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23:43谭加领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阅读技巧阅读能力

谭加领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字词理解;阅读技巧;课外阅读;以写促读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好书的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谓百益而无一害。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也缺乏相应的阅读能力的锻炼。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一番叙述,希望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注重重点字词理解

如果说我们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终极目标,那在教学时让学生理解好重点字词就是教师的基础工作。教授给学生重点字词,除了最基本的读音、用法之外,它的使用场景和情感趋向也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以便学生之后阅读和表达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牢记这一点,督促学生夯实基础,及时填补知识体系的漏洞。

例如,在教授《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除了教授给学生这篇文章的寓意之外,我也将理解重点字词、感受词语中表达的情感列为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是必要的。我从“罐”字人手,揭示课题,出示“罐”字卡片,让学生齐读,并向学生讲解罐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器皿,板书“陶罐、铁罐、木罐”这三种罐来便于学生的理解。然后我带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讲解“争辩、恼怒、羞耻、懦弱、奚落、轻蔑、朴素”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让学生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从而方便学生之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情感走向。

二、教授学生阅读技巧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要想让学生将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维并进行运用,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应该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更应该将有效的学习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时,要注意采用有效措施将技巧融化为学生的一种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不盲目读书,而是有意识地针对自身不足培养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授《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时,我重在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小技巧,比如略读、精读等方法。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爱迪生,然后向学生布置任务:“大家现在默读课文,一会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开始梳理文章。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巡视,边看学生的阅读情况边提醒学生:“大家可以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谈一谈。”听了我的提醒,我发现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在重点的部分知道仔细勾画,一些非重点的部分简单带过,做到了详略得当。在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又针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让学生精读第

二、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处境危险的句子和描写妈妈当时的表情的句子。学生这次都对阅读中的精读和略读技巧有了较熟练的把握,很快就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由此可见,阅读技巧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增加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种通过文字总结获取信息的形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材中阅读量是比较小的,仅限于课堂中讲授的课文,这些对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成绩的高低又和阅读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关键,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很难获得良好的语文成绩,而课外阅读弥补了课内教学环节阅读量低的問题。所以说,无论从习惯的养成方面还是成绩的提升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提醒学生注重课外的阅读和积累,提升阅读量,为增强阅读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我多次引导学生增强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我将这篇文章分成了两个课时来讲,在第一节课的过程中,我仍坚持以阅读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中搜集信息,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他想借一个尾巴,我带学生总结出了文中出现的尾巴:‘“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都不能借给小壁虎。于是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下作业:“大家搜集一下资料想一想小壁虎还会去向谁借尾巴呢?他们的尾巴小壁虎可以用吗?”在第二节课时,学生准备充分,列举了很多个尾巴及其作用。经过这堂课,我让学生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利于让学生养成多读书的习惯。

四、加强写作以写促读

近年来,“阅读本位”越来越被一线教师引用到教学工作中,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显然“以写促读”更符合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是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本就是相辅相成,阅读最终指向写作,而写作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总之,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关键,而活动型写作无疑是践行“以写带读”新理念的最佳途径。学生根据活动型写作的要求,可以活络自己的思维,知道写作中的需求,从而在阅读时能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规划出一个合理高效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教授《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我就用了续写故事的教学方法达成“以写促读”的目的。在课堂的最后,我将文章的内涵向学生讲述清楚,然后向学生布置续写任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了,于是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边回顾文章中青蛙的种种表现和态度边开始思考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有的学生不久后就开始动笔了。最后,我找写好了的学生发言分享:“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它看到天空是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到处鸟语花香;说: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丽!看来我真的错了,小鸟没有说大话。”以写促读的方式能放大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达到让学生了解阅读重点的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生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在课堂上理解课文的能力和在课下运用语文的能力。然而,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在诱惑的吸引,不能完成有益、高效的阅读,这时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深度剖析阅读益处,在发现学生们的阅读视角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灵在潜心阅读中得到丰盈和洗礼。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2]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6(07)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阅读技巧阅读能力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