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8:52韦秀爱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应用

韦秀爱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要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析,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将i石文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生的头脑意识中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知识整体的了解。在促进学生智力发育,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思维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纸张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表达自身的发散思维。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现知识的串联,化零散为整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重点,而是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牛通过自主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够将教材中相应的文脉和思路进行梳理,系统地将复杂内容凸显出来,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思维空间,更好地组织文本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珍珠鸟》教学中,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文章蕴含的情感,学生只能大致地了解和感知到,但是文章内在的主线学生并不能独立地寻出。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知识思维导图,将文章意脉打通,从而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相应的语文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将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视为教学重点,围绕这一段落引导学生将时间顺序的关键词填写出来,并将作者用来表现小珍珠鸟活动范围的词语进行相应的描述,依据时间顺序和相应的活动范围词语,在梳理知识纹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明了和清晰。再引导学生进行相应段落背诵和记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相应的内容进一步细致划分,将珍珠鸟在桌上和房间里活动的地点进行细致的描述,从而通过相应的细节帮助学生构建记忆思维。

(二)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课文讲解

小学低年段的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意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对简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高年级语文知识和内容较低年级相比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要擁有更加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区分思维导图中的层次,认识一些绘制导图的符号,学会调整语序和运用一些总结性的语言。此外,还需要了解整体结构和各个分支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例如,在《白杨》教学中,可以将思维导图方式运用到学生的预习任务中,还可以在讲解和练习中运用思维导图。预习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些基本情况,利用思维导图的分散性特点,将课文的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尾等绘制成一个图形,每一个发展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具体事情可以利用图片等元素进行表示,一步一步地完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完善中动手动脑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课后练习的布置,可以设计一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思维导图和学习方法有所巩固。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进行单元复习

思维导图不仅要应用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还要将其应用在单元复习中。只有将思维导图贯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始终,才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单元复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中的《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这些课文的特点鲜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整个单元的课文学完后,在单元复习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发现问题,总结这个单元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相同的手法,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整个单元文章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编排和绘制,这样的单元总结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文之间的对比,找到不同单元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富有特点的思维工具,不但能够将教材中分散的语文知识进行整合,将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榜.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6,(01):168.

[2]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7,(29):110-111.

[3]林明彦.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24):120-122.

[4]张立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5,(16):105-10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