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

2019-09-10 07:22郭军刚
家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郭军刚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凝结着华夏无数文人的智慧,它的节奏铿锵,意境远大,语篇之美,用词精湛,无不令人折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众多诗歌,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以便为学生创设出更加适合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基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畅游在诗文的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文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紧跟时代潮流,剖析传统文化,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语言之美,并深入古诗词意境之中,品析古诗词的韵味,思想受其熏陶,逐步规范学生的行為,修身养性,成为品德高尚之人。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呢?

一、多媒体再现古诗词情境,提升学生鉴赏诗词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纵观整个语文课堂,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入教育者的视野,备受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青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情境,以便引学生入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掌握古诗词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频共存的优势,将抽象的古诗词意象换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在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本次的创作背景和主旨,掌握本词的名句和哲理句,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先以多媒体播放《明月几时有》的歌曲,用歌声引学生入境。我带领学生从整体去看待这首词,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这首词,学习作者乐观的精神。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古诗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古诗词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主动摘取文化果实之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主动探究学习,教师需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合作探究的机遇,让学生借助团体的力量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比教师“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式要好很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更能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夯实学生古诗词学习基础,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接受古诗词教育做了铺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迎战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掌握相应的合作技能,让学生在今后有信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语文问题,这对于教师构建高效语文古诗词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编  杨 菲)

参考文献:

[1]张伟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4).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