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

2019-09-10 07:22田国江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初中生美术

田国江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与推进的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具备前沿性、可行性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正日益受到初中美术的重视。出于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效果的需要,本文以初中美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优势,提出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深化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价值,并指出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的策略,即要基于学生兴趣特点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冲破“大水漫灌式”教学的限制,不断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效果。

一、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与推进的今天,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伴随着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理念的持续推广深化,对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美术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加强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生活、基于生活,掌握一定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同时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加以利用,将难以理解的美术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将美术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辅助传统教学。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并非摒弃经典教育媒介、手段及内容而进行的颠覆式创新,而是基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生活化教学下,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第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并从生活中学习美术知识,所以,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舍弃以往教育模式下的主导者形象,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释放个性、自主学习,特别是要打通美术课堂与生活,将美术延伸到生活之中,使学生时刻保持对美术的洞察与思考,不断提升美术鉴赏能力。第三,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实现依赖于先进的教学工具,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美术教师需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资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制作生活化微课课件,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

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现与反思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一般是12~15岁的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虽然他们对美术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意识,但是其美术学习离不开教师引导,很难进行脱离教师的自主化、生活化学习。一般而言,美术教师会以主导者的思维与意识进行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得不到培养,在学习中也无法调动起自身生活经验,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构建互动化、生活化的环境,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如教师先通过“图片”形式展现一些艺术作品,然后拿出生活化的道具,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之后,临摹相关道具,在练习中不断深化对美术、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必主导学生的学习,只需要在适当时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引导,学生不但能够从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无穷魅力,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意志力较为薄弱,在面对美术教学时,很容易失去兴趣和注意力,更不要说形成较强的美术学习能力了。在传统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多采取大水漫灌式教学,即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对于意志力较为薄弱、天性活泼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影响其思维发散与创新,更打击了其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思维习惯、个性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平等自由、智能高效、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通过提问、要求大家交流討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课件提出关于“生活中的美术”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随后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相关美术现象,最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总结,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是强化了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资源库”

所谓“资源库”,就是学生学习美术的课堂笔记。传统初中美术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课堂笔记以记录问题、摘抄概念为主,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创意性,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依托该“资源库”提升学习效果,反而会陷入低效率的内涵,当精力完全指向美术知识点、某些概念时,就不可能实现美术鉴赏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而通过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资源库的质量,例如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可以自己绘画,增强“资源库”的创意性、系统性。初中生所学科目较多,分给学术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实现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全盘吸收,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制学习资源,辅助学生厘清美术学习的关键点、难点,一方面节约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辅助学生未来的复习,即便学生已经把所学内容忘了,也可通过回顾再次复习。

(四)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生有大量的时间在课外,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现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利用好这一时间,强调学生对学习成果在生活中的温习。在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下,美术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决定了其美术学习的步骤与节奏,但缺乏给学生发挥天分和独创性的空间,因此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进行观念更新,利用各种渠道、资源,并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诚然,初中生作为青少年,认知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足,很难在缺乏教师的引导下,将美术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教师注重通过作业巩固初中美术生活化教育质量,但绝非传统数学教育模式下的机械式作业,而应尽量简练有效,重点体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巩固,需要有拓展性、创新性,以“少而精”战胜“大水漫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结论。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初中美术教学因其“大水漫灌”式教学模式,单调的教学方法,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新时代初中生的心理诉求,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释放个性、自主学习。对此,教师要打通美术课堂与生活,将美术延伸到生活之中,使学生时刻保持对美术的洞察与思考,不断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资源库初中生美术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美术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