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

2019-09-10 22:05张凤莲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探讨培养策略

张凤莲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重要的数学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延伸,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引言:

虽然小学数学课程是以数字和一些基本公式定理为主,但是其中也含有大量的应用题和阅读理解等问题,加上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使得学生在面对这类问题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而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且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真正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施针对性教学。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旧延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学生被动的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要充分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对每句话、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真正做到勤思多想。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仔细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时,然后与同伴对说,再与小组交流,最后展示汇报。让生在轻松中学习,又提高阅读、交流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为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养成,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所带来的影响,开始着手研究教学方法,使得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与日俱增。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和青睐,并且将其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物体”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这种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三、加大阅读指导力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深入阅读,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所蕴含的道理和问题。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指导力度,为学生传授有效的阅读技巧。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先出示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阅读概念时要抓住关键词,弄清概念的含义;阅读定义、公式、图表时,要知道条件和结论是什么,要边读边思考,充分挖掘课本阐述的思想方法;阅读a书爵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边读教材边进行圈点勾画的习惯,边阅读边实践的习惯。例如,学生在学习“比例尺”时,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比例尺含义,并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课上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再次阅读,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另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从而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阅读与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这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阅读的需求,学会从教材中學习新知,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顺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竟乾.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妙法[J].好家长,2015,(33):168-170.

[2]周慧端.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应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师,2015,(32):266-268

[3]幸属霞.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J].成功:中下,2018,(01):137-137.

[4]李瑾.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16):166-168.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探讨培养策略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