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课程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9-09-10 07:22罗小兰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可行性中小学

摘 要:本文通过对跑酷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跑酷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剖析,从跑酷运动的自身特点和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跑酷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中小学开设跑酷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跑酷;中小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19-02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一直存在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匮乏一度成为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要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就应加强特色化课程建设。中小学跑酷特色课程的开展,不仅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还能推动中小学特色教育的发展,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需求。

1跑酷运动概述

跑酷运动是时下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它以日常生活的环境为场所,依靠自身的体能,快速、有效、酷炫地穿梭于城市之间,翻越各种障碍。跑酷运动最初是由越战中的法国士兵们兴起的,2002年在英国兴起,后来法国的David Belle和他的好友开发出跑酷的理念,他们把跑酷视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一直在推广跑酷这项运动,传达自己的跑酷理念和哲学,成为了跑酷这项运动的国际代言人。现在,跑酷爱好者遍布全球,并且朝着组织化和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的跑酷运动发展起步较晚,跑酷运动从2006年传入我国,经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青少年非常喜欢的极限运动之一,并且越来越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国内有许多大型跑酷团队,如北京跑酷公社、城市猴子,上海的TNT等,这些跑酷团队活跃在各种商业演出、影视制作和品牌代言等活动中,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跑酷俱乐部,大多数都是以青少年的跑酷培训为主。

2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的必要性

2.1有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跑酷运动中包含各种攀爬跑跳的动作,能够有效锻炼中小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与发育,增强各个关节的稳定性。跑酷运动给了跑酷者们很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跑酷动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跑酷运动中的许多动作都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在危险面前的决断能力和自救能力。中小学生在练习跑酷运动时,不断克服恐惧、挑战自我、翻越障碍,大大增强了中小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在跑酷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了回归人本性的初衷,检验出人的智慧和乐趣。体现出人自身的和谐。另外,跑酷运动充满着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很好地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总之,跑酷运动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2应对危险的教育功能和挫折教育

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危险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在进行跑酷运动时,人们会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在面对障碍时,就会根据自己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来判断是否能通过障碍,生活中很多危险都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认知不清晰造成的。通过跑酷课程可以锻炼中小学生面对危险的决断能力,使中小学生对于危险的忍受阈值不端提高。跑酷运动中蕴含着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生活理念,在练习跑酷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会有更远的距离、更高的障碍等着他们来挑战,只有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挑战更高更远的自我。

2.3满足当今素质教育的需求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核心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还可以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形成优良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跑酷运动既是一项具有时代性的时尚运动,又不缺乏健身性和趣味性,恰好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学校的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较之前相比,其教学内容以及形式更加丰富,主要表现为课程开发的多元化。新的课程理念为我国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打开了一种新的局面,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大胆创新,可以根据学生、学校以及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更加丰富、更具特色和创新性的体育课程。跑酷运动是一项新兴的时尚运动,其特征符合体育课程多样化的要求,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2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内容及形式不再单一化,而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不仅仅只强调动作技术,而应该更注重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所要教授的具体内容不再受限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跑酷课程作为中小學体育课程内容的可行性在于:其功能特点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跑酷运动的动作多种多样,并且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

3.3场地设施条件容易满足

跑酷运动的场地其实就是各种自然环境和建筑,但是中小学生的跑酷课程必须重视安全保障。安全的跑酷学习环境只需要软体跳箱和软垫子即可实现,费用不高,多数学校都可实现,且在室外也可进行课程。因此,一般学校都具有开展的条件。

4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的限制因素分析

4.1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跑酷运动中很多攀爬跑跳的动作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是体育活动最简单、最原始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中小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完成动作的难度和质量难以把握,这使得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成为跑酷课程在中小学开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要是跑酷成为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适当降低跑酷运动中各种动作的难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挑战自我的成就感。

4.2师资力量的欠缺

跑酷运动是近年来才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一项时尚运动,参与者多为追求时尚的青年人,且多数是以自发组织的团队和俱乐部的形式开展。虽然跑酷运动的参与人数规模越来越大,也有大量的跑酷培训机构,但是中小学缺少懂得跑酷运动和教学的教师。因此,师资力量的缺乏是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的主要限制因素。跑酷运动师资力量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跑酷运动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更有利于跑酷运动的发展壮大。

5小结

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既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说明在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跑酷运动项目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顺应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满足新课标理念以及教学基础设施的要求。此外,跑酷课程的开展还能有效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利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多样性。但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师资力量的缺乏限制了跑酷课程在中小学的開展。要想使跑酷运动顺利地在中小学开展,就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跑酷课程体系,同时加强跑酷运动项目的师资力量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中小学开展跑酷课程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尹会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215-216.

[2]邓伲姣.跑酷运动的价值探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11:54-60.

[3]王丽娜.绿色体育理念下的跑酷运动融入农村学校体育的探索[J].体育世界.2011.3:16-17.

[4]姚春华.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8.16:12-13.

[5]赵富学.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向度的体育课程创新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1:117-123.

[6]刘琪.基于体育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及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24:93-95.

作者简介:

罗小兰(1995—),女,民族:汉,籍贯:湖南怀化,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可行性中小学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