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思考的舞台

2019-09-10 07:22郑旵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前导入情景创设课堂练习

郑旵生

摘要:“数学思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生命线。教师应以关注学生的思考力的发展为己任,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做到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舞台。

关键词:课前导入;情景创设;知识生成;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06-01

引言:“数学思考”是义务教育课程总目标之一。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是课堂的精髓。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希莱特尔说:“教育最主要的是教会人们思考。”可见,发展学生的思考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数学是一门需要积极思维、深入思考的学科,数学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课堂就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创新的动力。

1.在课前导入中思考——表演的序幕

要想把学生的思维从课间的兴奋状态拉人40分钟的课堂,走进课堂的第一句话就应该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听故事,看动画片、玩魔术等。在课前导入中老师应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老师一走进课堂就说:“现在我们来做游戏、玩魔术……好不好?”学生肯定会立刻静下来,急于知道游戏、魔术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情境创设中思考——表演的前奏

序幕拉开了,课堂就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表演者。北师大版教材每节课都配有图文并茂的情景图,这时教师就要充当好“导”的角色,创设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教学意义的情景,带着学生走进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问题。

当学生提出杯子里有东西时,这时老师就在追间中创设情景:出示用肉眼看不出谁大谁小的两个物体,一个西红柿和一个土豆,让学生思考:怎样知道西红柿和土豆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学生在思考中会提出许多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登上了表演的舞台。

3.在知识生成中思考——表演的高潮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积极思考的过程。”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新知识。学生在思考中自主构建,自我发现,在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体验到思考的魅力。

在学生提出很多方法后,这时出示两个相同的量杯,量杯里装一定量相同的水,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测量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土豆的体积大。这时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中,发现放入土豆的量杯水面上升高些,说明土豆所占的空间大。在思考中揭示出体积的概念。

4.在课堂总结中思考——表演的内化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总结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课堂的精彩和灵动。课堂总结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探究新知结束时让学生回顾《体积和容积》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自我表现如何?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让学生在思考中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

5.在课堂练习中思考——表演的升华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本节课练习设计了这样题目:有两瓶相同的饮料,把它倒人杯中,一瓶到了3杯,一瓶只到了2杯,为什么?学生在思考中知道:一个杯子的容积大,一个杯子的容积小,在作业中升华了所学的容积知识。

6.在课堂评价中思考——表演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评价具有激励作用,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评价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表演的延续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數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要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只有真正体会了数学自身的魅力,才有可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长久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思考,思考是数学课堂的生命线。让我们以关注学生的思考力的发展为己任,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始终贯穿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让数学思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2页.

[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课前导入情景创设课堂练习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前导入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创设的作用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开展实践尝试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