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学习资源设计

2019-09-10 02:10陈敏莹
关键词:学习资源互联网+互联网

陈敏莹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学习资源和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以顺应该趋势,在原有的课堂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互联网学习资源的设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可以设计相应的网络互动主题情景资源,设计不同层次的互联网网络学习资源,整合和优化网络学习资源,针对学习的内容制作人机互动的学习评价资源,让师生的“教”与“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 学习资源

“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各个传统行业当中,“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拓宽了教师教学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既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学生学习资源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也将互联网学习的优胜之处更好地融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

信息技术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但同时又难以对同一事物保持持久的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虽不喜欢仅仅按照教师给定的资料和步骤进行练习,但大部分的小学生也表示不能接受长时间完全依靠自己通过网络看资料来完成学习。学生既希望能和教师、同学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和分享,也希望教师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好的软、硬件条件——多媒体电脑室与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

广州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硬件的学习,主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的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包括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常用软件的学习。例如,画图软件,Office文字、表格处理,多媒体制作和Scratch积木式编程学习等。针对这些学习内容,任课教师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有关小学生学习资源设计的探究。

一、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网络互动主题情景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的领悟能力有所不同,但将资源放到网络中,学生就可以在教师设计的主题网站中按照自己的需要查看。例如,在教学画图中椭圆工具的使用,教师可以利用录屏的方式,把利用画图工具中的椭圆工具将“月亮从满月到眉月”的变化过程录制下来,作为学生学习椭圆工具使用的引入视频资源,让学生点播学习。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后,都纷纷在留言板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惊叹椭网工具并不是他们在学习之前所认识的那样简单。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简单的工具加上想象再配合色彩,可以变得十分不同。学生多次点播该视频,并且主动向教师提问,因为学生很想从视频中了解到教师神奇的“月亮的变化现象”是怎样画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以上事例适用于需要多次被点播展示动态效果或需要制作多次打开的视频或声音资源,同时教师在网络上预留了留言板,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问。这类既可以作为情景引入又能让学生提问的网络资源,称为网络互动主题情景资源。这类资源在学校中使用优于在家里使用,因为学校课堂是一个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被激发,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中。

二、针对知识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互联网网络学习资源

若学习资源没有层次,学生学起来就会沉闷、拖沓。面向学生开放的学习资源,有可能因需要修改而被多次下载。因此,应把所设计的资源有序整合成网络资源,便于学生使用。教师在设计资源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一)学习资源的内容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可以把学习资源的设计重点放在教学目标上。教学的目标指引着教学资源设计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三维目标把练习资源设计为不同层次,并整合成教学资源网站或学习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学得更有兴趣,获得更大的挑战感和成就感。

(二)练习资源需配备导学指引,以体现练习层次

练习资源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设计的,其使用需要配备导学指引,以体现练习的层次。这里的导学指引可分为学习策略导学指引和实操导学指引,需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分层指导。一般来说,学习资源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指引可用于引入、复习、铺垫或利用旧知识,以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初次尝试练习。由于这部分属于封闭式练习,学生如果能准确地根据指引去分析任务要求,他们会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教师设计的基本学习任务。

第二层次是解决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指引,作为第一层次练习的提升。第二层次比第一层次需增加一种以上的操作,或要求解决本节的学习重点或难点。这部分同属于封闭式的练习,学生要利用课内、课外以及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完成第二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导学指引可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解决这部分的难点。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现场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本节的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

第三层次则是半开放式或全开放式的练习。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一个半开放式或全开放式的练习,其中,将本节重点的部分让学生先完成,并在设计中预设一些开放式的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发挥。这时,就更需要教师给出必要且相对具体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可根据这些学习指引,通过网络,查看相关的资料和资源(如互动微课、互动课件点播学习等),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完成第三阶段的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成就感。

教学资源设计中用好导学指引,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或基础任务或提高任务的学习指引要求,进行不同难度的分层学习。互联网的加入让学生能更灵活地掌握学习节奏,教师现场教学与互联网教学两者结合,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针对学生学习的需求,整合和优化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需要满足在线学习和按需点播的要求。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制作教学资源时,按学生学习的需求分类。这些学习资源大体可以分为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两类。静态资源包括图片、文字和图文混合资源;动态资源则包括了音频、视频和人机交瓦资源。当下较为流行的是交互性较强的学习或练习资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岑健林提出的可视化(带交互的)微课2.0的资源整合。

对于内容相对较多、资源较难统一的内容,教师可以用网页把整个单元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查阅,并进行人机互动学习。

四、针对学习的内容制作人机互动的学习评价资源

教学资源的设计最好能有相应的评价,形式可以是学习评价,也可以是问卷凋查,评价主体可针对教师、小组或个人。教师可利用瓦联网中的问卷调查网站做好问卷,让学生通过网页或微信的方式完成。学生完成问卷后,教师可以看到各题的分析,通过互联网+学习评价的方式,使得评价指标统计更为高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评价的数据进行更直观、更全面的分析。

现在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现在最热的3D打印技术还没能完全走进课堂,用自动变形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不需要任何设备就能按设计自动折叠成相应形状的4D打印技术已经出现了。课本无法经常去修改和更新教学内容,这就更需要教师用好互联网这一门“活”技术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好的学习资源,除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积累之外,更需要教师团队的力量。“互联网+教育”就是要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教学研究当中,一起研讨,一起验证。教师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以共同开发、共享资源的方式,拥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与“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谈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與共享[J].开放教育研究,2009(1).

[2]岑健林.“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憧憬——从信息革命到学习革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

[3]于素云.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