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54陈占聪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陈占聪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关注的首要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教师要对政治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参与这四个要素,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有抱负、有情怀、有责任的公民。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填鸭教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高中政治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高考的压力,教学时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记忆程度,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未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不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缺乏教学创新,没能很好的做到与时俱进。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部分教师内心存在抗拒心理,不能很好的接受新鲜事物,从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对如多媒体技术等不能很好的进行运用,进而为教学工作提高了难度,不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1]。最后,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各种理论上的思想灌输,但是缺乏具体的实例,学生缺少有效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缺乏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的形成有两个关键时期:第一个是在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政治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第二个就是在高中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以及各方面发展趋向成熟,处于思维能力养成甚至基本定型的重要阶段。此时借助有的放矢的政治教学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长期以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统教师的“代言人”“勺子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熄灭,压抑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标提出:要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大量做题应试的状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快乐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这为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特点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思维模式,也是学生学习思考的基础,高中政治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逻辑思维的方式思考,首先问学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再问学生“有哪些内涵?”,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找到建立逻辑思维的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逻辑思维的相对容易掌握,但辩证思维较难形成,需要在教学中慢慢形成。高中阶段是学生辩证思维形成和爆发的阶段,而政治学习是辩证思维培养主要途径,在整个高中政治教学中,由深到浅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比如,在讨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但要公有制要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公有制经济是否会制约其他体制经济的发展?”。学生通过思考理解了辩证思维的本质,学会使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高中学生学习知识,为了将来更好的利用,随着知识的积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逐渐形成。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及其本身对政治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对政治学领域开始自主的探索和创造,对政治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

四、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同时,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敢表达出来,导致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入认知。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进行思考,购物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你觉得自己及家庭消费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样从学生的实际人手,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是打破政治理论学习枯燥、乏味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利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如《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学中,可提问:什么是现金支付?什么是转账支付?信用卡有什么功能?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特别是问题与实践的联系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此刺激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

又如,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形象化、直观性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学中,对于支票的含义及类型大多数学生都较为生疏,可应用多媒体展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图形,将知识点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接触到知识的本相,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再如,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讨论,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民主与监督》教学中,举例:2005年左右,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我国一些城市开始上调供暖费用,到2010年左右,几乎所有城市对于供暖费用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上调,可2013年后,煤炭价格开始大幅度下滑,而大多数城市的供暖费用却居高不下,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展开讨论,思考能不能通过价格听证会等途径实现供暖费用的下调、其中反映的现象与民主、監督有什么联系等,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政治教学水平。

3、利用社会实践,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5]。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某社区居委会主任选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师事前提出申请,争得居委会的同意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对居委会选举制度及选举情况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并亲身的参与到选举的过程之中,感受民主选举的优势,感受公民的参与权。在活动结束后,组长负责将此次活动的访谈结果做好记录和整理,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对本次活动进行阐述,并提出意见。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还以利用校内的资源,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借助学校的宣传栏、文化墙、广播等设施,结合师生资源,生成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最直接、最便捷的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贵在教学中的潜移默化和长期积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才能通过实践行动去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想之门,使其能够将政治学习与自身的思想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政治教学的深化和创新,提升中学政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申杉杉.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76+78

[2]张鹏.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18(27):51-52

[3]刘姣.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08+154

[4]刘雪莲.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8):118

[5]郭佳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84-85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