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红利背景下社交共享零售的创新及其影响

2019-09-10 07:22韩琳琳
中国流通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商企业

韩琳琳

摘要:近年来,社交共享零售产生于共享经济、社交电商、共享零售的背景之下,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得以快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社交共享零售企业通过提供共享资源实现平台与消费者的双赢,形成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在商业理念方面,社交共享零售的创新表现为流量理念、利他理念、蝴蝶效应理念;在商业模式方面,社交共享零售的创新表现为,在商品销售上采取社交共享零售方式,在消费者角色上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平台的共同经营者,在会员准入模式上消费者投入较少创业资金即可成为贵宾会员。商业模式的创新使社交共享零售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快速裂变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共享零售在客户来源模式上实现了裂变式增长,在客户关系上自然形成了忠诚的会员用户,在渠道拓展模式上主要以诱发渠道拓展为主,在收益方式上实现了创业礼包消费收入和进销差价双项收入。这些方面的转变将对传统电商和零售企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当然,社交共享零售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发展偏离误入传销模式、消费返利運作模式良莠不齐、行业内部监管不完善等,对此传统电商和零售企业应予以充分理解并运用社交共享零售的理念和商业模式进行战略调整。但无论如何,移动社交红利背景下,社交共享零售都是未来发展方向,传统电商与零售企业的社交共享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社交共享零售;新商业模式;移动社交红利;电商企业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9)08-0091-08

一、引言

很多人曾因缺少资金、缺少货源、缺少渠道、缺少经验,在创业的门槛前徘徊。然而,通过社交共享零售,无需上述条件即可成为创业者。社交共享零售企业提供完善的平台,是结合社交电商与共享零售的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社交电商和共享零售的模式一直都在不断创新,消费者对新型社交共享零售的参与度逐渐提高。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用户的使用率分别为83.4%、58.8%,微博使用率为42.3%[ 1 ]。移动社交红利凸显,社交电商用户规模迅猛增长。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达到2.23万人,同比增长46.7%,预计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将接近6万人。目前,我国社交电商主要可分为社交分享电商、社交内容电商、社交零售电商三类,其中更强调裂变传播性的社交分享电商平台用户满意度最高,为7.26[ 2 ]。35岁及以下用户是社交电商主要的使用群体,占比达77.3%,且超四成用户表示有意愿去购买好友分享的商品。国美零售、拼多多、云集微店等企业正是通过微信、微博等在线社交网络用户分享购物信息来实现促进商品销售目的的。研究社交共享零售创新,对于促进社交共享零售发展、提高社交营销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

中银国际证券提出,从狭义上讲,共享经济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通过整合线下闲散物品或服务,使之以较低价格提供商品或服务,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3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指出,分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共享经济内涵包含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二是连接供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三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4 ]。张文明等[ 5 ]认为,分享经济是源于新消费方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互作用,对社会与公众闲置资源进行再配置与分享的新经济形态。

综上,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将社会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共享的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从而换取经济收益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让闲置的社会资源流动起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使需求方通过支付少量费用即可满足需求,从而实现供需双赢。

(二)社交电商的概念

目前,对于社交电商的概念,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朱小栋等[ 6 ]认为,社交电商是通过社交网站、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等传播途径,利用社交媒体技术进行人际关系与商业信息互动,通过互动辅助商品购买与销售的新型电子商务。李(Li Y M)等[ 7 ]、王(Wang N)等[ 8 ]认为,社交电商是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实现互动,并在互动中完成电子商务交易的。京东和尼尔森[ 9 ]联合发布的《2017年社交电商行业白皮书》,云集微店、易观[ 10 ]联合发布的《中国社交电商大数据白皮书2017》指出,社交电商是电子商务的延展,即把社交互动应用到电子商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完成交易过程,是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艾媒咨询[ 11 ]发布的《2017—2018中国社交零售市场研究报告》、鲸准研究院[ 12 ]发布的《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社交电商是利用个人社交圈进行商品展示与分享,有效获取客户并实现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务的新型社交电子商务零售模式。

综合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社交电商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介在社交互动中进行商品展示、分享、传播进而实现商品或服务交易的商务模式。

(三)共享零售

共享零售基于共享经济发展而来。目前,对于共享零售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国美提出的“社交+商务+利益共享”新零售模式,成为共享零售的先驱。国美共享零售是利用社交网络,将传统电商的中心化流量变成由每一个用户的社交圈子组成的去中心化流量,用户通过共享国美的大数据、供应链、平台、金融、物流、服务等,可以轻松开店做店主,既是消费者又是推广者,在花钱的同时也能够赚钱,形成了“社交+商务+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13 ]。蓝海燕等[ 14 ]提出,共享零售是依托互联网科技,使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融入已有商业链条,免费共享固有平台价值与资源,成为社交网络中零成本的经营者,进而通过分享商品或购物体验、达成销售获得分享利益,实现消费者与平台共赢的零售模式。

综合上述文献以及新平台环球好货的做法,本文认为,社交共享零售是在共享经济、社交电商、共享零售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交共享零售是以共享经济为理论基础,依托电商平台共享的商品、营销、金融、物流等服务,以个体自然人为单位,通过社交工具,利用个人社交圈的人脉进行商品交易并提供服务的一种用户与平台共赢的新型零售模式。

三、社交共享零售的核心构成要素

社交共享零售对商品、资源、信息、买卖等各种关系进行新的构建,打造出新的零售关系和模式。从运行情况看,社交共享零售各构成要素的关系形成了类似产品整体的效应。借鉴产品整体的概念,社交共享零售的构成也可分为核心层、形式层、附加层、期望层、潜在层五个层次。具体参见图1。

(一)核心层

社交共享零售的核心层是利益+共享,这是社交共享零售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共享商品信息,是为了获得自买省钱、共享赚钱的效用和利益。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层,社交共享零售将很难发展壯大并形成规模效应。从共享利益来看,会员用户的利益主要来自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商品购买链接以及邀请新会员加入共同创业的链接。当新的交易达成时,会员用户会获得佣金返利;当新的会员加入时,会员用户会获得辅导收益。而不是会员的用户也可得到性价比高的优选商品,节省选购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利益+共享形成共享互助共赢的裂变式发展,这正是社交共享零售的核心。

(二)形式层

形式层是核心层借以实现的形式。在社交共享零售中,形式层即商品和服务,只有通过这些商品和服务才能实现社交中的共享、共赢和利益。商品和服务的优劣决定着核心层能否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去考虑,筛选好形式层的商品和服务,为核心层共享利益的实现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以环球好货为例,公司不断筛选新的样品,并通过展架的方式让会员到公司切身体验,并在体验的同时提出建议,而体验评价高的产品即可进行共享。公司严格筛选并与会员共同考量商品质量,使得形式层的商品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免去了会员进行社交共享的担忧。

(三)附加层

附加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所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在社交共享零售中,最突出的附加利益就是会员用户的自买省钱和分享赚钱。面向已经成为会员的消费者,平台提供网络营销资源、物流共享、购物返利、会员佣金等各种附加利益;面向普通消费者,平台提供商品质量、物流、金融等方面利益。与传统的电商和零售相比,其返利和邀请新会员的辅导收益是会员用户通过社交分享额外获得的,企业网络营销资源、物流资源是共享的,可为会员成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准备。

(四)期望层

期望层是消费者希望得到的一系列产品条件和属性。在社交共享零售中,期望层代表着购物的高性价比和高效能。人们期望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并推崇的产品,不用消费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商品品质与价格方面的比较,有助于实现购物的高性价比和高效能。在这个方面,消费者所得到的要比预期的满意,因为社交共享零售利用的是会员消费者个人的社交网络,是在熟悉的人之间共享。在会员共享时刻,他们已经充分考虑了其对社交风险的潜在影响并进行了共享商品的筛选。一方面,由于商品的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会员想把好东西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共同受益;另一方面,考虑到共享后可能面临的社交风险,也会把控所分享商品的品质。

(五)潜在层

潜在层指社交共享零售未来可能的演变形式与发展前景,可能会带来传统电商和零售的巨大变革,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与方式,改变人们的购物角色,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四、社交共享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

(一)商业理念的创新

1.流量理念

现如今,传统电商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流量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流量转化率也很难提高。而电商行业的本质就是流量的经营,只有通过流量的引入,才有达成交易的可能。基于对流量持续不断的需求,就产生了获取流量方式的创新商业思维,即社交共享零售。小黑鱼旗下的环球好货平台仅上线一个月就拥有了20万会员用户,其有关社交共享零售的创新正是对流量挖掘的一次成功探索。

2.利他理念

传统电商行业的思维模式是提高商铺产品销量和店铺利润,依然是传统的买卖思维。而社交共享零售考虑的是如何与一群喜欢创业的人共赢,如何服务好喜欢创业的人群,这些人群创业的难点在哪里,这些人群有何需求,用户有何需求,应当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社交共享零售基于共赢与服务他人的视角,本质是一种利他理念。正是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决定了社交共享零售相对于传统形式电商或线下零售店铺在发展速度上截然不同的表现。消费者并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经营者、推广者、管理者,消费者可以在花钱的同时通过分享赚钱,并带给新的消费者优惠的产品和创业的机会。

3.蝴蝶效应理念

社交共享零售的蝴蝶效应使得其营销效率更高。传统零售和电商是坐商形式,等待流量出现后再进行转化。而流量的引入主要通过投入营销费用参与平台的各种网络营销活动,如果投入网络营销费用后引入的流量转化率不够高,商家的成本就会上升。社交共享零售的蝴蝶效应无需花费较高的流量引入费用,众多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即可转化为平台的共同创业者,并利用自己的社交资源为平台引入流量,这些流量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普通消费者,另一部分则转化为平台新的创业者,由这种裂变模式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体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这些超级消费者不断带动身边的人参与进来,传播并扩大平台影响力,产生连锁反应,形成蝴蝶效应。环球好货就是以让每位用户自买省钱、分享赚钱的形式出现,并以个人社交网络口碑传播的方式迅速扩散的,通过分享的方式自然地吸引用户,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创新的社交分享中,就会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

(二)商业模式的创新

1.商品销售模式的创新

传统电商平台消费模式下,消费者首先确定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然后通过各电商平台搜索商品,在进行质量、价格、物流等因素的比较后做出购买决策,并在收货后进行购买评价。在消费者进行搜索的过程中,电商企业需要支付巨大的推广、引流费用才能获取流量。而社交共享零售商业模式通过社交分享结合会员制进行前端流量引入,平台后端通过产地采购直供消费者,两者相结合形成分享引导消费(S2S)的电商平台与消费者共享创业的模式。平台是整个创业模式的中心,通过共享优质的产品、营销、物流、金融服务资源,与愿意共同创业的超级消费者结合,形成社交共享零售模式。该模式下的平台流量是依靠消费者在社交网络进行分享产生营销刺激所引起的主动流量,好友点击阅读后产生购买兴趣,进而转化成购买行为,转化率相对较高,营销费用较低,且在购物后容易形成分享的习惯,产生口碑传播。从传统的人找商品,发展为如今的商品寻人。社交共享零售商业模式使零售的触角更加深入,触及更广泛人群,从本质上创新了传统商品销售模式,大大降低了营销推广和经营的费用。社交共享零售正是通過抓住消费者的社交需求,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空闲时间,使之随时产生销售的可能,这种借力使力的新型零售模式,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

2.消费者角色的创新

传统电商模式下,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进行消费,通过支付货款获取所需要的商品,只有消费活动。而社交共享零售模式下,消费者通过消费成为平台共同的创业者,成为平台的一个经营者,成为销售团队的管理者,即消费者已经从单纯的消费者升级为平台的参与者。消费者不仅可以低价购买商品,而且可以通过向周围人分享商品获取佣金,通过吸引新会员加入获取收益,实现自买省钱、分享赚钱的双重利益。以环球好货为例,消费者一旦成为平台的会员店主,自己购买家庭装洗衣液时就可以节省5元,而如果同时将链接分享给社交网络的好友,且好友点击该链接进行了购买,还可以再赚取5元的佣金。同时,这位好友在点击消费者所分享的链接成功购买商品后即成为其粉丝客户。在粉丝客户锁定期内,这位好友只要在环球好货平台上购买商品,该消费者就能获得相应的佣金收益。这样的模式使会员黏性大大增加,消费者即使没有商品需求也会出于分享赚钱的目的去浏览更多的商品信息,并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受到营销刺激进而转化为实际购买。同时,在不断的分享过程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营销刺激产生购买行为,实现很多非急迫需求的购买。

3.会员准入模式的创新

传统电商平台的会员仅在商家给予会员利益时才有机会享有特权,这种特权的决定权掌握在商家手中。会员利益是被动享受的,并不能产生会员与商家之间的合作。社交共享零售模式下,只要成为平台的贵宾(VIP)会员即可变成会员店主,与商家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赢。当然,成为社交共享零售平台的店主需要一定的门槛。以环球好货为例,成为会员店主需要支付399元购买平台的创业礼包,包括比利时亚麻籽油、韦诺森(Velosan)德国炒锅、乳胶枕、智能机器人、红酒套装等。创业礼包物超所值,但不一定符合有意成为会员的消费者的需要,而为了不打击消费者成为会员的积极性,平台规定,会员用户在平台上成功邀请5个人成为新店主或累计销售100单产品,即可全额返还399元的创业礼包费用。如此,通过真正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给消费者最大的好处,提高了消费者成为会员的积极性。同时,这一模式创新还会激励越来越多的会员店主将平台的产品与会员加入方式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为平台带来更多的会员,这种裂变效应是巨大而有效的,能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为平台迅速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

五、共享社交零售的收益方

(一)商品生产商

在社交共享零售中,能够进入平台销售的商品生产商收益颇丰,作为会员入门产品的商品和日常分享消费的商品,可以借助社交共享零售企业的平台实现商品销售量的极大增长,使商品生产企业获得规模效益,且这样的销售规模还会不断裂变增长。以环球好货为例,如果没有这种机制,作为会员入门产品的十几种商品其销售量很难大幅度增长,而通过环球好货优选成为会员入门级商品后,其被选择的概率和数量大大增加,并随之带来销量的剧增,如红酒、化妆品套装、智能机器人等。同时,在这种方式下,会员入门时的购物选择是在有限的商品中进行的,每类产品只有一种,可屏蔽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在近乎无竞争的状态下实现产品的销售。

(二)消费者

在社交共享零售中,消费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链接购物,获得性价比高的产品,节约寻找、选择、比较商品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成为会员,获得自买省钱、共享赚钱的收益,增加预期收益。由此,会员消费者实现了低投资创业并获取可观的经营收益,成为企业重要的合作创业者。

(三)平台商

平台商通过大量的商品销售实现销售利润,尽管会给会员消费者部分返利,但由于省去了渠道中间环节的费用,且销售量大,平台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借助会员制,消费者与平台之间黏性很大,有利于培养会员的消费习惯,拥有大量而稳定的客户,且这些会员制的客户同时也是平台产品的推广者、合作者,能够给平台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些会员制的消费者与平台成为创业合作者,必然会针对平台的各个方面提出最为中肯的建议,有利于平台不断改进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六、社交共享零售对电商企业的影响

我国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交共享零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社交共享零售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将对电商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参见图2。

(一)客户来源模式的转变:从单向到裂变

传统电商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客户的自然流量以及各种网络促销手段带来的流量进行转化。随着电商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电商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而同质性产品也使得网络营销的流量引入效果越来越差。共享社交零售的获客方式是通过会员消费者的分享引发其他消费者主动消费并成为共享社交零售的客户,甚至成为会员制的长久客户。这种获客方式成本比较低,范围比较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且其基于社交分享的方式是裂变式客户增长模式,客源的输入也会源源不断。以环球好货为例,用户进入APP购物时就可以发现,只需支付399元购买礼包即可成为会员店主,然后用户就能享受购物返利、分享赚钱两项会员权益,且完成相应指标后399元的创业费用还可以返还。如此,就能极大地刺激会员用户的分享欲,轻松扩大平台流量,吸引更多用户参与,降低平台获客成本,产生社交共享零售的口碑效应,实现裂变效应。

(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转变:从低黏性管理到忠诚管理

传统电商客户黏性比较低,商家只能通过在自己的平台中设置会员卡、微折扣、添加消费者微信等方式增加客户黏性,但这样的客户黏性不高,商家不容易控制。社交电商零售的客户一旦升级为会员客户便产生了归属感,自己在平台上拥有个人店铺,消费时会感觉是在自己的店铺内消费,心理感受与传统消费有所不同。此外,会员客户作为平台的合作创业者,其拥有个人店铺后自买省钱、分享赚钱的方式无疑也是一个继续留在平台并进行分享零售的强劲理由,可极大地提高会员客户的黏性。

从客户忠诚度的角度看,传统电商在零售环节主要通过在忠诚用户上的收益对新用户进行补贴来获取客户,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种零售模式的优势明显减弱,获取新用户的水平下降,忠诚用户也会因缺少特别优待而流失。在社交共享零售中,会员制可在较大程度上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同时不断把新用户转变成忠诚用户。以会员费作为主要收入,所有会员在平台上的优待条件一致,可避免因新用户享受特别优待而导致忠诚客户流失,从而能够稳定用户数量,增加客戶黏性。

(三)渠道拓展模式的转变:从原发需求渠道到诱发需求渠道

企业对消费者(B2C)电商解决的是客户的原发性需求,而社交共享零售针对的是诱发性需求。社交共享零售具有裂变快速、爆发力强的特点。社交共享零售的用户可以非常快速地从买方转变为平台的合作经营者,平台只要做好供应链、选品、技术支持等工作,为平台合作经营者提供良好的电商基础设施,成为用户的“存货仓库”即可。比如,环球好货通过前端社交共享零售+会员、后端产地直采+直供的分享引导消费模式,为平台会员用户提供了一种自买省钱、分享赚钱的高性价比购物方式,并进一步推动平台社交共享零售的裂变路径。在社交共享零售的理念中,用户即渠道。一个忠诚用户能够为平台带来25个新用户,应充分利用存量客户的价值进行渠道拓展。社交共享零售把以卖方为中心的交易模式转变为以买方为中心的会员店主模式,依靠会员店主进行渠道拓展。

(四)收益模式的转变:从单项收益模式到双项收益模式

传统电商零售是通过大众商品进销差价赚取利润的单项赢利模式,而社交共享零售是包含创业礼包商品和大众商品两类进销差价收入的双项赢利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会员用户的数量决定了创业礼包销售收入的高低,并直接影响普通商品的零售额。对基于共赢理念的社交共享零售企业来说,为吸引用户并使之成为平台忠诚用户与合作者,部分商品在进销差价上的收益有时会低于运营成本,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而这正是社交共享零售有别于传统电商的差异化竞争方式。如果传统电商或零售商品进销差价的毛利润率是25%,社交共享零售商品的毛利润率是10%,就意味着社交共享零售把15%的利润返还给了忠诚用户。但由于忠诚用户稳定且会不断裂变增加,商品销量大,足以支撑平台运营与营销费用,使得创业礼包销售收入成为它重要的利润来源。社交共享零售特别强调的是优质低价、薄利多销和忠诚用户。

七、社交共享零售发展困境

在共享经济和移动社交红利的大环境下,传统电商与零售企业的社交共享化将成为大势所趋。社交共享零售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题和困境。

(一)发展偏离误入传销模式

在社交共享零售发展过程中,如果共享发展制度设置得不合理,很容易产生偏离误入传销模式。比如,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以佣金为诱饵,分级逐层获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了多个由大量粉丝组成的流量运营分公司,运营分公司继续发展会员,按层级提取佣金。该公司拥有超过2 000万名的会员,会员间层级纷繁复杂,佣金按层级逐层计提,最终演变成了以运营商为塔尖的超过50层的金字塔结构的传销模式。社交共享零售利用互联网技术,可充分发挥社交与社群优势,但其作为共享经济中出现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监管不足,在平台企业与用户间利益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多法律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企业为实现高速发展所采取的做法容易偏离社交共享理念的初衷,脱离正常轨迹,以所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返利的依据,最终沦落为传销企业并受到法律惩处。从短期看,企业可以快速发展壮大;从长期看,则会因涉及传销活动受到惩处而产生负面效应,极大地打击企业会员的信任,导致企业会员大量撤离。企业经营制度不合理也会导致企业缺乏后续发展动力,最终逐渐衰落倒闭。而且,这种以社交共享零售为基础起家,最终却因误入传销模式倒闭的企业,也会影响人们对社交共享零售模式的认知,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阻碍社交共享零售的发展。

(二)消费返利运作模式良莠不齐

消费返利本是消费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是根据消费理论研发的一套经营模式。消费返利作为一种效果营销方式在社交共享零售中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和商家均可从中得到实惠。而有些第三方平台大肆宣传“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埋单”,承诺全额、高额返还消费款或加盟费以吸引人们投资。这样的消费返利不同于商家正常的消费返利,不是按照消费情况进行返利,而是会演变成多层级高入会费传销模式的拉人头返利,风险隐患较大。正规网站是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返利只是一种营销的方式,是对消费者消费的奖励,且正常返利的资金来自于企业经营利润,而非拉人头交高额会费的收入。企业运作良莠不齐,导致社交共享零售中出现了一些违规非法的返利,增加了消费者对社交共享零售企业的担忧,导致社交共享零售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饱受争议。

(三)行业内部监管不完善

社交共享零售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人们对其认识尚不充分,相关行业也缺乏明确而具体的监管措施。国家和地方文件一般是从政策角度出发对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见到实效。如果行业内部不能进行规范监管,企业发展乱象频生,可能导致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很快消亡。对于社交共享零售企业,主要应从营销宣传、平台准入、供应链、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管,以实现行业规范发展。在营销宣传上,要对夸大不实的宣传采取商品下架、流量管控、罚款等措施;在平台准入方式上,要防止企业发展为传销模式;在供应链环节,要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精挑细选,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售后服务上,应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满足消费者售后需求。

八、结语

社交共享零售新理念、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电商行业形成了冲击,互联网技术、物流供应链、社交共享支撑下的社交共享零售平台,以“社交+共享+利益共赢”的新商业模式实现了消费者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使之既是消费者又是平台利益共赢的经营者。社交共享零售必将对电商和零售企业商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在移动社交红利背景下,社交共享零售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电商和零售企业的社交共享化是大势所趋。此外,因社交共享零售尚缺乏明确定义与理论支撑,本文作为社交共享零售相关问题的探索性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可能存在某些欠缺和不足,对于社交共享零售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需要通过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2019-04-06].http://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2/t2019022 8_70645.htm.

[2]移动社交红利凸显2018年社交电商用户规模将突破3万人[EB/OL].(2018-09-30)[2019-04-10].http://www.so? hu.com/a/257105586_463903.

[3]中银国际证券.共享经济: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缘起+动力+未来[EB/OL].(2015-10-09)[2019-04-10].https://max. book118.com/html/2015/1018/27498003.shtm.

[4]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EB/OL].(2018-09-30)[2019-04-10].http://www.sic.gov.cn/archiver/SIC/UpFile/Fi les/Default/20180801174158854632.pdf.

[5]張文明,张孝德.分享经济的经济学逻辑及理论蕴意[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169-175.

[6]朱小栋,陈洁.我国社交化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6(1):172-177.

[7]LI Y M,LAI C Y. Asocial appraisal mechanism for online purchase decision support in the micro-blogosphere[J].Deci? sion support systems,2014,59(1):190-205.

[8]WANG N,SHEN X L,SUN Y Q. Transition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ervices from web to mobile context:a trust transfer perspective[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3,54(3):1 394-1 403.

[9]京东,尼尔森.2017年社交电商行业白皮书[EB/OL].(2018- 09- 20)[2019- 04- 20].https://www.useit.com.cn/ thread-20504-1-1.html.

[10]云集微店,易观.中国社交电商大数据白皮书2017[EB/ OL].(2017-06-27)[2019-05-16].http://www.199it.com/ archives/609316.html.

[11]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社交零售市场研究报告[EB/ OL].(2018-04-04)[2019-05-16].https://www.iimedia.cn/ c400/61076.html.

[12]鲸准研究院.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8-04-20)[2019-05-20].https://www.jianshu.com/p/a677c3eb8b 68.

[13]双11竞争白热化国美缘何成绩斐然[EB/OL].(2017-11- 13)[2019- 06- 03].http://news.hexun.com/2017- 11-13/191617499.html.

[14]蓝海燕,刘旭晔.“共享零售”的含义、消费驱动与演化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8(2):8-16.

Innovation and Impact Analysis of Social Shared Retail in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Social Dividend

HAN Lin-lin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2,China)

Abstract:Social sharing retail,as a new retail model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come a new business model.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haring retail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haring economy,social e-commerce,and shared retail. Social sharing retail enterprises have achieved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 platform and consumers by providing shared resources,forming a new business operation model. Social sharing retail innovation in business philosophy has a flow concept,altruistic concept,butterfly effect concept. The innovation in business model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n the sales of goods,adopting a social sharing retailing method;in the role of consumers,from a simple consumer to a co-operator of the platform;in the membership access mode,consumers who invest in lower venture capital can become VIP members. These innovations in business models have made them extremely vital and rapid fission,and they can develop rapid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mmerce,social sharing retailing has achieved fissile growth in the customer source model,and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has naturally formed a loyal member user. The channel expansion model mainly focuses on inducing channel expansion,and the income method realizes the double incom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package consumption income and the sales difference. These changes have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and change on traditional e-commerce and retail companies. However,there have been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haring retailing,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deviation from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pyramid schemes,the mixed consumption operation mode,and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of the industry. Traditional e- commerce and retail companies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socially shared retail concept and business model for strategic adjustment.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social dividends,social sharing retail is bound to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he social sharing of traditional e-commerce and retail enterprises will become the trend.

Key words:social sharing retail;new business model;mobile social dividend;e-commerce enterprise

猜你喜欢
电商企业
基于博弈论的农村电商合作研究
电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互联网+”模式下电商企业发展研究
浅析电商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商企业应对销售旺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
中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商
网络信息传播与电商企业的声誉管理
电商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