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2019-09-10 07:22伍艺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5期
关键词:小智意愿集体

伍艺娜

一、教学内容

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包括两个内容:“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和“让和声更美”。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和哲学小故事,对案例和故事中遇到的冲突,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个人意愿和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和需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二、学生分析

在家庭生活和班级管理中,孩子冲突是一种常见现象,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的时期,他们可能从积极投身集体活动转变为与他人发生冲突。学会通过案例分析和哲学故事讨论,对冲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技巧、途径,也是集体得到发展的动力。12岁上下,青春年少时,恰恰是了解、学习哲学,学习思辨的最佳时机。青春期伊始,学生对自身、对世界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好奇,探寻之心在这个时间段蓬勃生长,哲学的思考从这里发生,哲学思考的方法也由此被需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合适的哲学探讨,非常有必要。

三、设计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可以在合作中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拓展活动,从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讨论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本课的教学设计了辩论赛,通过辩论,难以分辨的问题变得清晰,使课堂得到延伸,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習惯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理解制定集体规则的原因。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

3.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让和声更美。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第六课:“我”和“我们”的概念图

师:我和我们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集体当中,有各种声音,如果各执一词,我们就没有办法听见。如果比喻成歌曲,那么,个人发出的声音就是单音,集体的声音则是和音。 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办法。

2.新课探究

阅读课本并勾画应知识要点:①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如何面对?②和声怎样才能更美?③在集体中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学习单探究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①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与分歧

活动一:材料分析

小智的家里来了客人,其中包括三个小朋友,妈妈要小智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电视。小智正在看他喜欢看的节目,可是这三个小朋友却不喜欢,他们要求要换台。小智不愿意,可是他妈妈说:

“小智,他们人多,你一个人看电视的话,就太自私了。”小智犹豫了。

如果你是小智,你会怎样跟妈妈说?

小组讨论并让学生举手回答,预设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说。

教师讲述:在这个案例中,小智的个人利益跟其他人的利益发生了分歧,分歧发生时,我们要面对是放弃还是力争。如果放弃,那么就妥协,让三个小朋友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如果不妥协呢?

故事的发展是这样的:小智把电视让给他们看。可他很委屈,客人离开后,小智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呢?”

(1)小智的问题,妈妈该怎么回答呢?

(2)大多数的意见一定是对的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以上两个问题,并将观点记录在笔记中,找两个组来陈述观点。

教师总结并进一步提问:当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不一致时,我们要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投票能否解决问题?怎么找到平衡点?

学生通过小组再次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刚才有位同学说,投票最民主了,可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家都无话可说。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全班同学投票学生不做作业,也可以么?这肯定不是科学解决问题之法。

最终得出平衡点:可以轮流按分配时间看电视,先后的顺序则可以抓阄解决。

②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63页“探究与分享”)

(1)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集体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局面混乱,集体无法正常运转

(2)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个人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学的个人意愿无法实现

教师小结: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不是完全对立的,当它们一致时,我们就会积极遵守和维护,那再进一步思考,规则制定了之后,是否就不能变了,死守规则对吗?我们接下来,看看同学们学习单准备的辩论。

学习单探究二:让和声更美

辩论赛

正方:死守规则最重要

反方:修改规则最重要

一人主持。一至四组为正方,五至八组为反方各组先小组合作,把组员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意见,选择出每组的辩手。

辩论时间10分钟,第一辩手 提出观点,做出论证 第二辩手 反驳对方观点,论证 第三辩手 补充 完善  第四辩手 综述

教师讲述:俗话说:“众口难调”,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导致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出现了分歧和冲突,规则被修改之前,我们要遵守规则,因为规则代表着保护更多人的利益,盲目的不遵守规则,会引发更多的麻烦,损害更多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遵守集体规则就显得尤为可贵。但个人意愿并非总是要屈从与集体规则,当集体规则不合理时,理应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找到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最优组合。

七、课堂总结

个人和集体的需求及重要性不一样,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本课主要讲述集体规则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遵守集体规则,并能积极踊跃的对不合时宜集体规则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学会集体主义,用集体主义观念去解决问题,合理的解决个人与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以后同学们无论碰到哪种问题和矛盾,要做到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个人原因而损害集体利益。

八、板书设计

单音与和音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一致   冲突

让和声最美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更注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个人与集体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但又很难做到。哲学小故事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思维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使枯燥单调的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辩论赛的设置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化解知识难点。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逐步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体系中。

猜你喜欢
小智意愿集体
小智变形记(7)
小智变形记(2)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集体逃学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