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精准扶贫

2019-09-10 01:32靳丽珍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作用教育

摘  要:怎样摆脱贫困是我们现当代世界中各个国家面临的最棘手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精准扶贫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对人民的好处不只是摆脱贫困,也能加快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最终会带着人们走向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好好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

最初,教育只是为了方便我们每个人能够和他人交流,为了更好的互动而对其进行读写能力的栽培。一般情况下,贫穷地区的人们也都是缺乏最基本的表达和书写能力的,这些必然会降低他们的劳动效率,也使得他们缺乏一些必要的能力,因而,会直接缩减到他们的收入。研究表明。七年之中,只要学校在教育上增加一年时间的投入,就可以使社会收入增加6%。完成初中学历的可以使摆脱贫穷的可能性达到两倍,也将贫穷率降低了25%。从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对于教育的投资,是个漫长但却很有效的收益。

教育除了以上闡述的能够让人们摆脱贫穷之外,它更能隔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大多数没有上过学的父母,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也会低很多。因为缺乏一定学历、一定文化的父母,一般只能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且收入低的体力工作,那么也就没有太多的物质条件提供给孩子,不能让孩子接受到完整的教育水平,结果就会让孩子们很早就辍学进入到社会中。父母学历低、能掌握技术含量高工作的能力差,孩子教育跟不上,最终也会是同样的结局。所以,提高受教育程度就显得更加迫切。也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必经之路。

教育可以增加家庭和地区的收入,也就帮他们摆脱贫困了,这样的话,也就更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人口的移动。研究表明,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的效率也会随之变高。一般情况下,多上一年的学,估计工资就会涨10%。初中学历是8%,高中学历是16%,大学学历是16%,对于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的。个别国家,教育的回报率显示的更高。特别注意的是,农村是更需要教育的,教育程度对于他们而言,是越高回报越多。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农村贫困户,没有在外生存的能力,只能选择在家务农。如果他们受教育的话,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也会善于与人交往,也增加了他们赚钱的本领。关键在于教育会增加很多他们除了从事农业以外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能力。根据学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是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贫困状况的。提高总体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会快速高效地降低我国的贫穷人口概率,还有提高他们的教育层次,对自身也有很显著的减贫作用。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陷入贫困的概率,而且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层次,对于贫困户具有显著的减贫作用。根据学者研究分析的1989——2011年我国城乡人口的教育收益率,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和教育收益是成正比关系的。

二、教育是走向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

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贫困人们摆脱贫穷,另一方面也能使得个人和家庭避免陷入极度贫穷的深渊,最终可以让人们走上幸福美满的道路。相比较而言,受到一定程度教育的人群,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家庭变故的时候,会更容易从不良情绪中挣脱出来,处理身边的事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也是发展惊人,农村空心化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出去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像上一辈一样从事农业生。然而,社会竞争也是日益激烈,贫困人民和弱势人们都是面临着失业、低工资或者心理缺乏安全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学历过低。一般情况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在面临企业倒闭或者一些变化的时候,会比学历低的人有更多的选择。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育会从观念上改变人的想法,大部分的人都有固执己见的本质在,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才能净化人的心灵,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教育也是改变人们对健康的想法。往往受过教育文化的人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程度,也会为了自己的健康去做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说,会坚持锻炼、定期检查等。当然,对家人和身边人的健康也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还有就是他们很注重预防,会避免成为大病,使其陷入贫困状态。受过教育的女性一般会更加拥有健康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教育虽然被看作是精准扶贫的间接方式,但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与人们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研究表明,不论从教育水平还是学历高低上来讲,都是和大众的幸福指数成正比的。教育程度越高,公众的幸福感越强。

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受教者的自身素质以及传授技术性强的技能或者别的能力,使得他们更加适应社会,足以为社会创造价值,拉动经济。因而,也就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正是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的发展看成是摆脱贫穷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然而,关键一点在于要想取得预期的经济回报,就一定要保证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的公平。只是单纯地增加教育时间的话,肯定是不会达到摆脱贫困的最终目的。如果教育质量不高,作为经济基础的技能水平也不会高,这样的教育就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试图将教育成果的改善量化,以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见,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是国家政局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偏远地区常常也是冲突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当然也会加快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长。冲突和不稳定就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进步,也会越来越贫困。教育是个长期的却很有效的提升宽容度的重要办法之一。在教育的作用下,会帮助人们预防和减少冲突,也会愈合冲突带给人们的心理伤害因此,教育是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避免一些社会极端分子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教育,避免政府官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腐败的减少、犯罪几率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学与学习———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13—2014[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44-147,150-155,175.

[2] 加里.达姆施塔特.贫困能通过 “基因表达”代际传递[N].人民日报,2016-11-11(17).

作者简介:靳丽珍(1992年--);女;陕西宝鸡市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和公共决策与公共政策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作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