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飞机者说

2019-09-10 07:22董劲草
杭州 2019年9期
关键词:钣金西子工匠

董劲草

西子航空里不仅有着带头人王水福的执着,更有着一大批制造工匠的坚持。他们认真钻研、专一严谨,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和态度约束自己,才能助力西子航空制造出质量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高尖端产品,为实现中国制造,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李永国:儿时的飞机梦  创造中国梦

李永国的老家离飞机航线很近,小的时候他总是看着飞机飞上蓝天,从那时开始,李永国的心里就埋下了对飞机好奇的种子。

2003年,年轻的李永国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进入青岛的一家公司,成为了一名钣金工。初当学徒,李永国没少吃苦头。因为掌握不好工具,双手总是被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他咬着牙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技术。

但李永国并不甘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航空制造业。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2009年李永国凭借着有冷作钣金工的基础,成功考进了西子航空,成為了一名飞机钣金工,在飞机制造业一直做到了今天。

2014年,李永国加入西子航空制造钣金单元部,先后参加了庞巴迪Q400、空客A320前起落架舱等重大项目的研制与生产。对他来说,印象最深的还要属国产大飞机C919零部件的研制。国产大飞机C919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想,所以对质量和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他深知,航空制造的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航空人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当第一架C919大飞机装载着西子航空团队加工的零件翱翔在天空时,李永国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2017年,杭州电视台制作了一档名为《杭州工匠》的节目,其中,李永国作为代表性的飞机钣金制作工匠人物进行了录制。说起那次经历,李永国还是有些兴奋。第一次接受电视台的节目录制,镜头前的李永国显得有些许紧张,但这并不妨碍他熟练地展示钣金技术。李永国说,他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或是他的团队,而是代表了致力于全公司并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在西子航空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家庭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他感到无比荣幸和幸福。

赵赟:匠人之路 还要不断前行

赵赟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过飞机。

2002年入伍当兵,加入了空军院校部队。退伍后开始学习并从事飞机制造行业,虽然中途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接触到了模具制造业,但赵赟却志不在此,又特地去找了飞机制造业的工作。那时正好有机会,就进入了西子航空。

从2007年开始至今,赵赟就一直在航空制造业领域工作。现在在西子航空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说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说到这个工作室的由来,赵赟十分骄傲。因为西子航空尚是一家很年轻的企业,赵赟在航空制造业这一行干了十多年,在行业内相对水平和知识面都比较丰富,再加上公司老员工提干政策,就这么一步步申报了起来。最开始成立的是大江东工作室,到后来的杭州工作室,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作站状态,赵赟说,工作室现在还在成长阶段,希望未来能够不断地完善。

2018年9月,杭州市人社局发起“杭州工匠培训团”国外培训活动,22人赴芬兰开展“大数据背景下的先进制造与技术创新”培训,赵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谈起那一段经历,赵赟有些兴奋,在去国外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交流后,他能够感受到国内外对人才培养的不同之处。这次出国培训,也让他明显感受到了国内对工匠精神了解的欠缺,希望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提高大家对技术工人的认知,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工匠这一行业。

现在,赵赟自己也参加了西子航空“师带徒计划”,他谦虚地说,自己毕竟不是专业的授课老师,带徒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话虽如此,赵赟依旧充满热情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手艺活全传授给了学生,目前已经培养了50余名数控专业实习生及30余名社招数控操作员,真正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了下去。

猜你喜欢
钣金西子工匠
90后大工匠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浅谈钣金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探索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爱情从欺骗开始
谁该“杀毒”了
汽车钣金的拉伸修复过程及技术创新
致敬!老工匠
如何学会拒绝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