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的尊重与自重中,教育再出发

2019-09-10 15:23叶翠微
关键词:常识教育

作者简介

叶翠微,1959年生,湖北洪湖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2005年获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领导学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现任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湘湖公学校长,海亮教育集团总裁,还被聘任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政府教育顾问。在杭州第二中学的17年,叶翠微推崇“人性教育”。一直以来,叶翠微孜孜不倦,努力成就着他心目中的丰厚之书,常在嘴边的那句“行者无疆”,是他的人生哲学。从事教育工作的37年,他上下求索,越过西东。

教育人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使命与担当。但是,几番奋进与阵痛下来,我们在新的历史坐标方位上对办教育有了更理智的认识:“教育的全社会尊重”与“教育人的白重”,恰如生命体DNA的双螺旋体,支撑着教育事业的成长。未来,要办“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离不开这一双螺旋体。

“教育的全社会尊重”是教育最重大的供给侧改革

“教育的全社会尊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是有群众基础的,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基本共识。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提出“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之兴衰系于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

从这一论断出发,我们看到教育事业的社会性,没有全社会对教育的尊重,教育只会是一场白娱白乐的“乌托邦”。我们看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性,中国的現代物质文明给了我们一份从容,而这份从容如不能内注于教育之中,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让我们情何以堪?我们看到教育事业的文明性,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存在一个基本的逻辑:谁拥有一流的教育谁就拥有一流的文明。

由此,“教育的全社会尊重”不应是割裂的、非线性的,而应该是整体的、长效的。因为没有中国教育的崛起,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崛起。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人的现代化。“教育的全社会尊重”不应是外加的,而应该是内生的并沁人人性的,因为内生而基于人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才是白洽于时代并引领时代的教育。“教育的全社会尊重”不应是只为当下的,而应该是今天与明天的互动,当下与未来的对接。

“教育的全社会尊重”说到底是教育最重大的供给侧改革。现代教育一刻也离不开绿色的非功利的人本的社会供给。如果没有超GDP 4%的教育供给,没有“不低于公务员的待遇”,没有全社会发乎于心的“关心关注关爱”“教育是天底下最受人尊敬的事业”“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这些呼吁都将是苍白无力的口号。

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提出:“我建议我们社会应该给人才培养更多支持,以便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他认为,“这会对社会更有利,而且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也喊出了“教育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因此“教育的全社会尊重”是中国最富有时代性的呼唤。

教育人也要觉醒、自重、自强

“教育人的白重”,首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白托,所谓君子“自强不息”“任重而道远”就是这个意思。其次是基于中国大发展大进步的今日,教育人又面临着空前的选择。

然而,具体来说,教育人如何自重?

第一,必须敬畏常识。这些年我们的教育的确太热闹了,口号太多,自己忽悠自己的事也太多。一时间,我们成了世界教育科研课题最多的国家,成了世界教育论文发表最多的国家,成了世界教辅练习资料最多的国家,而这一切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有多先进,有多高的世界水准,恰恰是我们的无知,是我们无知的“无畏”。何言“无畏”?因为我们对“常识”缺乏敬畏。

美国作家托马斯·潘恩写过一部名著《常识》,曾经深刻地影响美国的建国之父们。他认为,常识是人们所有见识中最珍贵的“真相”,它往往令人蓦然惊醒: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无视这一常识,教育的冷暖没有了,彼此关切没有了,自然人性也渐行渐远了。

教育的常识告诉我们,“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只育分不育人是对教育的最大反动。问题是我们恰恰视“分”为神明,不惜人力,不计成本,习惯于用这样的“皇帝新装”吸引眼球、赚取银子,低俗至极!

教育的常识还告诉我们,“游戏”是教育的天趣,席勒讲“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但我们教育的现实却尴尬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时常只能在电脑上想象大川名山的历游;时常是在足球场上臆想奔跑的快乐,时常是在从早到晚不断重复操练的课堂上异想“游耍的明天”。我们怎么了?!我们需要回归常识,从觉醒走向白重。

第二,必须矢志改革。改革是开放以来最大的民生红利,背后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镜”,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知道“我是谁”“为了谁”;第二个字是“劲”,它是一种力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靠的就是劲道;第三个字是“进”,它是一种行动,马克思讲“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基础教育改革的魅力就在于行动。

我认为,“矢志改革”可以做好四篇大文章。

一是信守“方针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守中抱一,一以贯之。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有三个攻坚战:其一,如何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学校课程建构及实施之中;其二,如何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学校的价值引领和追求之中;其三,如何将创新创造内化于学校内涵发展及成就之中。

三是浸养教育自信。自信离不开根,我们是一个有“根”的民族。源于这份根性,我们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必须表现出一份进取,一份超然,一份唯一。由这样的“进取”,我们可一览众山小;由这样的“超然”,我们可“胜似闲庭信步”;由这样的“唯一”,我们可“少谈第一,但求唯一”。

四是坚持技术创新。科技的高端化、日常化,给教育带来极大的资源和便利,我们要与时俱进,既“利于器”又“善其事”,为每一位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

为此,我们期待: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像蔡元培先生那样,独具一双慧眼,做一个虔诚的美育倡导者。先生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让美育大放时代光芒。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学合一,知行统一。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静心呵护着帕夫雷什中学32年,不事官位,不图名利,只求育“真正的人”。时至今日,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仍然闪烁着跨文化、跨时空的风采。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像杜威先生那样,信奉“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学校在理性的操持中引领学生不断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能否像平凡人马小平那样潜心教学,“最具世界眼光”,虽死犹生,让一个个活着的马小平似的人物谱写出中国当代教育的世界版。

新的一年,不论我们如何觉醒,如何白重,如何自强,教育的伟大时代已悄然走来,不如现在就出发!

猜你喜欢
常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常识:门要怎么开
常识:端午节快乐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