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融入童谣的探索

2019-09-10 07:22陈美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5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童谣音乐教学

陈美香

【摘要】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珍贵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现代小学生沉浸在网络与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传统的童谣等民间文化了解得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利用童谣进行教学成为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方式。本文针对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将童谣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措施做出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体验 ;童谣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长时间的程序式教学方式, 导致小学生将音乐当做是一门学习课程,并没有做出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造成了学生情感的淡漠。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学不只是音乐知识的教授,更侧重于学生兴趣、情感态度、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小学音乐教学形式做出创新。将山歌、童谣巧妙的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更好地转变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填充内心文化。

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童谣的意义

1.融入童谣,弘扬当地音乐文化

本地童谣具有极强的民族气息、乡土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童谣都是地方特点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形式,是本地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反应或对美好生活的寄托。随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地方的民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通过童谣的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弘扬当地的音乐文化,从中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当地音乐文化的兴趣,了解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表达形式,开阔眼界。

2.以童谣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

童谣融入到小学音乐的教学当中,可以对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最为充分的应用。童谣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间生活生产的最为真实的体现,是民间在工作以及生活中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把童谣加入到音乐学习中,可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底蕴,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丰富情感,它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丰富了老师的教学形式。

将童谣的教学优势巧妙穿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童谣山歌的内容,打破传统的童谣的音乐表现形式,编排类似于小品、舞台剧形式的音乐。通过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丰富了小学音乐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童谣的作用

1.融入童谣,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意识

音乐的魅力无法被言语所表达,小学生在音乐教学的感知中进行童谣节奏韵律的体验,更加深入的学习到童谣的语言以及其表达的含义,在童谣中体会其独特的韵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令学生对音乐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在童谣的演奏中可以呈现出各种表演形式,不一样的形式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氛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当地童谣是一种区别于教材音乐的另类音乐形式,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一般其内容较为简短,节奏轻快,特别讲究的音乐韵味。显示出了童谣独特的音乐美。 童谣是民族智慧的积累、其中蕴含着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传统文化底蕴,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童谣,让学生感受童谣带来的无形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良好音乐素养、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过程。

2.以童谣的趣味性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童谣作为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艺术与教学素材,是广大小学进行实践以及教学的重要课堂素材,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教学是应该与小学生的孩童本性相顺应。小学生还只是孩童,在儿童的意识里,音乐和游戏是本能性的,是将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想连接的纽带。在众多的童谣里,就有一些本身就是音乐的游戏,小学生在歌唱童谣的时候,也会勾起其好奇心以及想象力,有利于孩子们音乐学习热情的提升,在孩子的内心体现一些歌谣里意境一般的事物,同时,也可以令孩子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魅力。

3.发挥童谣的艺术

优势优质的音乐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有着很大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老师的音乐教学方式过于专业、死板,也会使得学生缺少学习音乐的欲望,抑制了学生去追寻音乐魅力的脚步,而童谣的加入极大地改善了这一弊端。童谣的歌词浅显易懂,有着很好的旋律以及节奏感,琅琅上口,有着丰富的情感,非常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所需,是极好的素材之一。

通过童谣的艺术优势,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童谣的童真、童趣,引起学生对音乐教学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获得音乐学习热情。同时童谣是一本无字的书,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借助童谣的一些文化外延物来辅助教学。 如将童谣涉及到的民族装饰品、服装等道具带到教学活动中,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欢笑中潜移默化的完成音乐学习。童谣一般具有极强的节拍和音律,读起来在朗朗上口,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童谣的有效途径

1.多结合一些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结合童谣,多开展一些形象生动、趣味性较强表演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同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如,开展吟唱童谣游戏,通过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愉快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将音乐自然融入到教学中。

2.融入童谣音乐的背景故事

当地的童谣都有其特别创作背景,蕴含着故事哲理,是当地优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积累。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童谣中的故事讲述过程,获得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将童谣中表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小学生身上得到传承。 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赋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小学生对于童谣的认知程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地方学校将民谣与学校的情况,将当地的教学素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不只是要求学校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还鼓励老师坚持新的理念进行小学生的教育,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的利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的空间与条件。童谣有的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和小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所以老师可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形式,来打造与童谣意境相符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有着更好的体验感,同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以及创造,感受童谣中所表达的情感,渐渐的提升學生们的音乐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童谣、音乐课堂以及游戏相结合,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游戏可以按照童谣的内容进行设计,在游戏里激发孩子们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4.将童谣的美术情境描述出来

教师可以把童谣内容以图画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图画情境中走近童谣。同样是欣赏《月亮月光光》,教师提供了一幅静谧安详的“荷塘月色”美景图:一轮缓缓升起的明月,一湾平静无痕的湖面,星星点点的荷花,湖边树木倒映水中,偶尔一只只闪闪烁烁萤火虫从水面飞过……学生通过画面情境的创设,体会出了月色的美好。再比如,在教《火金姑》这首童谣时,讲到“火金姑来食茶,茶烧烧,食弓蕉。弓蕉冷冷,食龙眼。龙眼爱拨壳,换来食蓝菝仔。蓝菝仔全全籽,害阮食一下落喙齿。”这时就可以采用意象图示法,创设有趣的美术情境。教师在黑板上轻松画出几幅简笔画:一只萤火虫,一碗茶,一串香蕉,一篮龙眼等水果,学生眼睛看着简笔画,耳朵听着音乐的旋律,双手击打相应的节拍,练习表演时,学生的表情动作都有趣得很。

5.注重童谣与音乐情境的创设

教师以音乐为手段,创设与童谣内容适应的情境,优美旋律、音韵、节奏渲染出教学氛围。如《西北雨直直落》,歌曲旋律一播,学生就会不由自主跟着旋律摆动。

6.开展游戏活动,有效运用童谣的魅力

童谣是孩子们游戏的伴奏,友情的纽带,可以使学生在玩乐之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如,童谣《跑马城》,就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童谣。这首童谣音韵优美,节奏明快。游戏时两个个头高一点的孩子面对面,相互挽着手撑起胳膊做城门,十几个孩子弯着腰从其腋下穿梭而过,边钻边唱,越唱脚下转得越快,“急急翎,跑马城。马城开,请你大哥带兵来……”唱得忘形了,脖子也就伸长了,“城门“啪地就从天而降卡住了脖子,愿意表演节目继续留在马队,否则将会从队伍里淘汰出局。在游戲中,通过改变节奏由慢到快的速度的变化,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学生在速度节奏的变化中,由说逐渐拓展到哼唱,这种哼唱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水到渠成,无任何装饰。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童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诵童谣、唱童谣、玩童谣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童谣无穷的乐趣,为广泛的传唱童谣提供了丰厚的有利条件。

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和生活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因注重音乐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新颖的教学手段,将童谣教学优势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做到有效结合,从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学生爱上音乐,自愿去感受音乐中的内涵和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春萍.探究三明市地方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利用[J].速读(上旬),2019(3):97.

[2]杨慧.地方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利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5):46-48.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童谣音乐教学
快乐童谣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