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权力结构和物流策略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2019-09-10 07:22杨丽张旭凤温卫娟
中国流通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博弈论

杨丽 张旭凤 温卫娟

摘要: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除进行资源整合之外,还要借助于供应链系统的上下游合作,特别是核心企业要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发挥引领作用。考虑销售价格和物流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将权力结构分为物流服务商主导、制造商主导和销售商主导,构建物流服务商主导下两类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以及制造商主导和销售商主导的两类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四类供应链模型进行求解比较发现,物流服务商为主导企业时,不管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决策顺序如何,物流服务商都可以有效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源,使系统达到最优;制造商的最优策略是参与决策顺序为物流服务商—制造商—销售商的供应链,最劣策略是参与销售商主导的物流自营供应链;销售商的最优策略是参与决策顺序为物流服务商—销售商—制造商的供应链,最劣策略是参与制造商主导的物流自营供应链。

关键词:物流服务供应链;物流自营供应链;权力结构;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9)08-0063-09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络时代,企业唯有与其他企业相互合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市场竞争已经瞄准了未来收益巨大的物流领域,比如京东物流、海尔物流和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等。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18次提及物流,足见国家对发展现代物流的高度重视,也足以说明物流服务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了研究。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高志军等[ 1-2 ]给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的逻辑框架和价值创造机理;杰亚拉姆(Jayaram)[ 3 ]基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从信息集成、第三方物流选择标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对供应链进行了整合研究;刘(Liu)[ 4 ]对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功能性物流服务提供商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物流服务集成商作为主导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分析了两阶段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订单分配模型;姚建明[ 5 ]提出了基于主导因素期望运作水平判定的第四方物流(4PL)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协作成员选择决策方法。从物流外包的视角,蔡(Cai)[ 6 ]针对生鲜产品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析了生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外包问题;公彦德等[ 7 ]对物流外包和物流自营两类物流供应链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制造商的物流外包策略。从物流服务质量的视角,宋志刚等[ 8 ]分析了需求视角下物流服务供应链中企业客户与服务提供商共同创造服务价值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利益共享形成机制等问题;李晓萍等[ 9 ]探讨了物流服务供应商和集成商双方行为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刘艳秋等[ 10 ]分析了可靠度对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影响;张翠华等[ 11 ]建立了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督与协作的多周期合作博弈模型。从服务定价的视角,段华薇等[ 12 ]分析了社会责任承担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霍艳芳等[ 13 ]发现众多学者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物流服务商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地位还比较低,归根结底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高,物流服务商的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除了资源整合之外,还要借助于供应链系统的上下游合作,特别是核心企业要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发挥引领作用。当前供应链核心企业主要包括制造商(比如海尔)和销售商(比如苏宁),多数学者的研究也是在制造商为主导企业或者销售商为主导企业两类供应链权力结构下进行分析探讨。而上述供应链文献研究是在权力结构单一的情形下进行分析的,在国家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的环境下,针对多种权力结构下的供应链系统,何种供应链权力结构的供应链效率更高,特别是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发挥物流服务商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作用,对提升供应链的绩效有重要意义。比如,京东一方面与供应链上游品牌制造商(如格力)进行战略合作,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快速响应将其入仓平均时长压缩了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与线下零售渠道合作,整合各大零售品牌商的社会化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共享,从门店就近配送,极大地提升了配送效率和供应链运作效率。

由此可见,物流服务在供应链系统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不同供应链权力结构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绩效存在差异,当前一些文献比较了不同的供应链权力结构。卡拉卡亚里(Karakayali)[ 14 ]探讨了制造商领导、回收商领导以及集中式决策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逆向供应链的定价决策。易余胤[ 15-16 ]研究和对比了不同市场力量结构下的渠道定价、回收率和成员利润。公彦德等[ 17-20 ]研究了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最优决策和供应链稳定性、供应链主导模式和回收方式最优组合以及主导模式和物流模式的最优组合。然而,上述研究对制造商或者销售商的物流是外包还是自营的决策问题很少涉及,针对物流外包问题,当前研究假设市场需求量仅仅与销售价格相关,并没有考虑物流成本(或物流服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且针对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也很少涉及供应链子系统决策次序(即制造商先决策还是销售商先决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另外,从供应链模式的角度,以往研究比较了物流服务商主导和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型,制造商主导和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型,但缺乏对物流服务商主导、制造商主导和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型的综合分析。

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当前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的参与者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模型構建

根据物流模式的不同,将供应链分为物流服务供应链和物流自营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由制造商、销售商和物流服务商组成,制造商生产一种产品销售给销售商,销售商再将该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应链系统的物流服务由物流服务商负责。物流自营供应链由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制造商生产一种产品销售给销售商,销售商再将该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物流活动由制造商和销售商共同负责。

设制造商的单位批发价格为w,cm为制造商的边际生产成本。物流服务供应链中,设市场需求量不仅与销售价格相关,还与物流服务价格相关,因为消费者在关注产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物流服务。很显然,销售价格与市场需求量负相关,物流服务价格越高市场需求量越低,因此设:

其中,pr和pt分别为销售价格和物流服务价格,α为市场最大需求量,β为销售价格敏感系数,δ为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系数。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物流服务价格即为制造商和销售商的物流成本,设物流自营时单位商品的物流成本为θ,由于物流外包时物流服务商的单位物流成本为sθ,其中0

由于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果供应链的单位物流成本增加,由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微乎其微,因此物流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压低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润,市场需求量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市场需求量不仅与销售价格相关,还与单位物流成本相关,基于此,物流自营供应链中,设Q=α-βpr-δθ。由于物流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单纯由某一企业完全承担物流成本,不利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形成,因此本文假设物流成本由制造商和销售商共同分摊,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单位物流分摊比例分别为k和1-k,其中0

基于以上假设,物流外包时,物流服务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利润分别为:

为了表述方便,用T表示物流服务商,M表示制造商,R表示销售商,TMR表示供应链系统的决策顺序依次为物流服务商、制造商和销售商,TRM表示供应链系统的决策顺序依次为物流服务商、销售商和制造商,MR表示供应链系统的决策顺序依次为制造商、销售商,RM表示供应链系统的决策顺序依次为销售商、制造商。

三、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

(一)TMR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TMR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中,物流服务商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比如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制造商和销售商若要提高利润,唯有通过与物流服务商进行深度合作,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同时制造商为品牌制造商,所以制造商先于销售商进行决策。此时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决策顺序为:首先物流服务商根据供应链集成优势和物流量确定物流服务价格,其次制造商根据市场分析和物流服务价格确定批发价格,最后销售商根据服务价格和批发价格确定销售价格。运用Stanckelber博弈的逆向归纳法求解,均衡解见结论1。

通过比较结论1和结论2可以发现,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博弈次序并不影响物流服务商的收益,而且服务价格、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均相同,因此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确保了市场的稳定性。通过利润还发现,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利润大小与物流服务费用的分担比例无关,也就是说,物流服务商作为主导企业,不管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决策顺序如何,物流服务商可以有效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源,使系统达到最优。

以上针对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有不少企业采取物流自营的方式(比如海尔集团)。究竟是采取物流外包还是物流自营方式,需要对物流自营的供应链系统进行进一步分析。

四、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型

(一)MR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式

MR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式中,供应链品牌制造商为掌握物流控制权、防止泄露商业秘密、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提高企业品牌价值(比如海尔)。但自营物流投资多,风险大。此时供应链系统的决策顺序为:首先制造商根据市场分析确定批发价格,其次销售商根据批发价格和市场预测确定销售价格。运用博弈论中的逆向求解法得出结论3。

通过结论3可知,自营物流成本的提高,导致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利润均下降,因此,在产品质量差异性不大的情形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供应链成员的共识,而物流外包和物流自营究竟孰优孰劣,仍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

(二)RM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式

通过结论3和结论4可知,物流自营时,无论制造商为主导方还是销售商为主导方,市场需求量是不变的,但是销售商主导时的批发价格明显降低,这与销售商具有定价权有关。然而从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来看,系统总利润并没有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物流模式下的企业最优决策,下面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

五、不同供应链模式的比较分析

由结论5可知,无论何种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制造商均倾向于TMR供应链模式,此模式下制造商在定价方面具有优势,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销售商更倾向于TRM供应链模式,即使此模式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与TMR供应链模式相同,但是TRM供应链模式下制造商的批发价格降低,使得销售商的收益增大。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TMR供应链模式还是TRM供应链模式,均不会对市场需求造成影响,唯一发生变化的是系统收益在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转移,物流服务商作为供应链的主导者,收益始终保持不变,体现了作为供应链系统集成者的作用。

(二)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式下的均衡解比较

结论7说明,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可以提高市场需求量,依靠物流服务商的专业优势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满意度。虽然市场需求量提高,但是并不代表销售价格肯定降低,当β>3δ时,物流外包时的销售价格低于物流自营时的销售价格,此时,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不仅使得消费者获得高效率的物流服务,而且还通过物流服务商的系统整合享受了更低的产品价格。相反,如果β<3δ,则物流外包时的销售价格高于物流自营,物流自营型的供应链系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

结论8说明,在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式中,TMR供应链模式可以使得制造商利润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如果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子系统中制造商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将物流外包给具有集成功能的物流服务商是其最优选择。如果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子系统中销售商处于主导地位,则TRM供应链模式可以使得销售商利润达到最大。

然而现实中,供应链模式只有一种,为了进一步分析物流策略和主导模式对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影响,下面继续对四类供应链模式下的利润关系进行详细比较。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以上结论,将制造商或销售商的利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表示为最优、次优、次劣和最劣,具体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TMR供应链模式对制造商来讲是最优的,RM供应链模式对制造商来讲是最劣的,TRM供应链模式对销售商来讲是最优的,MR供应链模式对销售商来讲是最劣的。并且无论制造商和销售商谁先进行决策,物流外包时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收益均大于物流自营,物流服务商具有集成供应链功能时,物流外包是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决策。

六、数值算例

假设α=6,β=0.5,cm=6,s=0.5,θ=4。为了形象地刻画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设δ是变化的,用δ的变化来描述各变量的变化趋势。

因为TMR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和TMR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相同,MR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和RM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相同,所以,仅比较TMR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和MR供应链模式下的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即可,通过Matlab作图。如图1所示,δ>0.167(即β<3δ)时,物流外包的销售价格大于物流自营,δ<0.167(即β>3δ)时,物流自营的销售价格大于物流外包。

七、管理启示

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家提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的是通过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5年的发展,物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然而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离不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产品市场需求量决定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提高市场需求量不仅要关注销售价格,还需要考虑消费者关注的物流服务。当前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物流服务,特别是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物流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一)制造商和销售商最优策略偏好

本文考虑物流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双重影响,分析了物流服务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物流外包下的两类供应链,以及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物流自营下的两类供应链,在制造商和销售商博弈次序不同的情形下对各模型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发现,若制造商先于销售商决策,则制造商的最优策略是选择物流服务商—制造商—销售商决策顺序的供应链模式,最劣策略是参与到销售商—制造商供应链模式中来;销售商的最优策略是选择物流服务商—销售商—制造商决策顺序的供应链模式,最劣策略是参与到制造商—销售商供应链模式中来。

(二)物流服务商主导供应链的优势

研究发现,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中,不管物流服务费用如何在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进行分配,不仅物流服务商的收益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制造商和銷售商的利润与物流服务费用的分担比例无关。也就是说,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可以降低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交易成本,因为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博弈次序并不影响物流服务商的收益和物流服务供应链系统的总收益,物流服务商可以有效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源,使系统达到最优。同时物流服务主导的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服务商的专业物流服务确保了市场需求量的稳定性,体现了物流服务商作为供应链系统集成者的作用。

(三)物流外包和物流自营对消费者的效用比较

相对物流自营供应链模式,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可以提高市场需求量,然而消费者除了关心物流服务之外,更加关心产品的销售价格。研究发现,当销售价格敏感系数大于3倍的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系数时,物流外包时的销售价格低于物流自营时的销售价格。实际上,由于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产品销售价格,其次是物流服务质量(一般意义上来说,物流服务质量优,则物流服务价格高),消费者对销售价格的敏感程度普遍高于对物流服务的敏感程度,但是如果物流服务质量差,则会极大地影响销售量,从而导致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程度提高。因此若要实现销售价格敏感系数大于3倍的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系数,也就是让消费者更多地关注销售价格,需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因此,商家需要与服务水平高的服务商进行合作,才能实现消费者对销售价格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对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程度,这也正好与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相吻合,显然物流服务商主导时其物流服务质量更高。此时,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不仅使得消费者获得高效率的物流服务,而且还通过物流服务商的系统整合享受了更低的产品价格。相反,当销售价格敏感系数小于3倍的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系数时,则物流外包时的销售价格高于物流自营,物流自营型的供应链系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应关注消费者对销售价格敏感程度和物流服务价格敏感程度的变化,以及时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对物流策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志军,朱卫平,陈圣迪.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0):46-54.

[2]高志军,刘伟,高洁.服务主导逻辑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1):71-77.

[3]JAYARAM J,TAN K C.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with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J].Int.J.production econom? ics,2010(125):262-271.

[4]LIU W H,LIU C L,GE M Y. An order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two-echelo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based on cu? mulative prospect theory[J].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13(19):39-48.

[5]姚建明.第四方物流模式下供应链资源整合中的成员选择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2):5-14.

[6]CAI X Q,CHEN J,XIAO Y B,et al. Fresh-produ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logistics outsourcing[J].Omega,2013(41):752–765.

[7]公彦德,达庆利.不同物流模式下的再制造补贴机制和供应链稳定性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6,30(1):140-146.

[8]宋志刚,赵启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从供应到需求的视角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3):14-22.

[9]李晓萍,刘美璐.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控行为博弈分析[J].工业工程,2015,18(4):66-71.

[10]刘艳秋,蔡超.考虑可靠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契约设计[J].控制与决策,2017,32(11):2 039-2 044.

[11]张翠华,邢鹏,朱建良.基于公平偏好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督与协作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7,31(4):164-170.

[12]段华薇,严余松,张亚东.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与协调[J].控制与决策,2016,31(12):2 287- 2 292.

[13]霍艳芳,何莹.物流企业主导的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改善与定价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0(6):101-107.

[14]KARAKAYALI I,EMIR- FARINAS E,AKCALI E. An analysis of decentralized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endof- life product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6):1 161-1 183.

[15]易余胤.不同市场力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7(1):24-30.

[16]易余胤.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8):28-35.

[17]公彦德.主导模式、回收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J].控制与决策,2013,23(8):1 263-1 272.

[18]公彦德,李帮义.主导模式对供应链决策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3):42-49.

[19]公彦德,达庆利.闭环供应链主导模式与物流模式的组合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5,18(10):14-25.

[20]公彥德.主导模式和回收方式最优组合与供应链稳定性[J].系统工程学报,2014,29(1):85-95.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wer Structure and Logistics Strategy on Supply Chain Decision

YANG Li,ZHANG Xu-feng and WEN Wei-juan

(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

Abstract:Besides resources integration,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supply chain,especially the leading role of core enterprises in logistic service supply chai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services and reduce logistics costs. Considering the dual role of sales price and logistics costs to market demand,the power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led,manufacturer-led and retailer-led,two types of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model are constructed under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led,and two types of logistics self-supply chain model are given under manufacturer- led and retailer- led. With the use of game theory,it is found that the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of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system to optimize the system regardless of the decision order between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seller when the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is the leading enterprise;the optimal strategy for manufacturers i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pply chain decision-making order followed b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manufacturerretailer,and the poorest strategy is to participate in self-logistics supply chain of retailer-led;the optimal strategy of the retailer is to participate in supply chain decision-making order followed b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retailer-manufacturer,and the worst strategy is to participate in self-logistics supply chain of manufacturer-led.

Key words: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self-logistics supply chain;power structure;game theory

猜你喜欢
博弈论
从“囚徒困境”角度浅析某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模式
PBL教学法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初探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博弈论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产量规划模型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山陕商人合作分析
博弈论及其应用
置死地而后生的博弈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补贴方案研究
博弈论视角下对法莱斯包围战的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