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探究

2019-09-10 07:22李赞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李赞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及逻辑体系培养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在数学学习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具有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以此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法;实施策略

分层差异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分层差异教学法的提出,是完全顺应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I生化发展,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分层差异教学法的概述及实施的必要性

分层差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并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科学选择,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进而实现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发展。

(一)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课程标准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新课程标准一直呈现不断变革的状态。而最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应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以往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这就呼吁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文化意识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这就意味着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差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尊重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一直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这就常常导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实施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并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对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其次,教师还应根据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将学习情况相近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层次,从而将学生从学习情况从优到差分别划分为A层、B层、c层。通过合理分层,有助于教师在后续教学工作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自信心。

(二)根据教学分层,进行有效的差异化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层次划分的基础上,教师就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具有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差异化。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因素,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差异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如,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只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而B层的学生,则可以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而A层的学生,则应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深度及广度的挖掘,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其次,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差异化的练习设计。如c层学生只需针对基础内容的直接运用进行基本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而对于B层的学生,则可以采取一些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更多地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使其的思维能力及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三)在课堂评价方面也应体现分层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课堂评价是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评价,不仅能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课堂评价。如对c层的学生,教师应注重采取鼓励为主的课堂评价,为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则应及时的地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此防止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分层差异化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并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課堂训练、课堂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