排练课的开设

针对舞蹈专业学生,学校要在五年级开设舞蹈剧目排练课。舞蹈剧目排练课是舞蹈教學的核心课程,它将表演者的舞蹈基本功、技术技巧、表演风格与音乐、舞美等因素融合起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完整认识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三、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单一及创新

(一)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教学模式的陈旧

1.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专业理论课开设的是乐理课的学习,以班级为授课单位。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上为学生讲授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完成大量的作业练习以掌握教师课堂所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2.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专业实践课,仍然在使用传统而单一的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看成了两个独立活动的单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决定“学”,“教”引导“学”,完全忽视了“学”的特点与需求,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禁锢,完全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宗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二)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1.小组授课教学方法

针对音乐专业同专业学生入校基础相当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小组授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小组课的划分灵活多变,好处在于能够很好地节省教师的劳动力,同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入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可以融入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的教学模式体系中。以视唱教学为例,视频录制时可以根据视唱曲目的风格,加入弦乐、声乐、管弦乐、打击乐等内容,使乐曲形式更加多样化、音效更加丰富化,教师再把学生分组,在课上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演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笔者通过对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学生现状与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认为学校首先应该明确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高素质、强技能、再研究的艺术表演人才;其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秉承着全面、综合、特色的宗旨进行设定;最后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创新、前沿、新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齐琴.中等艺术学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J].黄河之声,2017(12):37.

[2]张巍.论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6,36(06):76-76,78.

猜你喜欢
教学课程音乐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电子技术教学课程探讨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