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9-10 23:30周胜芳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现状

周胜芳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地位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不同国家落地开花,也充分地证明21世纪是中华文化不断崛起的世纪。传承好中华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使命,更是一个学生完成素质教育的必须。初中是学习好语文的重要阶段,但是,作文难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如何走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在此,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方法,希望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长期以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很大。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过程,但是整体教学水平却没有很大改善,这与作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有关系,更与没有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相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作文教学兴趣缺乏、作文表现不佳,学校提供的资料少,这些原因也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就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一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学生对于作文课兴趣不大,很多学生甚至恐惧于上作文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确实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第二,在作文教学中,一般都采用范文学习、思路讲解等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虽然老师讲解的很详细,但到了实际写作中还是言之无物,难以提笔。第三,初中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之下,他们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随着时代的创新改革的话,其实是很难被他们接受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育者要不断创兴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爱上写作课。

2.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不佳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所占分值都非常大,但是,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调查来看,作文的丢分率非常大。几乎过半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本质原因,就是作文水平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对作文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是无法逾越的天堑或者归结于天赋,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作文的技巧和规律所致。所以,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不佳,不单单是一门学科的表现不好,折射的可能时孩子在情商、综合素质方面,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因为,作文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更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理解力、感知力、逻辑能力的综合提现,要引起广大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

3.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料较少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虽然教育相关部门也在提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组织和参加一些文学沙龙等活动,但是,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学生们不仅没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同时,学校里提供阅读学习的资料也有限。尤其在中学阶段,智能图书馆、阅读室等相关设施还不够完善,这也不利于学生广泛摄取学习资料,提高阅读量。我们知道,写作时一個不断积累的过程,除了学习写作技巧之外,长期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提供的学习材料太少,就会制约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也影响语文作文教学的不断发展。所以,学校要根据初中生作文的学习特点,尽可能多的提供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1.关注生活寻找灵感

初中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什么作文教学那么难?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每次作文课没有创作动力和灵感,这就是把作文当成一个程序化的学习流程去完成,而不是当成了情感的倾述与表达。所以,作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人性化,生活化”,只有时刻关注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到自我情绪的变化起伏,同时,将这种灵感书写出来,用真感情去表达才能达到一个创作的欲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不断提升自我的“感受力”,用不一样的视角去体验生活,而不是做一个死读书的人。这样,不仅写作灵感会源源不断,更能爱上写作课,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2.注重材料积累,增加文章亮点

言之有物,这个“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方面老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去激发和培养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找到适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书籍,不断积累阅读材料,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料。尤其一些经典的作品更要多读,对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提升他们情绪的感知力和灵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文章的写作中,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之后,一些名言警句也会被用到文章中,增加文章的亮点和内涵,当然在作文的分值方面会有更大进步。

3.为学生提供优良环境,打造文化氛围

作文教学不能一跃而就,不是突击几个月就可以快速提升,这和作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关系。除了注重学生材料积累和对生活关注的同时,学校更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阅读室、图书馆、作文角等,让孩子参与其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补丁区举办一些作家笔会、名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作家的成长历程,对于自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与作家近距离沟通找到答案。这种无形的教育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延伸,对培养孩子作文兴趣和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三、总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导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践行者,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所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涌动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更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智力源泉。希望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将中华文化传承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21世纪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4.

[2]范瑞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33):133-134.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现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