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高新疆班与本地班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差异的思考

2019-09-10 11:01孙计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差异

孙计强

摘  要 对我校内高班与本地班学生在化学中信息加工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内高班;本地班;信息加工;差异

一、信息加工能力的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了解我校内高新疆班班与本地班对化学信息加工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高中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2、调查对象

我校的高二理科(物理、化学组合)学生(包括其中本地班117人,男生86人,女生31人;内高新疆班61人,男生34人,女生27人)。

3、调查形式与内容

笔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参考其它类似研究问题的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选编和设计了一份访谈测试卷(附录一)。并通过访谈进行调查与分析。

4、调查结果

通过测试,并统计得分。第1题情况分析:总体得分3.69;内地班均分3.82,内高班均分3.44分。总体①题答对数60人,其中内地班46人答对,内高班14人答对;②题答对数159人,其中内地班103人人答对,新疆班56人答对。

5、访谈记录:

访谈记錄(本地班):时间2017年10月9日上午9:15

同学甲:看到公式直接反应把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带入计算。在第(2)题中对14临界值有些纠结,一方面受数学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想到温度对离子浓度有影响,最后还是选择写了(—∞,0)导致错误;

乙同学:先看到AG,但对于AG是什么没有理会,因为直接看到了公式,就想到把离子浓度带入计算。在第(2)题时,先想到中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先算出中性AG=0,然后根据上述两小题的结论,大胆推测碱性时是AG<0,酸性AG>0。但对于范围是14还是∞很纠结,但是想到化学上好像没有这么宽泛的答案,于是就写了14这个临界值;

丙同学:也看到了公式,想到带入,但计算错误;第(1)②小题时,看到硫酸想到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酸的量多了,水中氢离子加上硫酸中氢离子浓度,再除以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7,所以得到比较复杂的数据。在第(2)题时,pH=7是中性,把取对数丢了,后一问受数学方面的影响也写成∞;

以上访谈同学没有一个关注酸度问题,一方面说明,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紧接着有公式,学生天生对公式的依赖,喜欢带入公式计算……

在内地班中共有42人提到孤对电子,但回答是减少的。所占比率:35.59%。41人回答思路混乱。内高班中答对人数36人,答到孤对电子数减少有3人,其余同学答案比较杂乱。这些同学中有从键长方面回答,还有从原子序数方面,电负性方面,原子半径,电荷数,还有从全满、半满角度,配位数,氢原子数目等。

在后来的访谈时(内地班):

甲同学:没有看清题目条件,一看到键能下降的原因,马上联想到物质结构上的内容,想到键能与半径有关,于是就回答问题了。

乙同学:看懂题目了,但C、N、O中有多少孤电子对不知道了,所以写了孤电子对,依次减少。

丙同学:知道要从C、N、O方面回答,但具体是哪个多,也不知道,只能随便写了依次增多,多少有点运气成分。

通过口语访谈来看,高中生对化学的信息加工题还是比较陌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及解读,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影响高中学生化学信息加工能力的成因分析

通过测试一的结果来看,总体平均得分25.4分(总分36分),得分率只有70.56%。从内地班和内高班情况看,差异很微小,说明内地班和内高班在信息加工方面相差不大。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缺乏意识的引导

在访谈过程中,多数同学对这种题型还很陌生,不知道考查的是信息加工方面的题目,只知道看到题目就做,遇到公式找数据代入,缺乏对题型的认识,说明我们平时缺少对学生的意识引导。

2、疏于方法的指导

在谈到解题使用什么方法时,很多同学更是茫然,只会埋头做题,不管怎样做,只要做出结果就行,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疏于方法的指导。

比如在测试三第一题中,问二茂铁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如右图所示。虽然这道题目得分率很高(内地班0.88、内高班0.92、总体得分率0.89),但很多同学反应,这道题他并不会做,只是猜测很像一种,至于什么原因,也很难说清。

我们常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关系到成绩能否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指导学生方法要以实践为基础,通过点拨、总结、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领悟、有序提高。

3、缺乏针对性训练

练习是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没有练习知识只能以命题或命题网络表征储存在人的记忆中,无法实现程序化,更无法达到自动化的熟练运用。

比如,在测试三中第三题让我们根据AG=㏒c(H+)/c(OH-),请计算下列溶液的AG以及判断溶液酸性、碱性、中性时AG的范围。

对于学生而言AG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学生对Kw是比较熟悉的,如果我们在学习水的离子积常数时,能够对Kw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达到很熟练的程度,那么学生再碰到类似关于AG的计算,就会得心应手了。

所以,练习要有针对性,要精讲多练。精讲指讲重点、难点、关键点、疑问点。多练指要增加一些变式练习,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64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障碍之突破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对口译员素质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让数学思维在课堂上焕彩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