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9-09-10 07:22侯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有效性教学初中

侯艳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究其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初中生具备对语文知识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所以,他们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之一,以下本文就从兴趣激发入手,简要分析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望对同仁有所裨益。

关键词:语文学科;初中;有效性教学

保证课堂教学切实有效,是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尽到的义务和职责,但是,长久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向语文教学要效率,向学生學习要质量,可终究未能尽如人意。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粗略分析了几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质量的拙见,其中不足,还请同仁指正。

一、传统教学思想下语文教学暴露的弊端

对于九年级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青春叛逆心理较之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套自己的是非观,他们对于是非、喜恶等有着自己的一套认识,因此,当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传统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其枯燥的理论讲说和填鸭式教学过程,很容易触发青少年厌恶、反感的情绪,基于此,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直至消失殆尽。而兴趣,无疑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的一剂良药。因此,革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瓶颈,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化被动为主动

传统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占据了语文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制,而学生无法从被动转为主动,因此,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就在于科学引导学生,让师生课堂角色互换,教师扮演课堂的聆听者,而学生扮演课堂学习的实践者和主人。比如,我们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择取一些带有戏剧性的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重塑历史,感受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情感经历,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应当知晓这是一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课文,其中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丰富,对话内容精彩绝伦,另外,更有许多的影视作品作为参考,所以我们更可以尝试结合分角色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别扮演青面兽杨志、智多星吴用、官差以及旁白等角色,看梁山好汉如何智斗官府,替天行道。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启发和引导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由此,更可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音诗音画情境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古典诗词文化的赏析、教学、背诵和继承,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见解和看法,凸显了这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当前,我们推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更让我国的传统优秀诗词文化得到继承,因此,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构建音诗音画情境,使得学生触景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诗仙李白的一首《行路难(其一)》,虽然仅有短短的八十二个字,但是,却为我们深刻描绘了作者跌宕起伏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执着追求,教学本课时,我们不妨结合教师自己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组“李白酒后诗百篇”的视频呢?视频中播放与作者形同的意境,然后配合名家朗读的音频,如此,给中学生创造一种音诗音画的赏析、品味氛围,在视觉和听觉上多角度刺激学生,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和表达兴趣,进而更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设计趣味探究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问题引导,而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问随答的,不需要经过教师过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或者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而另一种则是根据教案提前设计好的,在整节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解决掉教师提前设计的问题,便是迈进了本课学习的一大步。比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首先我们可以针对文章的作者提问,如:“本课的作者是范仲淹,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个人了解多少?你还知道哪些其他关于他的故事?”提出这一问题,一则是检验学生课外积累的习惯和能力,二则,更可以由此引申出本课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达到及初中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另外,在学生学习完这一课后,我们还可以提问:“学完本课,你又对范仲淹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所谓,见仁见智,本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而这样一来,更可以避免人云亦云,促使学生树立个人主观观点的意识,保证教学质量。

综上,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对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满足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学功底,涵养学生文化底蕴,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中学语文教学向着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艳荔.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以两节语文公开课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4): 49-50.

[2]任美衡,胡结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调控策略之探索——以常宁市明珠学校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0 (02):146-151.

[3]郭醒杰.构建“学教融合”的初中语文课堂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4):30+32.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有效性教学初中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