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陶学陶,让校园充满知行合一的文化氛围

2019-09-10 07:22侯晓蕾仇程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陶行知文化

侯晓蕾 仇程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又被提上了一个议事日程,感觉知行合一的理论放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依旧是很有一席之地的。结合陶先生的理念与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让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开遍校园的角角落落,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应该做的事情。

关键词:知行合一 ;陶行知;文化

让一个校园生动起来,让一面墙能彰显出个性,这需要设计者有前瞻性的思考。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中种下陶先生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能慢慢地开出向上的花朵。而这一朵朵小花就是文化种子的延续,是校园文化氛围的藤蔓。那么,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开展知行合一的文化建设?我们做了粗浅的思考。

一、知行合一,重新认识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提出至今已有多年,曾经轰轰烈烈地刮起一阵学陶热,后来又被各种各样外来的、本土的新思想所替代,陶学思想也就渐渐淡出了教育人的视野。如今,我们再把陶行知先生的这一重要的思想拿出来学习,从中依旧能找寻到对教育的真热爱,对当前背景下教育的指导意义。再读,依旧能清晰地看到对教育去伪存真的真谛。

如今的校园,文化到处可见,但是如何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纳入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之中去体现,需要我们管理者多动动脑筋。我们学校是以泥塑和数学为代表特色的学校,这两个特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动手操作,这正是陶先生“做中学,学中做”思想的很好体现。因此,我们在布置校园的时候,留下了一面墙和一间教室。墙面文化可以让学生涂一涂、画一画、动一动、摆一摆,在真正的动手中领悟数学好玩的思想;一间教室指的是实实在在地给学生操作的空间,使他们在这空间中能学到本领,学到技巧。结合我们学校的泥塑项目,我们开设了隔周进行的泥塑课程,让学生享受做中学的快乐。全体行政人员和老师在认识上统一思想,在行动上保持一致,让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在我们这样的学校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动静结合,重在落实思想

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中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的建设落实在动与静的结合上。动就是动手操作,静就是图片宣传。图片宣传我们采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和陶行知先生的图片为主,这样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得到熏陶,在思想上能认识到这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的境界。

三、師生结合,共育行知文化

再好看的校园,一定要有师生的共同支撑,才能将文化的理想落地生根,才能将陶行知先生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在教室里,我们布置了相关的图片和文化;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落实了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课程理念。将我校的泥塑特色融进美术课程设置之中,将动手做真正和课堂结合起来,在泥塑校本课程的教学中,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逐步渗透,让学生爱上美,欣赏美,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美,让学校这个大家庭共育行知文化。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陶行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谁远谁近?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