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河湖治理档案留存治水记忆

2019-09-10 07:22王健雷科民董晔文
档案与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河湖河长档案局

王健 雷科民 董晔文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

在这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档案工作无疑是河长制各项工作推行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局及时介入,主动服务,依法推进河长制建档试点工作,为河流建档立卡,肩负好承载历史、传承文明、展现时代风采的重要使命,使档案成为河长制工作的“知情人”和“见证者”,规范河湖治理档案工作,留存治水记忆。

一、背景情况

河长制工作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张家港这座以“港”为名、与水结缘的城市于2014年开始探索实施河长制,因河施策,着力解决河道治理的重點、难点问题,从源头上为河道“减负”。2017年又出台了《张家港市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谋划河长制提档升级,打造“升级版”河长制,对市域范围内9000余条河道全部实行“河长制”管护措施。2018年着力打造一干河—新市河—新沙河、朝东圩港—环城河、常沙河和农场河四条省级样板河道,并成功建成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

从初步摸索到全面推行,在积累经验和取得成效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文书、照片、会计、音视频、专业执法等各种门类载体的河长制档案。围绕这一新领域新业态,市档案局积极探索河长制档案的采集、归档整理、保管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模式,及时动员部署,积极开展全市河长制建档试点工作,将河流历史、现状、动态监管状况和治理、保护全过程记录下来,构建全市河长档案信息资源专库,为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提供各项决策依据,使河道精准治理有据可循、有责可查、有源可追。做到档案工作不缺位、不失语,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港城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二、规范河湖治理档案的必要性

1.助力“一河一策”制定

“水无常势”,不同地区、不同河湖的实际情况不同,每条河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针对每条河湖各自的情况建立档案,进行“身份登记”,可以详细了解历年来的水情、雨情及河道工程的状况,摸清河湖健康现状、科学诊断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导向,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从而确定河湖保护与治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制订“一河一策”作准备。如河道的排污口数量、农业面源污染、畜禽水产养殖、黑臭水体以及非法采砂、违法乱建、非法围垦、侵占水域等问题,可以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河湖保护、治理工作。

2.助力监督问责机制落实

河长制的核心是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属地河湖的生态环境管理,让每个河湖都有“负责人”。其主要任务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河湖资源保护、推动河湖水污染防治、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推进河湖长效管护、强化河湖执法监督和提升河湖综合功能。该制度的本质就是行政问责制。要使河长制成为实实在在、精耕细作的“责任田”,真正起到“问责”作用,只有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让“有问题找河长”成为治水管水的新常态,才能使河长制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而档案是开展河长制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责任追究、责任倒查”中最客观、最真实的凭证和依据,具有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形成过程的动态性、过程记录的全面性等特点。推进河长制规范建档,有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落实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3.助力地方水文化特色挖掘

河流是城市的遗产廊道,是河湖串起了城市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建立“一河一档”,有效保存第一手原始资料,让老河道的记忆更清晰、更有力,有助于河流的开发、整治和保护,同时河湖档案中留下的沧海桑田、今昔变迁,更能在水清岸绿之后,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具体实践

1.领会政策,调研摸底,把握河长制档案整体情况

为准确把握河长制档案的来源、种类、内容、特征等情况,市档案局积极与市河长办、河道处、水资源处、长防处、治江处等部门沟通联系,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详细了解河长履职的标准流程、已制发的工作制度及“一河一策”行动计划各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等整体情况,明确抓好江河湖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抓好水污染防治、抓好水环境治理、抓好水生态修复、抓好执法监管工作归档“五突出”。同时,成立了由档案部门、水利部门及河长制各成员单位组成的研讨小组,针对河长制档案的管理机制、责任分工及河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门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及时组织意见征询工作,从不同层面广泛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

2.多方联动,健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河长制档案涉及部门多,这些档案分散在水利、交通、城管、建设、环保系统各单位和河湖流径各区镇及河长联系单位,档案产生数量多,门类复杂。市档案局探索建立上下联动的河长制档案工作机制,与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建立健全河长制档案管理责任与任务落实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的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研究档案实体收集、分类、整理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制定《张家港市河长制档案工作网络推进图》,设立主管部门、协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既便于河长制各项工作的推进,又确保了河长制档案资源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3.明确范围,制定大纲,规范材料收集与整理

河长制档案是在贯彻落实河长制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音视频等的历史记录。根据全市河长制工作实际,市档案局和市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河长制档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河长制档案的分类大纲,共分为四大类:河湖概况、河湖治理保护档案、河长履职档案、河湖音视频档案;召集相关单位共同修订《河长制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做好河长制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材料的归档工作,重视音视频、照片等各种载体形式档案的收集归档,确保应收尽收、应归尽归。

4.培育试点,以点带面,探索管理体制与模式

市档案局展开多方调研,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样本河道——一干河—新市河—新沙河、朝东圩港、常沙河、农场河等四条市级河道为重点,开展河长制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其他市级河道与镇村河道河长制档案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整合全市相关单位档案资源,进行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从而以点带面,总结“一河一档”的建档经验。

5.强化监督,全程跟进,做到依法监管与全程指导

一是精心开展指导。通过现场指导、远程指导、集中指导、研讨交流等多种指导形式,对河长制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提供利用、数字化等工作开展精心指导,使档案人员熟悉档案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从源头上确保文件材料质量,确保河长制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指导各单位制定相应的河长制档案管理网络,规范河长制档案,确保档案工作与河长制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河长制”档案的长效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机制,对各责任单位“河长制”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情况、档案归档移交情况、档案收集整理质量情况、档案安全保管情况、档案利用情况、档案信息化情况等,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对执行档案法律法规不力、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及时督导限期整改。

四、初步成效

我国的河长制治水之路漫漫而修远,对河长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同样处于不断摸索与完善的过程之中。在河长制建档试点工作中,市档案局细心摸索、总结经验,在完善河流档案管理体制、探析河长制档案资源库建设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将为河长制的深入推行、实现精准管护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构建河湖资源专库,留存记忆。市档案局以“大档案”理念,将河长制档案资源纳入全市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填补了全市档案工作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通过开展这一领域的建档工作,督促各单位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完善归档机制,通过文字、图表、图片、音视频、实物等形式构建全市河湖档案资源专库,为河湖进行“身份登记”。这些档案,详细记录了河湖历年来的水情、雨情以及河道工程的状况与督查治理情况,为摸清河湖健康现状、科学诊断河湖存在问题,确定河湖保护与治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制订“一河一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是法治监管,规范运作。围绕构建全市河长制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的目标,依法履职,规范河长制建档的行为,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在河长制工作推进中的法治监管功能,用归档材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系统性要求来监管河湖治理、水环境整治、河长履职等领域的规范运作和依法开展,使档案成为河长制工作的“知情人”“见证者”和“监督者”,留存治水记忆,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提供档案服务。

下一步,张家港市档案局将以点带面,全面依法推进全市河湖治理档案建设,经过几年努力,争取建成全市河流名录库。全面收集河湖基本情况、河流(水库)水质、主要污染物等基础信息资料,将最终形成全市辖区内河湖全覆盖、分级分段、不重不漏和河流干支关系清楚的河长制河湖名录库。同时加快推进河长制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实现水质情况、河长信息、巡查记录、问题举报、跟踪处理、查询统计等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从而为各级河长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務。

猜你喜欢
河湖河长档案局
水清岸绿生态美
邯郸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长”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水利部部长为“记者河长”点赞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