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塑造幼儿的优良品质

2019-09-10 07:22李海丹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

李海丹

摘要: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孩子,榜样的力量是神奇的,老师的健康,优秀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孩子模仿。我们应该注重生活环境的营造,在环境中实施更好的教育,使儿童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启蒙、滋润,萌发他们内心生命的张力。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道德方面的培养,多举办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和个性。我们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和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优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02-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时光,但是从当前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来看,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使我们的孩子从幼儿便养成了任性,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那么,在学前教育如何塑造幼儿的优良品质呢?

1.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孩子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育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者自身的素养,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在活动过程中把老师告诉孩子的话变成孩子自己的真实体验,把老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孩子的习惯,把老师灌输的观念变成孩子悟出的道理。因为没有经历不可能成熟,没有经验就不会成长。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有心,要求孩子做,自己先做,不允许孩子做,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用自己文明的语言、行为为孩子做榜样。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孩子,榜样的力量是神奇的,老师的健康,优秀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孩子模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幼儿的教育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全面奉献我们的爱心。在幼儿教育的日常工作中,爱的体现无处不在。有了爱,我们就会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全心全意地投入,把博大宽厚的爱不断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去,有耐心,有责任心。孩子们善于模仿,也愿意模仿。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在班级内就会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风气。

2.使儿童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启蒙、滋润

环境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生活环境的营造,在环境中实施更好的教育,使儿童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启蒙、滋润,萌发他们内心生命的张力。(1)生活区的创造是与生活内容相结合的。通过在活动区操作材料,幼儿逐渐掌握生活技能,激发幼儿自助服务的兴趣。例如:在小班,我們首先在活动区添加了“喂养小动物”的活动材料,摆放筷子和蔬菜、骨头等模型。引导幼儿在使用筷子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使用筷子的活动。(2)使用图形标记,起到了环境暗示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卫生间为小班幼儿准备了洗手流程图,让幼儿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贴出节约用水的卡通图片,让孩子养成洗手后拉紧水龙头的好习惯,并在马桶里贴出厕所的流程图,让孩子逐渐养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就用没用的废旧瓶盖当做棋子,开展游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既可以作为活动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又可以配合幼儿园教学大纲,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在指导思想上以孩子为出发点,迎合孩子兴趣,适合孩子特点,渗透了环保的教育理念。

3.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和个性

从幼儿心理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每一项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幼儿时期,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道德方面的培养,多举办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和个性。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大多数都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爱玩爱打闹,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相应的一些游戏,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例如:扔沙包游戏可以训练孩子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带玩具来园一起玩,带书籍来园一起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音乐教学、故事模拟的方式,引入一些宣扬我国传统美德的歌曲、尊老爱幼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他人,培养孩子们的思想感情,使孩子具有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老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模仿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激励孩子朝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4.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幼儿期是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体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找恰当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和能力全面发展。例如:在我们班级的小值日生是轮流担任的,小值日生除了完成常规的工作以外,还分别兼任“晨间新闻播报”“餐前故事会”“离园灯谜会”的小主持人,孩子们对“主持人”喜欢又羡慕。因此,我们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模仿主持人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给孩子们增强勇气的机会。孩子们有模有样地学着主持人,拿着玩具小话筒,认真地主持节目,孩子们在互动开心的活动中自信心得到了很大提高。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生基础的必修课程,这对于接下来孩子的培养是否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德育培养,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幼儿的行为,更能塑造幼儿的优良品质,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桂香.幼儿园教师工作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9.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