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2019-09-10 07:22沈慧瑛
档案与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档案馆苏州工作

沈慧瑛

1986年7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苏州市档案馆工作。和大部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一样,怀着一份激动而好奇的心情,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子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不知不觉,与默默无闻而又多姿多彩的档案工作结缘33年,我的青丝慢慢变白,我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在这33年中,我经历了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纸质档案向电子文档转变、传统的立卷方法改革、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历程,在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副馆长。可以这么说,我的青春岁月伴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走过,其中的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喜悦、经验与教训,都成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工作是美丽的

参加工作不久,上海亲戚们到苏州“考察”我的工作环境和适应情况。有意思的是,他们对档案工作兴趣不大,只说女小囡做档案蛮好的,倒是被档案馆边上的天香小筑、百兽园迷住,说工作地方真好,适合养老的。其实,档案工作不是外界认为的那样轻松悠闲,从业者需要拥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理论、地方文史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文字功底,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33年来,我从事过档案编研、年鉴编辑、保管利用、监督指导等工作,又长期负责档案宣传,不同岗位的工作使我较为全面了解档案工作,使我深深爱上这份事业。我想,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档案人实实在在去践行。

记得第一天到编研室上班,分到的任务是校对一沓《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的书稿,到下午四点来钟时完成校对,就读房龙的《宽容》,叶主任说上班时间不能看闲书,吓得我赶快把书收起来。第二天完成任务后,就拿起报架上的《苏州日报》看,主任又说上班不能看报。第三天,自然不会有故事,而是阅读叶主任给的档案工作方面的书籍。当时的我,觉得特别无聊,望着铁栅栏窗户,觉得像囚徒一样被囚禁了,与大学生活截然不同,苦闷至极,偶尔抬头看着窗外的鸟儿在树枝、草地、天空之间自由飞翔,顿生羡慕之情。但我很快调整情绪,并从校对的书稿中看到有趣的故事,心渐渐被历史研究的原料——档案迷住,而主任的严格管理更使我明白上班就是上班,不能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且将作为编研专家的叶主任视为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十余年的档案编研与年鉴编辑工作,既让我熟悉了馆藏和苏州的发展情况,又从故纸堆里认了不少生僻字和各种字体,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文书格式,认识到文字工作的严谨性,可谓终身受益。

14年的时间一晃而过。2000年1月我到保管利用科(后改为处)任科长。当时一些同行对我说,保管利用科是不会说不会写的人才去的,你去干吗?就在被他们称为“冷宫”的地方,我开始了全新的体验与全面的锻炼,涉及全宗调整、历史档案数字化、举办陈列展览、编写档案馆指南、整理全宗卷、编制全宗名册、到期档案划控开放、档案接收、开辟特藏室、设置礼品室等一系列馆内基础业务与档案馆升级、复查工作,间或因个人关系还征集到郭绍虞、陆鸿仪等人的珍贵档案,成功申报苏州商会档案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七年的工作使我深入了解与熟悉档案馆工作,完成《苏州市档案馆指南》《百年商会》等书的编辑出版,独办或与兄弟单位联合举办《世纪回眸——苏州市档案馆百年档案选展》《苏州商会博物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州》等十余个展览,为扩大档案工作知名度略尽绵薄之力。

2007年3月,我轮岗到监督指导处,凭借在编研、保管、利用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很快适应新岗位。从馆内走向馆外,视野更为宽广,了解了各机关档案室的工作情况,积极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10号令,推进了机关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并借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东风,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开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升级测评工作,除高新区、姑苏区外实现满堂红,又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家庭建档工作。我与处室同事强调馆外工作为馆内服务,进馆单位档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馆藏档案的结构与质量,影响到一个地方历史的完整与否,因此重点指导列入进馆名册的单位,而对其他单位的档案工作则加强行政监管,主张“但求所在,不求所有”。

自2010年3月担任副局(馆)长后,先后分管保管利用、征集编研、监督指导、信息技术、法规宣教、现行文件中心、机关党委等部门,以及办公室文字、职称、财务等工作。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业务的干部,在行政管理能力与领导艺术水平方面的欠缺,故向班子其他成员学习,虚心讨教,有分工有合作,协调好上下左右关系,带领分管部门的同志共同为苏州档案工作尽心尽力。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志方能成城。没有同仁的合作与支持,我便不会取得一些成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我撰写了很多重要的业务报告,如《新农村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变观念,服务经济,积极稳妥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苏州市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情况汇报》、晚清苏州商会档案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材料;撰写过各类升级达标的汇报材料和结论意见。同时利用休息时间读书写作,立足于档案工作,研究地方文史,偶尔写些怡情小文。自2004年至今,在《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中国档案报》《档案春秋》等业内报刊和《书城》《中华读书报》《苏州杂志》《藏书报》《北京晚报》《苏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350余篇,多篇文章被《书摘》《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晚报文萃》转载,出版个人著作三部。1994年获得江苏省首届青年档案学术奖,多次荣获《中国档案报》优秀特邀撰稿人,三次获得江苏省报刊副刊作品二等奖、三等奖。

对我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为国家服务的方式,更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给予我创作的灵感与源泉。所以我说工作是辛苦的,工作是烦琐的,但工作着是美丽的,我因工作而美丽。女作家陈学昭曾写过一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我特别喜欢这个书名。

奉献是快乐的

索取與奉献,或许都是一种心理满足,但奉献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是自我能力与水平的肯定,是思想和人格的升华。加班加点是常事,休假基本与己无关,并不是自己多么崇高,而是放不下对这份工作的执念。

苏州作为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教育发达,馆藏教育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在一次库房安全检查时,我偶然发现了杨季康、彭雪珍、费孝通等人的名字,一时兴奋不已,他们的作品“藏在深闺无人识”。杨季康即杨绛,彭雪珍即彭子冈,如果没有一点人文知识,她们就会与我擦肩而过。我提出了编辑《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馆藏名人演讲选》《馆藏名人手迹》等名人系列作品的建议,得到局领导的全力支持,他积极与宣传部门协调沟通,《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被列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资助项目,得到出版经费。我负责选编,利用休息时间,对胡绳、钱伟长、钱钟书、何泽慧、张充和等20位名人在苏州求学时的80余篇文章进行点校整理,撰写跋和后记。为尊重版权,电话信函,多方联系,争取名人们及其家属的支持;为了让书出彩,请彭子冈之子、作家徐城北作序,请年届九旬的昆曲名家、书法家张充和题写书名;为了扩大影响,请名家撰写书评,请苏州媒体进行专访,向苏州中学等学校赠书,并做好发行工作,收到书款五万多元。此书的编辑出版,是一次对苏州名人少年佳作的宣传发掘,是一部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苏州市档案馆首次在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具有编研专长与工作经验的副馆长,我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出谋划策,明确选题,认真审稿。受《档案与建设》“名人相册”栏目的启发,我策划了《馆藏名人相册》系列,整合区县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此书的出版引起了苏州市科协主席的注意,他们找到我,希望由我组织人力编辑《苏州院士》,由他们承担出版经费。编辑此书丰富了我馆的院士档案,并与多名院士取得联系。由于《苏州院士》撰稿人众多,水平不一,我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修改稿件不知其数,仅通稿就审读三次。《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及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的“过云楼历代主人手书精粹”系列丛书之《顾公柔日记》《顾承信札》《读书笔记》《鹤庐画趣》等编研作品的出版,更是利用白加黑与节假日,逐字逐句审稿,不奢望没有差错,只希望将差错减少到最低。为了指导县市档案工作的编研工作,利用两个长假完成了《常熟市档案馆指南》《吴江市档案馆指南》的审稿,分别撰写了数千字的审稿意见。

征集工作更是需要时间精力与奉献精神、外出辛苦奔波、耐心细致沟通、日常情感联络,当获得对方的捐赠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开栏目搞征文是宣传档案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对我来说增加不少工作量,往往白天处理行政事务与其他业务工作,唯有宁静的夜晚在灯下改稿。看到好稿的欣喜,看到差稿的烦恼,以及没有稿子、开天窗的忧虑,那些喜怒哀乐仿佛就在眼前,不曾远去。为了改变人们对档案馆神秘印象,让礼品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炎热的八月,在没有空调的四楼走廊里小心谨慎(怕损坏礼品)地工作了一个多月,对283件礼品进行清理核对、登记造册,并根据大事记、外办档案、市政府档案等档案资料,对礼品的来源、国家、时间进行考证,制作说明标签,建立实物档案数据库。礼品室成为我馆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干部廉政教育的阵地。做这份工作时,我经常忘了下班,同事们常常关库房门时想到还在楼上的我。

作为女性,我尽量做到不因家庭和孩子而影响工作,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如果说有一丝愧疚的话,那么就是孩子上幼儿园和读小学时,常常是最后一个被家长接走的小朋友,在他小升初、中考、高考时我也没有专门请假陪伴他。当然我平时注意亲情交融,烹制美味佳肴慰劳家人,打理家务琐事,尽到家庭主妇之职。有一回档案馆升级,涉及全宗调整的案卷需要重贴大量标签,而处室人手不够,我天天下班时拿着空白标签回家,由80多岁的老祖母帮我敲阿拉伯数字章,孩子敲英文字母章,一老一小配合完成全宗号与目录号,而我则填写案卷号与年代。又有一次档案倒库,由于G与C字母的相似性,以致到周五下班时才发现遗漏了一百来卷档案,考虑到大家一周倒库的辛苦,我独自利用周末时间重新搬档案倒库,周日晚上回家时累得迈不开步子。是家人的关爱与帮助,使我有勇气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们的理解是我勤奋工作的保障。

有人说我傻,单位的事情不是你个人的事情,用不着如此卖命。如何看待“傻”?我想我并不傻,看似付出了很多,其实收获更多,阅历见识得以增长,工作能力得以提升,业务水平得以提高,并从中获得不少乐趣。于我而言,处长、副馆长职务虽是临时符号,但它们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脚踏实地地工作和不计得失地奉献才是正道。档案工作是我倾注一生情感的事业,为之奉献了我的青春,贡献了我的才华。人生因为奉献而圆满,也因为奉献而快乐。

信任是幸福的

职场是没有性别的,我始终认为身为女性在职场是中性人物,人们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有所照顾。名校的教育背景让我如履薄冰,唯恐因自身的因素而让人轻看母校,故而努力想做好每一件事情。我曾年轻幼稚过,曾把黑白看得过于分明,年岁渐长之后,能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纷扰的世界,但始终以简单应对复杂,以真诚对待他人。所幸我遇到了包容我、关心我、支持我的领导、同事、朋友,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一路快乐行走。

我的历任领导和同事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诸多关心和帮助。保管利用处负责档案馆实体档案的安全,承担窗口接待、基础业务建设、档案数字化加工管理等工作,尤其是档案馆升级工作,除了需要处长具有组织协调能力,更需要处室成员的精诚团结、兄弟部门的密切配合、局馆领导的重视关怀,而信任是糅合这些的关键因素。2016年4月启动新馆搬迁工作,保管利用处精心安排,办公室保障后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局党组充分信任,使我这个搬家总指挥能顺利完成任务,如期对外开馆。同事们的信任无疑是我前进的动力。我获得了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这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领导与同志们厚爱的结果,相信比我优秀的同志大有人在。

我的那些忘年交朋友,张寰和、陆承曜、陆承平、顾笃璜、费再扬等先生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待我如同自家的孩子,无偿捐献珍藏,说“交给你放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们完全可以待价而沽,但他们不计个人利益,过云楼档案、陆鸿仪档案、郭绍虞档案、九如巷张家档案、陶冷月档案、潘君明档案、娄氏家族档案、谢孝思档案等名人档案纷纷入藏我馆,尤其作为江南文化地标——过云楼的档案成为继苏州商会档案后的镇馆之宝。不错,是我和他们的个人情感赢得了他们对档案馆的信任,但更因为今天的祖国是历史上最为安定和谐的时期,今天的档案馆已不再神秘封闭。我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而感动,更为他们对我的信任倍感幸福。

我的那些新闻媒体的朋友,在档案工作需要他们摇旗呐喊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我与日报、晚报合作过《古城春秋》《苏州解放档案解密》《家春秋》《家庭档案看变化》《人文档案》《珍档解密》等十余个栏目,采访、写稿、核稿、联系人物等工作凝聚了彼此的心血,深夜时分,我们为一个词一句话斟酌讨论。我和他们服务于不同领域,但我们如朋友般亲密无间。正是他们的信任和相助,提高了苏州档案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使我不负局党组所托,唱响兰台主旋律。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我也不例外,有过痛苦和彷徨,有过委屈和泪水,但我始终相信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正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只要无愧于天地良心,无愧于组织培养。记得2005年,我在一次演讲时说:“档案工作也许不会轰轰烈烈,但它一直默默地为苏州市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档案局也许是个冷清寂寞的部门,没有鮮花和掌声,但为了它,我两次放弃去其他部门工作的机会。20年的如花岁月已过去,我不再年轻,但我对档案工作依旧充满激情,无怨无悔。”又是13年过去了,岁月无情催人老,但不老的是我为档案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初心。

风景这边独好,我心依旧。

猜你喜欢
档案馆苏州工作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不工作,爽飞了?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