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天坛来看“猫”

2019-09-10 18:02科普游子·猫头鹰老师
天天爱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天坛猫头鹰

科普游子·猫头鹰老师

周末,鸟类爱好者“小猫妖”再次走进天坛公园,与一般游客不同的是,他一进大门便直奔圜丘旁边的神厨。这里游人不多,附近还有一片柏树林。在一株株高大的圆柏树下,“小猫妖”停下脚步,抬头凝望。良久,他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又見到了老朋友——长耳鸮(xiāo)。

圆柏

圆柏也叫桧(guì)柏、红心柏、珍珠柏,是一种树形高大美观的常绿乔木,而且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圆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是重要的园林树种,在我国广为分布,美化着我们的家园。

长耳鸮是猫头鹰的一种,长着大而圆的可爱“猫头”,瞪着一双铃铛般的圆眼,有着猛禽的宽大翼展和利爪,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它的头上居然还立着两只可爱的“兔耳朵”。

“猫头鹰”是对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在鸮类中,长耳鸮属于中等体形,体长约35—40厘米,羽毛主要为黑、白、褐三色,并且一直覆盖到爪子。长耳鸮的毛色虽然暗淡,但却是绝佳的天然“迷彩服”,使它可以很容易地与树干融为一体,这也是普通游客不能轻易发现它的原因。

而像“小猫妖”这样的鸟类爱好者,谙(ān)熟长耳鸮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拥有多年的观鸟经验,所以才能在极不起眼的地方发现自己的“老朋友”。“长耳鸮一动不动的时候你很难发现它,有时候,我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块可疑的树皮,直到它微微动了一下才能确定这块‘树皮’原来是长耳鸮。有时候,在你聚精会神地盯着某个位置时,却从旁边突然冒出来一只,吓你一跳。我最多看见过9只长耳鸮立在同一棵树上,数得我头都大了,不过非常令人兴奋!”“小猫妖”介绍说。

天坛

天坛是我国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祷丰收的场所,是保存下来的封建王朝絮祀建筑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组建筑,也是现存艺术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优秀古建筑群之一。天坛内建筑疏朗,庄严肃穆,遍植柏树,环境静谧。

游览天坛时,要做一名合格的小游客哦文明参观,不喧哗打闹,不乱丢垃圾。

天坛公园是北京城中观察长耳鹗的好去处。长耳鹗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里,也会出现在城市公园的林地中。它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黄昏和夜晚才开始活动。

在冬李和迁徙季节,长耳鸮常会结成10—20只的群本,有时群体成员甚至多达百余只!而在其他季节,长耳鸮是单独或成对活动的,不容易观测到。所以,秋冬季是观察长耳鹗的最佳季节。

除了天坛公园,在北京地区,猫头鹰比较集中的栖息地还有故宫和北京孔庙等,这些地方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柏树密布,而且不乏枝繁叶茂的古树,同时周围的古建筑群在夜间人烟稀少,没有城市中的喧哗熙攘,而猫头鹰爱吃的鼠类、蝙蝠和其他小型鸟类在这些地方也比较充足。如今,这几个地方已经成为观鸟爱好者经常光顾的“数猫猫”场所了。

也许,长耳鹗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时间比人们生活在北京城的时间还要长,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与我们比邻而居的“原住民”,保护好这些“城市精灵”的家园。

Q:猫头鹰多在夜间捕猎,那我们要怎样研究猫头鹰吃什么呢?

A:猫头鹰吃起东西来可谓囫囵吞枣,吞下去的动物毛发和骨头消化不了,会在嗉囊里形成一个“食丸”,第二天早上再把食丸吐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食丸中的骨骼、羽毛来确定猫头鹰昨天都吃了什么。在鸟类研究者眼中,食丸可是研究猫头鹰生活习性的重要线索哦!

Q:猫头鹰会在夜间鸣叫吗?

A:猫头鹰一般不会鸣叫,但在4—6月的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它们在夜间求偶、炫耀,做一些近距离的表演来吸引雌性,比如鞠躬、拍打翅膀、互相整理羽毛等。

Q:北京地区有多少种猫头鹰?

A:北京地区约有10种猫头鹰,占中国鸮形目种类的32%。鹗形目鸟类位于生态系统的顶端,其种类、数量、生存和繁殖状况可以反映出其分布地区的环境质量。

Q:观察猫头鹰需要注意什么?

A:观察猫头鹰的最佳季节是秋冬季。观察时请勿靠得太近,也不要大声喧哗,可以带望远镜和记录纸,方便随时观察和记录。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天坛猫头鹰
北京地区常见宿根花卉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猫头鹰
北京地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人才培养分析
《天坛之美》
猫头鹰
爱哭的猫头鹰
歌华发布
基于技术输送与合同类型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