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和丽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和丽娟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朗读可以认为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朗读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好的语感。但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对此,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还要提升表达水平,但不论是语文写作水平,还是表达水平,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水平。通过语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形成更好的语感,为学生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奠定全面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要想学好语文课堂,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朗读水平。

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朗读教学对于课堂内容教学的重要性,也都初步建立了一套朗读教学制度。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的重要性认识并不高,很多学校的朗读课都是走形式,在朗读课上学生是否真正进行课程朗读,老师根本不管,老师也基本不会负责对于具体的学生的朗读指导。这就导致朗科教学并没有真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整体来看,虽然当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已经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了朗读课,但很多学校都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2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重要意义

2.1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课是学生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朗读的课堂。由此,通过反复的课堂朗读,将能够对于学生的语感培养带来积极作用。良好的语感会让小学生的发音更加标准,帮助其形成自信,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如地进行表达,由此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培养不再像以前一样只重视考试成绩,而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素养的培养。通过朗读课教学,对于一些经典的娇教学内容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语文字词句的运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文字词汇的内涵,在进行自我表达时,选择更加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2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在朗读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深入到文章段落中,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对于一些字词的含义提高理解与认识,由此帮助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这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还能够相应的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字词的理解,提升语文课堂专业素养,由此提高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便能够运用更加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事实上,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朗读能力之间关系密不可分。通过良好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断句,尤其是对于一些文笔优美的句子,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3.1 提高重视,设置专门的朗读时间

在未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首先各学校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真正重视起小学语文朗读课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设置朗读教学课程,还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应用起来,由此通过朗读教学科,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学校的情况,设置专门的语文朗读课时间。由此,为小学生朗读课教学提供专门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朗读水平。这样,通过设置专门的时间,为小学生提供专门的朗读课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某一周期内学习的课堂内容,在朗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由此帮助提升朗读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作为我国的一门传统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仅是关系到当前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关系到未来学生的成长和对语文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当给予小学语文课堂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为朗读课教学提供方便。

3.2 做好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在朗读课教学中,由于很多小学生对于如何正确的朗读都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示范作用,由此对于小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成绩。在当前的很多学校中,小学生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对于如何正确的朗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在进行朗读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全面的朗读示范,帮助小学生正确掌握朗读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的段落,通过朗读教学,让小学生正确掌握一些难度的字词的发音,正确的断句方法等,由此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效果。通过教师的积极示范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朗讀教学效果。这样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能够真正借助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语文朗读教学水平。

3.3创新教学,丰富朗读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创新朗读教学模式,结合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优化中小学朗读教学课堂。由此,结合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要求,完善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朗读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成熟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朗读法等,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分角色朗读,或者设置朗读情景。这样可以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参与教学中的积极性,提升朗读课堂教学效果。随着当前外部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小学生也会受到一些明显的影响,传统的朗读课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提升朗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由此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朗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本文结合当前朗读课堂教学现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朗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这对于提升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兵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高探析[J].甘肃教育,2018(22):98.

[2]张立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途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76-77.

[3]孟凡荣.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95+11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