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

2019-09-10 01:59苗宁平
辽宁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行政公众

苗宁平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现已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行政管理方式与互联网技术展开研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创新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行政管理创新管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其高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政府具备了更加完善的监管和服务能力,形成了倒逼式的行政管理方式,人们有了更多的渠道表达言论,为政府行政管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与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概述

互联网时代,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为公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言论渠道,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能够接受民众监督,进而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转变。一方面,互联网有利于行政管理决策的民主化,互联网技术使得政府行政管理呈现朝电子政务方向发展,政府能够利用官方网站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收集民意,优化政府服务。同时,互联网使得政务更加公开透明,执政时期为提高行政效率需要保证政府信息公开,保证公众知情权,使公众能够及时掌握政务信息并给予反馈意见。另一方面,互联网有利于强化行政互动作用,网络问政背景下的公民通过微博、官网等渠道及时获悉政府行政管理内容,表达自身意见,实现公平办公,加强彼此的互动性,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政府业务流程从串联转变为并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挑战

(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

信息公开是公众了解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路径,在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和决策上社会工作具有知情权。传统管理形式中,政府对于信息公开不够重视,并不愿意让民众参与到行政工作中。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已经实行了电子政务,但仍然有行政管理单位不愿意公示政务信息,存在隐瞒或是虚报信息的情况,回避公众询问和社会事件,这种行为使得政府行政管理信息无法实现完全公开透明,公众知情权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政府清廉、正直的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信息安全缺乏法律保障

網络信息不安全是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在互联网行业中信息安全一直是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用户隐私泄露、网络数据被篡改等,还有网络文化入侵问题,这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行政管理较突出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西方一些不良思想观念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我国,这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挑战,导致政府舆论控制力减弱,使得政府行政管理受到阻碍。此外,现阶段我国对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范不及时,对于网络犯罪行为也缺乏相应规定,有些不法分子通过法律漏洞直接对政府行政管理进行攻击,不利于政府行政管理,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的认知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公众政务参与程度不高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从过去开始就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缺乏公众监督管理,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的参与度相对不足,有些政府部门在进行行政管理时,一般不会征询公众意见,直接进行内部讨论后决定实施,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参与程度相对不足,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政府所作出的决策。此外,有些公民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官本位理念,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参政议政权利,对政务参与度不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尽管互联网使得人们参与政务的渠道拓宽,但是仍然无法做到全民参与行政管理的目标,社会工作参与政府行政管理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技术所涉及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于行政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通过先进的存储技术、分析能力以及计算方式能够满足政府和人民提出的数据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使大量行政管理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中存储下来,同时向社会公众展示。政府在应对互联网时代发展时,要积极融合互联网技术,不要抵触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行政管理。一是在行政管理中政府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公众意见关键点,进而根据公众意见提出符合要求的决策。二是政府要将行政管理决策信息公开,对于社会民众所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合理的回答,特别是社会公共事件,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澄清公共事件,消除民众疑虑,保证民众的信任。总之,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公开是政府在互联网环境下保证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举措之一。

(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法律规范上,各种信息泄露问题成为互联网政务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随着公众对互联网的认知不断加深,互联网在公众参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各种谣言制造者频繁出现,这使得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不顺利,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针对网络评论、话语的规范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谣言。尽管我国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将其纳入刑法范围,但是管理力度以及在实践上都不足以震慑。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同时要强化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肃清网络谣言,使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行政管理中,防止网络谣言对社会工作的误导。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强化相关法律规范,建立互联网法律,保证行政管理能够互联网时代中实现健康发展。

(三)提高社会公众的参政权利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要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大社会工作的参政范围,改革重点就在权利的下放。政府要提高服务认知,转变定位,设立咨询和协调监管机构,鼓励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进行行政管理,同时使公众能够看到自己的观点被采纳,提高公众在政务中的参与度。此外,政府要对行政管理作出绩效评估,考核管理者的水平,若是发现不符合标准要直接更换管理者。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对政府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提高社会公众参政权利,保证行政管理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政府在互联网技术的指导下创新了行政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公开互动服务形式的政府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得民众与政府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彼此更加信任,为我国政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与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概述,进而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政府电子政务水平不高、信息安全缺乏法律保障、公众政务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利用新技术创新电子政务发展、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众的参政权利等措施。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行政公众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