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专注也许是你犯错的根源

2019-09-10 07:22千锤百炼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8期
关键词:谢尔盖解说员过度

千锤百炼

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绝杀慕尼黑》。里面有一个篮球运动员,叫谢尔盖。他是苏联国家队的第一主力球员。他有多厉害呢?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平均每场比赛,他一个人就能拿下30多分。苏联国家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拿到球之后,只要能顺利地把球传到谢尔盖手上,就足够了。因为谢尔盖从不失手。

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放一万个心的球员,在最关键的时刻,却犯了一个平常绝对不会犯的错误。

时间回到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中,谢尔盖和苏联队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强梦之队美国国家男篮队的对面,这是一次改写历史的机会。

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双方的比分非常接近。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因为美国队的一次犯规,谢尔盖获得了一次罚球的机会。这时苏联解说员非常自信地给大家讲起了那个关于谢尔盖的段子,人人都知道,只要把球交到谢尔盖的手上,保管放心,因为他从不失手。

解说员话音刚落,就打脸了。谢尔盖投出的篮球直接打在了篮网上,连筐都没碰到。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意外,是在意料之外,但又何尝不在情理之中呢。一个人在高度专注的状况下,反而会因为注意力过度集中,而导致发挥失常。比如你精心准备了一场演讲,彩排的时候口若悬河,顾盼神飞,结果一上台,脑子里一片空白,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越想表现好啊,就越是事与愿违。

我们在高考、面试、相亲等等人生的重要时刻,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你可能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反倒很少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在保持专注的同时,又不过分紧张,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呢?

有一本不太出名的书,叫《注意力曲线》,里面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惊人发现,那就是,一个人表现的好坏和我们接受到的刺激的强弱其实是一个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是发挥不出实力的。但如果压力过大,也没有人能够发挥出正常的实力。只有当我们接受到的刺激正正好之时,才能酣畅淋漓地尽展才华。

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在严格的家长面前,就越是表现不佳;越是在人生的重要时刻,越是洋相尽出;越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越是可能犯低级错误。不是我们不走心啊,其實是我们太走心,把心都给走炸了。

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接受到过度的刺激会让我们的身体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激素,心跳剧烈加快,它会激发你大脑深处的恐惧感,让你产生各种急性应激反应。这个状态下的大脑,会被一个问题牢牢占据,那就是,是战斗,还是逃跑?

当你的大脑想要战斗的时候,你会陷入到脾气暴躁、争论不休、过分自责或者指责他人的状态。当你的大脑想要逃跑的时候,就会出现担忧、焦虑、瞻前顾后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巨大的刺激当中,全身的能量都被集中到一个点来对抗这种精神情绪;而在受到最佳刺激时,我们的身体会呈现“放松戒备”状态,也就是肌肉是放松的,意识上却一直保持警惕。

要想保持最佳状态,我们就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刺激不足的问题;第二,是刺激过度的问题。当我们刺激不足时,我们会感到注意力涣散,缺乏行动力,总之就是又慢又差。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自己分配多重任务。

刺激过度的情况,该如何办?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立马停下你手头上的所有工作。然后,观察自己是否陷入到了多重任务处理中。如果是,就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给自己删减大部分的工作,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你只是仅仅因为一件事,就被压垮了,说明这件事已经到了你的恐惧区,那就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能够增加自己能量的事情。比如戴上耳机,听两首自己喜欢的歌,跟着哼几句,或者给桌面上的植物浇一下水,去爬爬楼梯,活动一下手脚。这些刺激水平较低的事情,可以降低刺激程度,让我们的刺激水平回到高效率区间。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谢尔盖解说员过度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小小解说员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皮夹里的相片
狙击手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