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19-09-10 07:22刘喜斌廖高华邹志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措施大学物理

刘喜斌 廖高华 邹志军

【摘 要】物理作为理工科院校基础课程,教学包括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知识及科学思维方式等内容。高质量的大学物理教学,不仅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为大学生日后学习、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目标的分析,提出大学物理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措施,期望能为现代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04-02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世界运动形式、相互转化规律等内容,是推动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助力,对人类历史性跨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为实现理想化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物理学习体验,高校不断加大了对大学物理教学方式的研究力度。

1   大学物理教学目标

传统物理教学主要以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学重点开始转变,能力培养逐渐成为学科培养的关键内容。按照大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大学生实施物理教育培养时,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学习科学探究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确保其可以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科学探究手段对问题展开分析与处理;③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及过程方法三部分内容,强调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力度,提出应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物理技能及知识学习,使其掌握正确研究方法,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具有正确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

2   高校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措施

2.1  改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为保证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物理学习体验,大学教师在实施物理课程改革时,首先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及大学物理教学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科学的物理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展开探究性、创造性学习活动,要摒弃以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固定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明辨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进而为其学习物理奠定良好

基础[1]。

2.2  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连接

任课教师应明确,作为基础性课程,大学物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在教学时,不应单一进行物理知识教学,还应将课程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2]。

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转变物理课程学习难度大的误区,做好追根溯源,从简单内容入手,科学地展开教学内容设置;另一方面,做好相关课程连接,按照學生所学专业设置物理教学侧重点,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重视程度,确保他们可以真正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3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物理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保证学生学习热情,确保其可以主动投入物理学习活动中,老师可借助学生周边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晦涩、复杂的物理知识,通过一种较为简单、轻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展开高质量的物理学习。如在讲解电磁场传播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列举手机蓝牙技术,通过对蓝牙传输模式与相关技术的研究,带动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引导,高效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2.4  丰富教学手段,科学运用媒体资源

为确保学生学习意愿被充分带动,老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改变以往说教式及单一式的教学模式。如老师可将传统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及项目教学等手段有机结合,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完成基础教学后,利用项目教学及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以某项目为导向,自主展开知识探究与分析。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做好项目过程推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5  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技能培养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物理学科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形成直接影响,是物理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物理教学主要以演示型教学、模仿式教学为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思考机会,整体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要求。因此,在推行高效物理课程教学时,需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以探究性操作以及引导性操作为主,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操作的机会,使其真正参与实验过程设计及结果推测等教学活动之中,在强化学生物理原理、规律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知识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培养学生有效展开实验技能的目标[3]。

2.6  完善课程评价,补充评价依据

在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时,需要做好教学评价调整,要在传统课程教学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拓展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内容,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将学生考试结果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实施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互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时应适当降低考试结果在教学评价中的占比,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学习探究能力及实验操作等归入教学评价中,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多样性、综合性,为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以及强化学习薄弱点提供有力支持。

3   结束语

物理学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抵触、厌学等负面情绪,老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高效课程教学方案,通过改变教学理念、优化实验部分教学等手段,实现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切实强化,确保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各项教学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被充分调动,进而实现理想化物理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树华,田方,王丽辉.大学物理教学信息化探讨与实践[J].大学物理,2019(1).

[2]程彦明.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1).

[3]许媛,侯丽,焦铮,等.“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与专业的有效衔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

【作者简介】

刘喜斌(1963~),男,湖南岳阳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及光电子。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措施大学物理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措施探究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