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2019-09-10 19:07郭丽平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策略研究作文教学

郭丽平

摘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必须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进行教学方案优化设计,教材内容及时补充;还要选择适合学生,能被他们充分接受的授课方式,在写作练习中渗透生本思想。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生本教育格局形成之后,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解决师生互动、教学困难等问题,最终达到窝教于乐的目的。本文特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策略研究;思考

引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生本教育不能松懈,必须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寻找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独立写作、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需要将趣味元素与新颖材料整理起来,让学生在生本课堂的良好氛围中,充分活跃主体思维,进而提升认知水平。当他们切实感知到作文教学的最大乐趣,生本教育就能体现出最高的存在价值了。对此,笔者简单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更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要想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语文教师身上既肩负着伟大的教书育人使命,就有义务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学活动,采用生本教育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可以创设情境后鼓励学生参与写作,利用一些片段故事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后续活动计划的实施也会变得异常顺利P7如在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图像,将课文中的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灵活的图画。播放完成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今天的动画片好看吗?同学们从动画中学到了什么人生道理?”进而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很多学生总结出“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认真思考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的道理”。以此为基础,教师为学生创设写作情景,如“乌鸦口渴了,发现一个窄口瓶内有半瓶水,想用投入石子的方法,使水位升高,然后喝水,但是假如周边没有合适的石子,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作文将此故事补充完整,有了前面的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得非常高涨。

二、主动联系生活,提高写作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及忧伤,提高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敏感度,从而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表达地更为自然。如在指引学生去贴近春天、写作春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切实地深入到自然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枝桠间低声呢喃的乳燕、视野远处浅绿弥漫的嫩草、水畔路旁静静绽放的小花等等春天的景致,指导学生去发现这种生机盎然的美好,鼓励他们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这样以来,学生写作的内容不仅不会是干枯乏味没有生命力的记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闪烁出自己灵感的灵动,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写作能力。

三、尝试自我修改,养成好的习惯

现阶段,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相关知识时,要求学生背诵各种类型的范文,造成学生写作风格和内容创新力度不足[2]。范文的背诵只能作为语言积累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不仅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创作水平,还需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特点进行考虑,开拓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扩大其活动领域。通过生本教育观念的应用,了解学生的心理,从正面给予引导,保证学生的作文经得起反复推敲,写作质量得到保证。如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之间互换作文进行审阅和学习,找出其中的不足和值得学习之处,提升写作能力。

四、倡导课外阅读,拓宽写作视野

在生本教育的视角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而拓宽其写作视野,不仅如此,阅读对于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就学生的课外阅讀而言,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沟通融合。学生受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需要从课内阅读的角度出发,做自然的延伸,从而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如在《三顾茅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准备一些三国经典故事,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挥泪斩马谡等;第二,注重经典范文的欣赏。教师可以专门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在指导课中除了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范文,如小学生满分作文等。

五、通过文学鉴赏,促进学生发展

我国文学史上存在大量的优秀文学名著作品,让小学生阅读相关的简单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世界所带来的喜怒哀乐,能够启发学生的文学思维,丰富其情感内涵[3]。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文学鉴赏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中华文化,感受情感世界的美妙,在自主阅读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某部作品的片段,让学生开展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在鉴赏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书籍和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借此机会让学生学写读后感,细细品味文学的内涵,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借助小组探讨共享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让学生充分在阅读和写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融人生本教育的探索仍在继续,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生本教育。写作与学生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小学是学生写作的开端,教师应当理解好生本教育的内涵,让写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同时,让学生积极读书,为其以后写作积累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写作中融人生本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写出更有思想、更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翠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8)14-15.

[2]徐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6)448-448.

[3]房世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3)96-96.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策略研究作文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