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我,所以欢愉

2019-09-10 07:22杨玥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进晚餐自卑目光

杨玥

正如电影中所说:“要不为世界所改变。”的确,世界何其纷扰,一句“做自己”便成了最有力的呼号。

当今社会,总有人刻意追逐时代的潮流,妄图融入其中,继而成为他人仰视的对象。于是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外貌,改变了自己的喜好,乃至性格,只为获得他人的赞叹与追捧。

他们曲意逢迎,只为他人的认可;他们矫揉造作,只求他人的羡慕。他们或许拥有丰富的物质,可丢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回令人见之忘俗的眼神。究其本质,不过是内心的极度自卑,进而催生出对所谓成功的扭曲渴望。而一旦处理不当,便会成为失去灵魂的木偶,只能在他人的声音中活动着僵硬的躯体。

所以说,较之他人的欢心,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海桑的那句“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

自我,是大千世界之中普通却独特的个体;同样,做自己,便是处身于繁华世界中对自身的正确认知。就像不期待石头开花一样,做自己便是不需期待去完成力所不及的目标。泰戈尔曾说:“琴弦断了,因为我弹奏了一个它力所不及的音。”做自己,便是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规避风险,从狭义上理解,便是自知之明。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时,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不必在意外人的目光,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风生水起,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与此同时,做自己更是在繁忙社会中的自我救赎。正如《奇葩说》中的辩手姜思达那样,他敢于穿上标新立异的服饰,敢于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敢于发动百人夜跑,邀请艾滋病人共进晚餐。他活得恣意洒脱,毫不顾忌他人的目光;他也在旁人称赞抑或是鄙视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完成了生命的突围。

做自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更敢于將内心的自卑与黑暗放在阳光之下,与此同时,心底的最后一丝阴暗也会消弥,与心灵升华一同进行的,还有人格的圆满。

可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固守一隅,盲目自大;更不是像慕容复那样为了遮掩自己的不堪,最终败在了伪自尊上。真正意义上的“做自己”实质上便是扬长避短式的进步,在自己的天空翱翔。

亨利·詹姆斯曾说:“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的确如此,无论光鲜与否,每个自我都是独特而迷人的存在,只因自我而欢愉。

愿眼中常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指导教师  张琳琳)

猜你喜欢
进晚餐自卑目光
会变的目光
在水边
请别告诉她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坐姿密码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沉默
清明的晚餐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