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策略

2019-09-10 07:22张庆军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初中道德与法治研究

张庆军

摘要: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教师要重视加强备课能力,通过有效的备课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策略,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研究

1 引言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要有效的总结如何集体备课,以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实践分析,总结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集体备课对策,下面具体分析。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2.1 可以使教师合理规划课量,节约时间

教师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工作,在每天正常授课的同时,还需要开展教学研究等工作,并且做好隔天上课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过程实际情况来看,它具有较强系统性,因此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终,如果出现断开的情况,将对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思路同步,那么也就不能听懂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此条件下,学生成绩以及教师绩效均下降,甚至打击教师自信心。久而久之,必定严重冲击教师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自信心,并且需要具有丰富知识。目前,在初中阶段一节课的时长为四十五分钟,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这门学科教会学生,其难度较大。教师共同总结与整合备课关键内容以及授课方式,以此降低教师所承受的教学压力,使其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

2.2 可以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教学环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有效备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较多的学生虽然花费许多时间,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厌倦学习,如此一来必定对教师授课氛围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大多学生仍旧没有听懂,唯有少数学生可以与教师教学思路同步,这非常容易导致教师怀疑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氛围越来越差,无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两者不能有效配合,那么学生成绩将大幅降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未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成绩逐渐降低,师生将无法获得良好体验。对此,必须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有效应用集体备课这一方式,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大幅提高教师自信,学生仅仅跟随教师教学节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道德与法治钻研的效果。

3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效果的策略

3.1 推行探究式备课法

针对传统备课实际情况来看,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与之存在雷同之处,将“怎样教”作为重点,有待提高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新课改不断开展,基于此,在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学生怎样学,不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当实际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需要合理、有效应用合作以及探究方式,以此提高对课本的解读深度,将大量教师的智慧集于一体,然后加以应用,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探析课本内容,针对每篇课文,对其知识进行正确分类。同时,正确掌握每篇课文的重难点。除此之外,还需要清楚掌握每节课的三个目标,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目标,三是情感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怎样学,获取大量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当进行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时,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认知深度,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并且共享教学技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3.2 重视备课内容的生活化

在集体备课期间,需要以备课内容为对象,切忌将其限制于课本,应该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其深入实际生活,以此学习与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加强对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所以,在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生活化备课这一方式,以此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当进行实际备课时,各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探究学生实际生活,然后从中获取相关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提供一定帮助,使其拓展教材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培养生活化备课理念,充分应用现实生活,以此为备课素材库,可以实时获取所需素材。唯有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愿意与教师以及同学共享生活体验,进而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集体备课,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可以反映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特性,一是综合性,二是实践性,与此同时将创设开放性以及趣味性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3.3 借助多媒体高效备课

現如今,在众多学校中均广泛应用多媒体,并且构建校园网络,在充分发挥该优势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增强其效果。当实际进行集体备课时,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其一,针对道德与法治组而言,进行集体商讨,根据相关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教学目标与流程等。其二,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度来讲,需要在严格遵守备课组要求的基础上,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完成教案以及课件的制作,然后上传指定的邮箱,由小组长进行审阅。其三,当开展教学活动时,所有教师均需有效应用集体编制的教案,且在第一时间反馈教学状况,同时评价教案优势与问题。其四,教学反馈结束之后,在第一时间改进教案和课件,且做好保存工作。其五,备课组完成这一学期教案以及课件的整理工作后,制定为电子版本,然后上传教务处邮箱,由其审核并批准,在此基础上保存到教案和课件库内。

4结束语

总之,在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集体备课的过程,应该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的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希望通过进一步阐述,能够为教师日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琴.农村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31.

[2]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06):49-50.

[3]渠东剑.管窥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备课[J].数学通报,2017,56(02):18-21+63.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初中道德与法治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