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行动研究的指导与引领

2019-09-10 04:32王利明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科研科学研究教研员

王利明

幼儿园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幼儿园内开展教科研已被众多幼儿园认可,尤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后,幼儿园开展教科研的热度有增无减。在这种背景下,我市幼儿园也存在着“科研兴园”“科研促教”的内在需求。纵观幼儿园科研一片繁华的景象,发现我市幼儿园内的科学研究存在着选题较为盲目、教师参与系统科研的学习机会偏少、日常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科研缺乏制度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科研质量。为此,我室进行了关注行动研究的一系列指导与引领,倡导幼儿园将行动研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立足于幼儿园工作、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研究。

一、开展科研专项培训,帮助研究者树立研究信心

(一)分析研究者缺失科研自信的原因

我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着信心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为研究而研究的被动科研,科研不能为幼儿教师开展的日常教育增效,幼儿教师没有专门学习过研究方法、不知道怎么做研究的实际困难等。

以上问题削弱了幼儿园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同时,也弱化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一场所里开展研究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为此,我室深入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研究者不理解什么是幼儿园的科研、不清楚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工作和不知道怎样开展科学研究。

(二)开展以行动研究为定位的科研方法培训

剖析原因后,我们开展了以行动研究为定位的科研方法系统培训。为了消除限制幼儿园开展科研工作的自身障碍,找回研究的信心,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幼儿园的教科研,我室多次为各区教研员、全市幼儿园教学园长开展了“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研究”的专项培训。

我室结合幼儿园在开展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什么是幼儿园的科学研究、为什么开展幼儿园科学研究和怎么开展幼儿园的科学研究三个角度确定了培训内容。

通过培训,帮助幼儿园教师认清幼儿园科学研究的定位、掌握确定研究问题的途径、分清教学方法与科研方法的差异、熟悉课题论证材料书写内容、了解开展子课题研究的思路、明晰科研管理的过程等内容。经过开展以行动研究为定位的科研方法的培训后,教师的科研态度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提高了科研能力,养成了开展教科研的基本素质。

二、立足教育教学实践,搭建幼儿园开展研究的平台

(一)设立面向幼儿园研究的立项平台,为幼儿园开辟参与研究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为了引领幼儿园探索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及深入贯彻和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经验与方法,我室倡导幼儿园开展适合幼儿园实際情况的行动研究。让有研究热情的幼儿园有机会通过研究落实科学的教育理念。

为此,我室面向全市幼儿园开设了“天津市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研究”的立项与评审工作。各类型幼儿园均有机会在此平台上进行科研申请,并参与到研究幼儿园实际问题中来,依托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关注过程管理,将管理作为提升科研质量的路径

我室对参与立项的幼儿园进行科学的过程性管理,通过管理,再次引领幼儿园澄清科研定位、规范研究方法与行为、辨别研究的真伪。

首先,要求研究课题来源于幼儿园实际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专题研究管理工作中,我室要求幼儿园在尊重幼儿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需求中寻找课题方向,确定研究内容,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研究应由教研员、园长与幼儿教师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被幼儿教师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要求将计划、观察、行动、反思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

其次,把研究的管理过程作为指导研究的过程。在幼儿园参与立项、评审的过程中,我室将管理的过程作为指导的过程,主要包括规范幼儿园的立项申请,发现研究问题论证不充分的课题,并向研究者做出更改方法的反馈;要求幼儿园建立过程性资料档案,并及时总结反映研究进程、研究结果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的中期成果汇报;关注支持研究的教育案例、教育规划的总结与反思等方面的指导。

三、依托市级专项研究,带动幼儿园开展研究

(一)以“以点带面”“以研促研”的方式带动幼儿园开展教科研工作

我室分别成立由以市教研员为承担者,区教研或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为参与者的多个专项研究小组,分别开展了不同内容的专项研究。我室先后开展了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研究、贯彻和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教师优势领域为切入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幼小衔接、幼儿品德教育、幼儿园安全教育等内容的研究。

市级的专项研究覆盖和辐射全市各区。来自不同区的教研员、园长和教师均有机会参与某一项研究。研究中既有市级教研员的引领,又有同行间的互助,既有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又有弱势地区的改变与提高,在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促进全市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研训一体,研究的过程即为培训的过程

我室将专项研究的过程作为培训的过程。对参与者而言,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了计划、观察、行动、反思在研究中发挥的独特价值,体验了发现研究问题、梳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专项研究既是提高研究者专业反思能力、学习科研方法的过程,又是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四、开设科学研究课程,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室对农村幼儿园全员教师和全市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我室将幼儿园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基于教学实践难点问题的研究纳入到培训课程中来。

每名学员不仅要在培训过程中完成幼儿园如何开展教科研的理论培训,还要参与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撰写研究方案、执行计划、开展研究、定期交流并总结成果。研究经验丰富的教研员和园长作为学员的指导教师,自始至终对学员的研究进行引领。学员在真实的研究情境中理解幼儿园研究的定位、体会研究团队间的团结协作、感受研究的严谨过程、学习研究的科学方法、协调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将教科研设为教师培训的重要课程,帮助教师逐渐形成研究、实践、反思的专业习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并向研究型教师转型,为幼儿园培养了高水平的研究者和参与者。

五、借助国家级科研课题,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近年来,我室先后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改善在职幼儿园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发展现状与促进研究”两项研究。我室充分利用这些研究过程,带动幼儿园教师参与到国家级的专题研究中来,为我市教师提供参与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学习机会,感受专家研究的态度,在参与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

我市多名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参与了专家引领的国家级研究,这些参与人员担当着引领我市幼儿园教师发展的重要角色,在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了适合引领幼儿园教师发展的方法。参与研究后,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以专业引领为主的经验参与式专题培训、“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操作模式等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教科研中,这些方法已经成为我市推进幼儿园开展研究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教科研科学研究教研员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